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跳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付崇芳

(2020-05-06 00:04:1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跳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付崇芳

【教材分析】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一篇短篇小说。文章记叙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跳水》中船长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极大的人格魅力。整个故事始终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准备】

西沃白板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巩固拓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跳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讨论到让猴子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境地的罪魁祸首的是水手,面对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在儿子有生命危险的时刻,竟然拿枪来瞄准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孩子处境危险)是谁导致孩子处境危险?

二、以读促思,体会孩子的危险父亲的机智。

任务一:

自读课文56自然段找一找(小组合作学习)

你是从哪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试着读一读要读出危险的语气

师:你是从哪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请学生读,要求读出“危险”。

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文字上体会):

从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吓呆了”;“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从“桅杆到挂帽子的横木的一头有一米多”、“摇摇晃晃”、“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脚底下就摇晃起来”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图片上感受):

出示课件,让学生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难以转身,直观感受当时紧张的氛围。

3)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孩子现在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4)齐读,再次感受孩子处境的危险。

2、齐动脑,想办法。

1)师:怎么办呢?孩子的脚底摇晃起来了。我们得想办法救他才行。想好了吗?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用什么办法救他呢?赶快想办法,时间可不等人啊!(让学生各抒己见。)(找充气垫;张开大布接;找人上去救;抛长绳给孩子……)

2)讨论,分析学生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到当时的情况紧急,这些办法都行不通。)

3)过渡:其实,这些办法实际上都行不通,那么在这危急时刻,作为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么做的?

任务二:

自读课文第7自然段同桌说说

船长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会到的?

1、指名说说船长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用枪 “立刻向他瞄准”;这样做才能最快把孩子从危险中解救下来。)

2、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水手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水手“全都吓呆了”与船长的临危不乱、镇静形成对比,更能突出船长的形象。)

3、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从哪里体会到的?(“立刻”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断;从船长逼孩子跳水的语言中可以体会到船长的冷静,很有威严。)

4、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体会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三、体会船长对儿子深深的爱。

1、“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孩子得救了吗?齐读第8自然段。

2、质疑:“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你觉得怎样?(时间很短);那为什么这里说“时间太长了”是不是矛盾呢?为什么?(因为每一秒都决定了孩子的安危,所以感到时间太长了。) 

3、展开讨论:如果当时孩子不跳水,作为父亲的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呢?(不会,因为他当时一心只想救自己的孩子,不是真的想开枪。其实这当中包含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船长用枪逼自己的孩子跳水,他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了?(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船长一看到这儿,突然间,好像嗓子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似的,呜咽起来。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的这副模样,他赶忙一头钻到船长室里去了。)

4、创设情境,引读,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看到孩子“又开始呼吸了”,悬在心头的那块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突然间——好像……钻到船长室里去了。)

四、总结升华,回归文本。

1、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佩服他什么?

(最佩服船长;佩服船长遇事镇定、冷静,机智、果断。)

2、齐读第7自然段,再一次感受船长的沉着、果断、机智的人格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