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3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李莎
(2019-12-12 21:12:25)
标签:
教育体育 |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一二年级(上)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活泼中学习,掌握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全面的身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跑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快速跑是一项典型且普遍的跑的运动项目,是每个水平的教学内容之选。30米快速跑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快速奔跑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练,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学生,他们模仿性强,思维活跃;该班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接受能力快,集体荣誉感强。30米快速跑比较枯燥,教学过程中,我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采用游戏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乐而不疲,变枯燥为趣味,进而在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达到对快速跑动作要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
四、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习内容,我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学习,使80%学生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提高奔跑能力,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力量。
五、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用前脚掌跑,身体向前倾的正确姿势。
难点:跑得自然、协调,摆腿蹬地有力,身体平稳。
六、教法、学法: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规律、人体动作形成规律、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法、学法为:
(一)教法:
1、语言、情景导入法:诱导与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学习。
2、讲解法和示范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要领,激发练习方法,学会练习。
3、体会、练习法:学生练习,体会动作,加深学生对动作感知认识。
4、提示、自创法:揭制学生依赖性和增加趣味性。
5、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
6、表扬、鼓励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的乐趣。
7、游戏法与比赛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二)、学法:
1、体会:通过教师的启发和鼓励,学生练习,亲身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创新:让学生自己的技能得到提高并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3、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学习方法和积极参与运动的乐趣。
4、展示法、评价法:让学生直观地获取更多的练习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加促进学生进行练习。
七、教学程序:根据人体运动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本节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来完成。(如下)
教学 内容 |
30米快速跑 |
课型 |
新授(室外) |
||||||||||
部分 |
教学内容 |
场地设计 |
教学组织 |
学生活动要求 |
负荷 |
时间 |
|||||||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结 束 部 分 |
1.课堂常规 2.热身跑: 绕操场跑2圈 3、游戏:听信号启动、停止
4、专项练习
一、辅助练习。
二、快速跑教学--30米快速跑
三、游戏:抓尾巴
1、放松活动 2、小结 3、下课 |
组织队列 ×××× ××××
组织如图
× ×
× ×
× ×
|
1、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宣布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跑练习,学生跑步过程中模仿教师的动作。 3、教师讲游戏规则,学生进行游戏
4、压腿及活动各关节
1、组织学生练习原地摆臂。
2、两腿交替快频率跑练习。 2、加大难度原地摆臂小步跑、高抬腿跑,要求积极摆臂。 3、练习30米放松跑,做到跑得自然放松 4、快速启动练习
1、教师示范讲解练习过程,并作示范。 2、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阶段性评价 3、学生分4人1组练习30米快速跑。
1、师讲解比赛(游戏)要求。 2、组织开始比赛(游戏)
1、师生一起做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课的完成情况,提出不足,肯定成绩。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
1、集合整队做到快、静、齐。 2、激发学生模仿的情趣,为学习做准备。 3、听从老师的指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1、摆臂做到前不漏肘后不漏手。 2、注意两腿的频率,两脚前脚掌着地。 3、注意学生之间的距离,预防安全隐患。
学生跑步动作协调、自然,摆臂有力
动作迅速、反应灵敏
集体放松 |
|
8 分钟
27 分钟
5分钟 |
|||||||
器材 |
口哨 |
|
|
||||||||||
运动心率 |
85—120次/分钟 |
|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