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6-06-14 17:03:43)
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请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再来一轮,报到6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同学要起立两次,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起立两次的同学报数。(12、24)
师:像12,24,36,这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4和6的公有倍数。(板书:公倍数)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多少? 12(那么12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板书:最小)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民主导学
(一).教学例1:
1.下面我们来写一写,找一找,看任务要求:
(1)分别列出4和6的倍数(书写时,数与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2)找出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组内交流:你是怎么找的的?你有什么发现
2.师:谁愿意起来汇报你的结果.
生1: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40、
生2: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40、……
师:①和②两位同学都找到了12, 24,36,它们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你同意吗?
两种表示方法你更认可谁的?说说理由。
3.
师: 像12,24,36,48,60 ……这些数就叫做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想一想:你能找到4和6的最大公倍数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
5.
同学们做的真不错,如果给你两个数你能想办法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吗?
(二).教学例2:
1.怎样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学生思考方法)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请你自己找一找6和8的最小公倍数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1)采用列举的方法,分别找出6和8的各自倍数,再分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采用列表的方法,将6和8的倍数分别列成图表,再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筛选的方法: 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师:大家在倍数和公倍数的后面都加了“……”表示什么意思呢?
除了24和48,你还能找到更多的6和8的公倍数吗?时间1分钟,看看哪个同学找到得多。
请找到6和8的倍数最多的同学进行展示。
8. 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三、巩固练习
1. 用你喜欢的方法求8和10的最小公倍数。
2.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总结提升规律:如果两个数互质,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3.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可能是(
总
板书设计
4和6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有:6、12、18、24、28、32、36……
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
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一、小组汇报与个人汇报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汇报积极性
本堂课没有发挥小组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代表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展示,以至于整堂课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思考中来,课堂显得有些压抑。在汇报时还是应结合小组的优势,让每个上前分享的学生都代表着小组的荣誉与责任,这样能使接受有困难的同学敢于出来发言,因为,即使说错了,还有组长在后面帮助他呢。
二、预设充分,有效点评,及时把握住课堂的生成
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上,学生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课堂上生成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去把它描述出来。这时因我课前预设不充分,当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既没有很好倾听学生的想法,在总结时也没有作出有效的点评,没有使问题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主要应该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思维上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预设不充分,所以在以后备课时光有导学稿还不行,老师应更多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这样的话不管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从容面对。至此,我又总结出一条很可贵的经验:在实施三环节教学中,不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正确、有深度地把握教材,必须充分地备学生!
三、分层设计自学结果检测,培养尖子生
课后级经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整堂课学生缺少静下来练习的时间,而且练习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既要有大家都必需过关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针对尖子生设计的培优性练习,而且最好是以小条的形式,只有基础练习都过关了才可以将小条发下去,我想这给我以后上练习课指出了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四、充分利用老师的语言艺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让学们说变成学生想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评课,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感触。通过这课堂我们发现当你让学生说的时候,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回答状态,而当你说我有困惑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学生就不是回答而是一种教师的身份来进行问题的交流与分享,他们这时往往更容易站出来发言。所以我总结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通过自己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去引导课堂,正如有的老师在评课时说的那样,当想问学生求最小公倍数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时,不是去问,最好是自言自语“噢,原来这是列举法,是不是只有列举法呢!?”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已经找到了多种方法,听老师这么一说,肯定会急于上来展示自己的方法,这就很自然地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