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2018-04-02 23:11:01)| 分类: 教学设计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郭家堡小学 范素珍
教材简析:
课文根据罗贯中的名著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
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这是课文重点。
本课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改编的,细节描写是本课重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诚意,认识刘备求贤若渴及对人才的尊重,认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学习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会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前置学习:(媒体1)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火眼金睛 礼贤下士
激情导课:(媒体2)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三顾茅庐,这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板题,提醒“茅”字第五笔“点”不能丢,最后一笔“撇”不能忘。齐读课题。
“顾”我们知道是“拜访”的意思,看着课题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诚心诚意到草庐拜访诸葛亮)板书:刘备、诸葛亮
2、今天我们和刘备一起去请诸葛亮,拜访之前,先来完成一件事,看大屏幕,读词。(媒体3)(辅助 潺潺 时辰 山冈 蜿蜒起伏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秀丽宜人)看下面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点(描写景色),用好听的声音展现美丽的景色,这么美的声音把我们带到故事中去。
3、请同学们回顾课文,刘备三请诸葛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尊重人才 有诚意 十分诚恳 求贤若渴……)大家说了这么多刘备的优秀品质,其中他就是凭着诚心诚意打动诸葛亮的。板书:诚心诚意
下面就让我们到文中找找刘备打动诸葛亮的关键词或句子。
民主导学:
任务一:抓细节描写,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媒体4)
1、任务呈现:
请同学们用心默读2、3自然段,画出体现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词或句子,批注简单感受。
我画出的词(或者句子)是--------,从中我体会到-------,我要通过朗读表现刘备的诚意(感情朗读),我还要给大家讲讲课外学习到的有关知识--------。
2、
3、
(媒体5)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A、 为什么说张飞不尊重人才,读出“嚷”(不满
B、大家想不想来真实版的刘备、张飞?练习一次,加表情动作,师旁白。(媒体7)(真精彩!此时教室里应该有掌声。)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媒体8)
A、读,强调“半里多路”“下马步行”(路远)
B、古代礼仪:当迎接地位比较高或很重要的人时,就要求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以显示对人的尊敬,而刘备对诸葛亮采用了这么高的礼仪,足见他的诚心诚意。
C、齐读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媒体9)
A、读
B、小心翼翼,对诸葛亮的尊敬。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媒体10)
A、轻轻地走进去(担心惊醒诸葛亮,尊重 虔诚)
B、恭恭敬敬
什么意思?(尊敬有礼)
恭恭敬敬是怎么站的?(低头弯腰,双手抱拳)
C、汉字演变“恭”:(媒体11)像人站在这里,两旁弯弯的像人的手拱在前方,上方这部分像人的头,姿势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但里面还有一部分,这部分也是一个字,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心”。可见刘备这次是带着什么来的?(心)什么心?(诚心)带着诚心做动作,读出刘备的诚心。“刘备站在台阶下等候”,封建社会是分等级的,大臣参见皇上的时候是站在台阶下,而此时刘备是皇叔,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山野村夫,刘备却站在台阶下,可见他的诚意。
D、继续做刘备的体验者,到台阶下恭恭敬敬等诸葛亮醒来。
文中刘备等了多长时间?
(媒体12)“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A、“半晌”有两种解释:半天,一天可分前半天后半天;另一种解释“好长一段时间”。在课文中是第二种解释,这好比你放学回家,等了半晌妈妈才把饭做好,这个半晌大约多长时间?(半小时 40分钟)那我们暂时把它定为一个小时,那刘备一共站了多长时间?(三个小时)你知道当时他们的年龄吗?一位47岁的皇叔,对着一位27岁的小伙子站了三小时,一个站着一个躺着。那么长的时间,可见刘备的诚意。
B、读出诚意
C、采访刘备:你等了一会儿时间感觉如何?才几分钟就这样,让你等一节课呢?站两节课(一个半小时)?那刘备站了三个小时累吗?累还恭恭敬敬等,为什么呀?(十足诚恳,渴望得到人才。)
D、带着刘备的诚恳,把你的感受加进去,带着情去读。刘备啊,请个人才真不容易,一定要带着诚意去请,相信你的诚心一定会打动人才来帮你的。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媒体13)
A、前两次已经错过了机会,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见到诸葛亮。
B、刘备见到诸葛亮醒来十分兴奋,急切地想马上进去讨论国家大事。
C、课文中这么多细节描写,表现刘备的诚心诚意,不去读读真是可惜,读。
刚刚生气责备兄弟,又是那样耐心等候,此时又要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刘备可真是求贤若渴,那诸葛亮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
读读课文最后两节,有何体会?刘备为何三顾茅庐看出来了吗?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这叫什么成语?(如鱼得水)我刘备是条再大的鱼,没有水又有何用?
*听了诸葛亮分析的策略,刘备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拨云见日)
*你读过三国吗?诸葛亮帮刘备打过哪些胜仗?(三气周瑜 空城计 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这些胜仗都是谁设计的?可见诸葛亮对刘备有多重要。齐读最后一节。
过渡:刘备求贤若渴、胸怀大志,诸葛亮雄才大略,辅助刘备打了一场场胜仗,才使刘备的势力迅速扩张,有了后来三国鼎力的局面,而诸葛亮也由山野村夫成为声名远扬的军师,成为旷世奇才。这可真是:(媒体14)刘备三顾茅庐喜得孔明 如虎添翼创大业。诸葛卧龙藏山幸会明主 大展宏图留美名。诸葛亮可不是浪得虚名,他是不鸣则已,一飞冲天,咱们课文中有过暗示。
(媒体15)任务二:体会隆中景色宜人,烘托人物性格特点。
1、描写景色部分,说说隆重景色怎样?(秀丽宜人 山清水秀 世外桃源)
2、作者写了山冈、松林、溪流、竹林,写山冈用了什么词?(蜿蜒起伏)“蜿蜒”什么意思?看它的偏旁,就是弯弯曲曲,像蛇一样,隆中山冈弯曲高低,在人们眼中就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像谁?(诸葛亮)等待谁让他腾飞?(刘备)
3、这里写竹林还用了一个词(青翠欲滴),什么意思?(非常青翠,绿色多的将要滴下来似的)
4、景色秀丽宜人,秀丽宜人指的是(景色美好,适合人的心意。)
5、真是一块宝地,不愧称之为卧龙岗。这部分环境描写巧妙烘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齐读。
6、(媒体16)春暖花开,老师去公园游玩,拍下了一张照片,为了留作纪念,想给这张照片配几句话。请你帮老师用“来到……,只见……”写三句话记录这里的景色,三分钟完成。展示。
7、总结:刘备三顾茅庐,用他的诚心诚意请出了诸葛亮,真是“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现在“三顾茅庐”这个词语不仅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也成了(媒体17)诚心诚意、再三邀请的代名词,请带着这个全新的认识读课题。
检测导结:(媒体18)
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色。
课后作业:(媒体19)
本学期读《三国演义》,一个月后开展“三国故事”演讲赛,看谁的故事最打动人心。
板书:
三顾茅庐
诚心诚意
刘备 ----------- 诸葛亮
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这个故事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并不陌生,尤其是班里几个男生,对《三国演义》中一些人物和内容津津乐道,非常感兴趣。所以,人物介绍我基本上穿插在课文讲解中,放手给学生自己去说,通过人物特点来读好课文,理解课文,感受课文写法的妙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