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楼子祭英魂——缅怀古北口长城抗战为国捐躯的先烈们20170311

标签:
长城抗战古北口长城八大楼子卧虎山 |
分类: 行摄长城之密云 |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1EzVArff&690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2fjKPs46&690
古北口长城从东至西依次为司马台、金山岭、五里坨、蟠龙山、卧虎山、黄峪沟(http://blog.sina.com.cn/s/blog_80a8041f0102wa9e.html)、八大楼子。这几年,我的长城穿越除八大楼子、五里坨(军事禁区)外,已经将古北口40余公里的长城全部穿越。2017年3月11日,我与新结识的好友小五一同完成了对八大楼子长城的环形穿越,完成了几年来未能涉足八大楼子长城的夙愿。
八大楼子长城位于密云古北口以西,东起西沟,西至龙潭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野长城。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长城从此蜿蜒而过,雄踞此处山脊,险峻异常,在此处有八个敌楼因此而得名(实际上只能看到四五个楼子,这次我们到实地才得知它一共有十三个楼子和一个实台)。
去八大楼子的经典路线是从古北口森林公园口进入(原叫西沟风景区)约1.5公里,要经过一个拓展训练基地,在一个三岔口处,就来到了长城脚下,东为黄峪沟长城,西为八大楼子长城。
http://s11/mw690/002m4P5tzy79y1zFyAi1a&690
这里即为三岔口,画面上方的长城蜿蜒前行至黄峪沟、卧虎山。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1zY4ub8f&690
1933年3月12日,在古北口长城防线上,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七军,由于伤亡过大,不敌日军进攻, 撤出古北口,南移4公里外的南天门阵地。南天门对于中日双方都至关重要:对于日军来说,如果要侵占北平,必须要过南天门;对中国而言,险关古北口一丢,中国军队只能死守南天门,才能守住北平城。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2fkpFQ96&690
南天门旧貌
http://s10/mw690/002m4P5tzy79y2f8H1v79&690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2f8fSLef&690
http://s8/mw690/002m4P5tzy79y2f87C7c7&690
http://s6/mw690/002m4P5tzy79y2eZcpL25&690
日本鬼子进犯古北口
http://s15/mw690/002m4P5tzy79y2fnhiCbe&690
南天门战斗示意图。红色矩形处为南天门,红色椭圆处为八大楼子(当时叫八道楼子)
http://s6/bmiddle/002m4P5tzy79y2eYDJj55&690
位于台湾小金门的八达楼子
无论是台湾雕塑,还是电影,关于古北口抗战的描述均有共同的失实之处:第一,八大楼子的守军是11团1营的战士,而非七勇士,也就是七勇士阻击日军并牺牲的地方不是八大楼子,而是在古北口旧城东南约1公里的帽山;第二,八大楼子防御时间是1933年4月21-22日,是属于南天门战斗一个组成部分。七勇士抗敌时间是1933年3月12日,是古北口防御战的一部分。基于台湾人的错误描述,致使现在有些人就误认为这是真实的历史再现,再后杰就以讹传讹了。但无论怎样,从历史本身来讲八大楼子与七勇士抗战都是真实存在的,80多年过去了,世人没有人知道七勇士的姓名、年龄来,甚至来自何方,但是巍峨屹立的八大楼子和不屈的人民记住了他们为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
穿越完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我们开始穿越现实中的八大楼子。3月11日,早晨6点30分,我们到达三岔口,开始沿着倒塌的长城攀登。长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山势上升明显,攀爬非常吃力。走走停停约20分钟到达第一楼。
http://s16/bmiddle/002m4P5tzy79y1zFQXZ1f&690
远眺第一楼。
http://s8/mw690/002m4P5tzy79y1zQGBV47&690
http://s6/mw690/002m4P5tzy79y1zVTwN15&690
一楼内部已经非常残破了。
http://s13/mw690/002m4P5tzy79y1zYa0k6c&690
回看一楼。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1zVFOe16&690二楼。
http://s2/mw690/002m4P5tzy79y1A4VHP81&690三楼。
http://s3/bmiddle/002m4P5tzy79y1A83Si12&690
三楼内部。
http://s9/bmiddle/002m4P5tzy79y1ALvSg48&690
回看一、二、三楼及关口。
http://s8/bmiddle/002m4P5tzy79y1AaiDta7&690
远眺四楼。
http://s4/mw690/002m4P5tzy79y1Att3t83&690近观四楼(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楼的北墙完全坍塌)——一座满目创伤的敌楼, 1933年南天门阻击战留下的炮轰和子弹孔的痕迹历历在目,在时刻提醒我们:它为抵御外辱、保家卫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http://s5/bmiddle/002m4P5tzy79y1AGhBW44&690
http://s2/bmiddle/002m4P5tzy79y1AK6Frd1&690
http://s5/bmiddle/002m4P5tzy79y1AwCJSd4&690
四楼内部。这八座楼的楼基,基本上都为砖砌的,而非像其它地方敌楼楼基大多是条石砌成的。
http://s3/mw690/002m4P5tzy79y1AGy1Yd2&690
http://s10/mw690/002m4P5tzy79y1AR9qN19&690
四楼内部的门闩洞。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1AWQNo16&690
回看四楼,尚存部分楼橹。
http://s5/mw690/002m4P5tzy79y1G3f48a4&690
远处的锥形山峰为雾灵山主峰。
http://s2/mw690/002m4P5tzy79y2fmijff1&690
http://s12/bmiddle/002m4P5tzy79y1AWqcbab&690
连接四楼五楼之间的墙体外侧,建了这么一个突出部分,当时是做什么用的?不得而之。
http://s9/mw690/002m4P5tzy79y1BkJaoc8&690四楼五楼之间城墙外侧有一个完全倒塌的石台。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1BxgZx4f&690第五楼和七楼。
http://s5/mw690/002m4P5tzy79y1C7mBu74&690
第五楼。
http://s2/mw690/002m4P5tzy79y1BA4eta1&690第六楼和七楼,六楼建在一个低洼之地,到此就没有连续的墙体了。
http://s9/mw690/002m4P5tzy79y1CdCo848&690第六楼标准照。从五楼下到六楼,是陡然下降,又没有连续的墙体,行走非常艰辛。左手边有一下山道路,可通界牌峪村。
http://s13/mw690/002m4P5tzy79y1CoZY0fc&690
http://s4/bmiddle/002m4P5tzy79y1CsSOf63&690
六楼内部。
http://s1/mw690/002m4P5tzy79y1C6W6470&690
在六楼内部有很多对称的小孔,不知其功能。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1Bz0SP5f&690
第七楼是八大楼子的制高点,海拔810米。
http://s10/mw690/002m4P5tzy79y1CNwjT09&690
七楼标准照。
http://s2/mw690/002m4P5tzy79y1DEy7T81&690七楼残破的内部。
http://s10/mw690/002m4P5tzy79y1CNV4Rc9&690七楼二层断墙。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1DDVpc16&690七楼内部一整片瓦,明代的哟,五六百年了。
http://s12/mw690/002m4P5tzy79y1DHFvd2b&690远端为第八楼 。从第七楼至第八楼,要下降百米左右,坡度非常徒,是今天最难行走的一段。
http://s14/mw690/002m4P5tzy79y1DRFFz5d&690第八楼楼顶有完整的楼橹侧墙,正上方巨石上还有一座倒塌的楼台。
http://s14/mw690/002m4P5tzy79y1ELglf4d&690第八楼与第九楼连接的城墙。低洼处,有一向右不明显的小路可下山,我们就是依照从六只脚下载的某一前辈路线指引下下的山。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1E2Qeya6&690第九楼及一小段墙体,完美的敌楼。
http://s2/mw690/002m4P5tzy79y1E7tbr61&690第十楼,完美。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1FjUGy06&690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1FtGZ9ff&690
http://s9/bmiddle/002m4P5tzy79y1G6nZSa8&690
http://s13/bmiddle/002m4P5tzy79y1FQ3LK6c&690
http://s13/mw690/002m4P5tzy79y1DSO3W5c&690
第十一楼,完美。
http://s7/mw690/002m4P5tzy79y1Ee2xw16&690
http://s10/mw690/002m4P5tzy79y1Ei7wZe9&690
http://s16/mw690/002m4P5tzy79y1EzVArff&690
第十二、十三楼,完美。
http://s6/bmiddle/002m4P5tzy79y2eYdo1c5&690
这是我们环形穿越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