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读书笔记《指南》艺术领域
(2017-11-27 13:41:59)分类: 读书笔记 |
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节拍
曹倩
摘要: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活动佳境,幼儿艺术活动的本质在于创造,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为幼儿创造自由、轻松、快乐的环境,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前提。
就我今天开展的韵律活动《打喷嚏的小老鼠》而言,《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4-5岁幼儿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根据指南目标,中班幼儿能用身体动作表现节拍和基本动作,修改后的活动重点放在创编B段音乐,但是我发现由幼儿创编的动作只能跟上乐曲的乐段,并没有更清楚的节拍,反而在A段的时候有明显的节拍节奏,小老鼠走去医院的时候“走两步打两个喷嚏,走两步打两个喷嚏”这是幼儿根据教师提示自己总结出来的节拍,也能很好的跟着乐曲做动作,我觉得如果把这一点也可以放在活动重点中,而之后的创编B则是活动难点,这样的话活动重难点兼备活动更完整。有老师提出,在幼儿表演A段的时候是否需要出示图谱,图谱的作用在韵律活动中也是很大的,可以帮助幼儿记忆乐曲,但是我觉得A段幼儿总结的“走两步打两个喷嚏,走两步打两个喷嚏”这个节奏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只需要老师稍微提示幼儿就能做到,故不需要图谱展示。整个活动流程完成的比较流畅,只是在开始的导入环节还有些生硬,比如说教师讲完故事之后又要过渡到乐曲中,我说了“我根据故事把乐曲分成了三段,你听一听这段音乐小老鼠可能在做什么?”有教师提出本活动主要是围绕乐曲开展的,是乐曲中藏故事,故事是其次,所以不能说是根据故事分乐段,这一部分的过渡要更加自然、流畅。要开展一个韵律活动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熟悉、仔细和大胆,熟悉是指教师对音乐本身节拍的熟悉,仔细是指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动作,大胆则是指要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和教师自身大胆的表演,我觉得在音乐律动活动中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一定要敢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