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李昕阳
(2019-05-21 22:09:52)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读把课文通顺。
2、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他,地”字。
3、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他,地”字。
一、谜语导入
猜猜谜底是什么?说说看,你是怎么猜到的?
今天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公鸡。(板书:小公鸡)小公鸡是男生,表示男生的“他”是单人旁。故事中的小鸭子也是男生。(板书:小鸭子。出示生字“也”)
谁有好办法记住“他”和“也”这两个字呢?
二,自主导学
1.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
学习生字“哥、弟”。指导读好“哥哥”“弟弟”的轻声。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
(2)
学习“一块儿”:“块”是个生字,要读准儿化音,和前一个字连在一起读。听老师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理解“一块儿”的意思。
2.
听老师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
(1)
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些地方?(出示生字词卡“草地里”“小河边”,学习生字“地”“河”)观察字形,学习提土旁。说说偏旁和字义的关系。指名读词,指导读好轻声,词语连读。
(2) 小公鸡和小鸭子在草地里、小河边做什么呢?(板书:捉虫、捉鱼)
3. 学生自读课文。注准字音,读通句子,词语连读。
1. 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 学习生词“吃得很欢” “急得直哭”。学习生字“急”“直”。
说说词语的意思。强调读好“很欢”“直哭”,体会人物的心情。
(2)
讨论:为什么小公鸡能吃到虫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呢?(出示图片,比较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嘴巴)完成句式练习:
小公鸡的嘴巴是( ),能捉到虫子。
小鸭子的嘴巴是( ),捉不到虫子。
(3) 如果你是小公鸡,看到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急哭了,你会怎么做呢?
2.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组对话,重点读好“也”,读懂小公鸡的迫切心情。
(2) 指名读第二组对话及动作。学习生字
“行”,生词“不行”,读准后鼻音。理解“不行”的语境意思,体会人物的语气。
为什么小公鸡不能下河捉鱼呢?(出示图片,比较小公鸡和小鸭子的脚)
学习生字“信”,生词 “不信”,读准前鼻音。说说词语的意思。
学习生词“偷偷地”“跟在”,说说词语的意思,再演一演“偷偷地”。
任务二:学写生字“也、他、地”
1. 复习本节课所学生字。
2. 重点指导:“也”“他”“地”。
学笔顺:课件演示字的笔顺。
摆间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也”字第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也”做独体字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字体大小,与“他”“地”中成为部件的“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字体大小进行比较,把握书写方法。
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
三、检测导结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 采用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向高潮。
2、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了引导作用,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抓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和朗读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和多样的朗读方法,对所学的生字新词有巩固和运用的机会,对故事有整体地把握。
不足之处:
1. 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2. 学习过程中没有兼顾到所有学生,个别学生反应能力不理想。
3、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前一篇:王秀文立定跳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