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冠名音乐节的张海鸥

(2012-10-16 21:04:31)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冠名音乐节的张海鸥作者:高关中

德国是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国度,各地有不少音乐节,如波恩的贝多芬音乐节、科布伦茨的门德尔松音乐节和杜塞尔多夫的舒曼音乐节。这些都是以德国著名音乐家命名的,可令人惊异的是,近年来德国出现了一个以华人音乐家命名的,这就是布克斯特胡德的张海鸥国际音乐节(Haiou zhang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Buxtehude)。更令人惊异的是,张海鸥是一位年仅28岁的旅德青年钢琴家。

http://s6/middle/a065430egcc034af73f95&690
优雅帅气的钢琴家张海鸥

10月12日,汉堡具有百年历史的莱茨音乐厅,迎来2012/13演季(夏季休演)第一场盛大的音乐会,由汉堡古典交响乐团演出, 80岁高龄的老指挥Robert Stehli亲自执棒,而钢琴演奏者正是年轻的优秀钢琴家张海鸥。演奏大厅座无虚席,就连楼上两层也都挤满慕名前来的观众。张海鸥成功演绎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近两千观众完全沉醉在他们的演奏中。最后一个乐章尚未完全结束时所有听众便已经按捺不住地欢呼起来,场面十分热烈而壮观。中国驻汉堡总领事杨惠群伉俪也观看了演出,向张海鸥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

我和几位华媒同仁有幸在演出前采访了这位优雅帅气的青年钢琴家。他的事迹令我感动,他的成就令我敬佩,他的故事我也想与读者们一起分享。

http://s2/middle/a065430egcc034ed94cb1&690
作者与张海鸥合影

http://s15/middle/a065430egcc0352644aae&690
莱茨音乐厅座无虚席

http://s6/middle/a065430egcc0354b845d5&690
张海鸥在演奏

http://s11/middle/a065430egcc03573fa0da&690
中国驻汉堡总领事杨惠群伉俪与张海鸥合影

      

       黑白键上谱传奇

       张海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是儿科医生。与那些同龄的钢琴家们相比海鸥很幸运,他的父母没在他三、四岁时就把他抱到琴凳上开发天赋,他有一个有尽情玩耍的快乐童年。其实,他学习音乐很偶然,阴错阳差于妈妈的一个不好习惯。海鸥小的时候,急性子的妈妈看他吃饭慢就去喂,看他鞋带系得不好就替他系。这样,就剥夺了海鸥的手指锻炼,使他应学会的一些生活自理都做得不好。

       这让妈妈有些发愁,于是带他去少年宫学习电子琴,想让他练练手指。没想到,海鸥的手指在电子琴上却难以置信地灵活。加上乐感好,抓谱子速度快,不久便在全省少儿电子琴大赛中以绝对优势赢得第一名。海鸥出色的音乐才能被专家们交口称赞,建议他改学钢琴。就这样,海鸥都八岁了才开始学习钢琴。

       虽然学琴晚,但海鸥的学习进度神速,不到一年便攻克了别的孩子要三到五年才能弹奏的教材。他每次去钢琴老师那里回课,不仅能很好地表现曲子,还几乎没一个错音,经常受到老师夸赞。父母对他练琴也很宽松,坚持以玩为主的原则,海鸥的学琴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

       这时,恰逢中央音乐学院三位钢琴顶级专家来进行业余钢琴考级,最高级别为十级,这通常是学琴多年的大孩子的目标。海鸥能力强,钢琴老师一开始就大胆给他选了五级,可到考级时他已能轻松驾驭六级曲目了。海鸥是在国内著名钢琴教育家凌远教授主考的考场进行考级,她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但凌教授对海鸥的表现非常满意,他顺利地通过六级考试,还被评为优秀考生。很多人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海鸥的才能让老师惊叹,力主父母带他去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但父母很犹豫,因为能考上的孩子真是凤毛鳞角,何况海鸥学琴晚且时间也很短呢。可分外爱才的老师担心海鸥的才能会被埋没,放下家里刚出生的宝贝女儿亲自带海鸥来到北京。几经周折,终于幸运见到中国钢琴界的泰斗周广仁教授。

       和蔼可亲的周先生听完海鸥的弹奏后很高兴。她说,我一般不过早建议小孩子搞专业,应该发展的看一个孩子。不过我听了你的弹奏,可以帮助你。她建议海鸥做好准备,来北京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在她的热情帮助和鼎立支持下,海鸥开始跟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学琴。

       然而,海鸥的家乡在边远的外地,要知道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的车程是667公里啊,正处于事业高峰期的父母工作都很忙。但为了海鸥的前途,妈妈带着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跑学生活:即每周六晚上坐一夜火车,周日到达后马上去中央音乐学院上课,晚上再坐一夜火车回去,周一早晨到家后海鸥立即背着书包去上学。那些日子母子俩吃了很多很多苦,但海鸥却很高兴,因为他就想到中央音乐学院学琴。

       就这样她们母子每周末乘夜车往返一次,坚持了七个月,考学的日子终于来临。海鸥的父母心里很紧张,因为来这里考学的孩子琴龄都很长,很多都是多次国内儿童钢琴比赛获过奖的佼佼者,名声显赫。著名的钢琴家郎朗正是比海鸥高一届的校友。与他们比起来,海鸥就是一张白纸。坏消息不断传来,原本每年有八个公费生名额,而今年因师资不足只有四个了。真是雪上加霜!

       幼小的海鸥全然不知,仍旧快乐地玩耍和练琴。考试时,他无忧无虑进了考场,心无旁骛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能。令考官们惊异的是,他把自己一直着迷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的艰深乐段,在没学过任何专业作曲技能的情况下,将终曲大段八度改写为六度并轻松征服,以适应他那还未发育成熟的小手。经过四轮残酷竞争,学琴不满两年又来自边远地区的海鸥,以他闪光的音乐天分征服了音乐学院教授们挑剔的耳朵,成为四个名额的获胜者之一。他成为音乐学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个奇迹!

    入学后海鸥不负众望,相继获得“北京希望杯钢琴比赛”第三名和“全国青少年双钢琴比赛”第一名。2002年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

 

音乐殿堂展才华

海鸥有鲜明的学习个性。正如周广仁先生所说:“这个孩子脑子里非常有东西,有自己的东西,是个主动学习的孩子,知识不是老师灌进去,是自己去汲取的。他不需要那种灌输的方法。”

海鸥不像有些学生只是刻苦练琴,他很小的时候就兴趣广泛,对汽车、舰船、军事、地图、宝石、死亡、宇宙等等都着迷不已。父母给他买了大量与他兴趣相关的书刊,还带他去看相关展会。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后,他开始收集并研究各种不同版本的乐谱,大量倾听钢琴大师们演奏的CD,阅读中外文史资料,经常写音乐笔记,有时间还听听歌剧、作作曲、写写小说或者诗歌。

多元文化的养分使海鸥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他认为,钢琴家仅有天分、乐感以及对音乐的敏感是不够的,尚需丰富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只做个钢琴匠人。出国学习愿望开始在他心中萌动。周广仁先生也认为,钢琴是人家的文化,需要一个大环境,到了必要时间可以出去学一下。在她的力荐下,海鸥被欧洲著名钢琴教育家伯恩德•格茨克教授(Prof.Bernd Goetzke)看中,破格考入其任教之德国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这所世界著名的钢琴学府,18岁来到向往已久的德奥音乐殿堂留学并成为教授的得意门生。著名钢琴家李云迪正是比他早几届的校友。
       入学不久,教授便放手让海鸥参加霍洛维兹国际钢琴比赛。当他踏上基辅的旅途时内心既兴奋又有些紧张,因为同行的五位校友不仅比他年长,几乎都参加过国际大赛,有人还获过金奖,而他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这使海鸥感到有些压力。不过,自信的他觉得自己也很有冲击力!

到了基辅后海鸥尽量让自己放松心态,除了比赛外就是去浏览这座美丽城市的风光和建筑,还给爸爸妈妈买了礼物。比赛竞争很残酷,初赛、复赛后五位校友都被淘汰了,只剩下海鸥一个人。但他心情很平静,觉得自己有实力在决赛中争雄。

决赛是与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合奏一首钢琴协奏曲,这是海鸥第一次与大交响乐团一起演奏。他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既庞大、艰深又演奏技巧高难。音乐大厅里座无虚席,乐团的声音感染着海鸥,他一点儿也不觉得紧张,反而有些兴奋,就感觉舞台和乐队属于自己了。现场挂着二十多个决赛选手国家的国旗。海鸥上场时,看到离钢琴很近的五星红旗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亲切和激动,觉得自己应为它拿到最好的成绩。于是他越弹越好,越弹越激情澎湃,甚至疯狂了,整个人都融在音乐之中。乐曲快结束时,在激荡人心的音乐旋律中他竟然按捺不住自己了,最后一个音符是直接站起来弹下去的。观众们的欢呼声响彻整个音乐厅,场面太热烈了,海鸥连续谢了很多次幕,观众也不肯罢休,他只好一遍遍向观众飞吻。但激动的观众还是不断使劲鼓掌、跺脚,有些人竟直接奔到台前给他抛送鲜花和礼物。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欢呼叫好的人是八十高龄的比特利斯基,他国际著名肖邦比赛和鲁宾斯坦比赛的创始人,他当场邀请海鸥明年去参加鲁宾斯坦比赛。《基辅周报》盛赞他“张海鸥演奏的拉赫马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令人惊奇,好似他本人在世自己弹奏的一样……”

虽然结果并没有像疯狂喜爱海鸥的观众们所期望的那样,因某些原因他只获得第二名。但海鸥并没感到太失落,因为他更在乎的是参与过程的快乐与收获!

此后,海鸥又在世界顶尖钢琴人才云集的首届德国GUNDLACH音乐奖比赛中经过激烈角逐成为五十位入围钢琴家中唯一的钢琴奖得主;继之获得卡尔·多肯基金会音乐奖、Reslob音乐奖以及莱辛基金会、梅纽因基金会的奖学金。海鸥在音乐学府里刻苦攻读学位时,很注重学习德语以及人文文化,他认为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德奥音乐的精髓。

从2005年起,海鸥还在学校,就应邀参加布伦瑞克古典音乐节的正式演出,吸引了广大观众和音乐界的注意和好评。此后他获得石荷州音乐节等活动的定期邀请。从此他一直坚持音乐会演奏。现今,世界钢琴舞台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得到演奏机会难之又难。然而,海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高超悟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以深刻的音乐演绎、恢宏的钢琴技巧征服了观众,在黑白键上开创出自己的天地,最繁忙时每年演奏六十多场音乐会。他的琴声响彻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荷兰、比利时、俄罗斯、波兰、捷克布拉格、斯洛伐克、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巴西圣保罗、中国的艺术节和音乐厅里,场场精湛的演奏令观众们沸腾和疯狂,各类媒体以及乐评家们好评如潮!

2006年受邀德国重要艺术节Mecklenburg-Vorpommern Festspiele与波兰室内爱乐乐团合奏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德意志广播电台在黄金时段进行了现场转播。NDR《每日文化》称:“一个钢琴神童,不是莫扎特,是中国人张海鸥。”

2007年在加拿大多伦多艺术中心进行北美首演,曲目是耳熟能详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当时在场的观众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他的第一乐章的结尾八度音量突然压过整个乐团的轰鸣,人们根本无法相信这一切的发生。第一乐章最后一个音刚落下,上千名观众就全体起立为他喝彩。这一事件被多伦多生活杂志赞誉为“自多年来最为震动的演出之一。”与他合作的著名指挥家凯瑞•斯泰屯先生说:“与海鸥合作使我的灵感如同山泉之水,源源不断。”

2008年慕尼黑《南德意志报》资深乐评家沃尔夫冈•施莱博,这样称赞他的李斯特钢琴作品音乐会:“十九世纪浪漫乐派的所有钢琴文献中,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算是最具挑战性,音乐性最复杂的巨作。张海鸥的诠释,使我深深折服。他的钢琴技巧已经炉火纯青。我们很难找出相应的词汇,来描述他那不可相信的成熟及淋漓尽致的表演。”

2009年为纪念钢琴大师肖邦诞辰两百周年,他在欧洲举办了近五十场肖邦钢琴作品独奏会。《威斯特法伦信息报》生动地刻画了他的演奏:“这是一个让人无言的夜晚。无论对古典音乐是否了解的人都会有同感,无论是甲壳虫还是猫王也都会被张所创造出音乐美感所打动!”

与此同时,他受邀于斯洛伐克国家交响乐团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了10个城市的大型巡回演奏。每次在贝多芬皇帝协奏曲的末乐章尚未完全结束时,所有听众便已经按捺不住地为他欢呼,场面十分热烈而壮观。同样的场面也出现在南美洲大陆,他携手德国曼海姆莫扎特交响乐团,巡回演绎的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在巴西圣保罗造成轰动。两天之内征服了四千为他疯狂的听众,他们完全沉醉于他手指下的莫扎特:慢乐章在默默流泪,末乐章为他欢呼呐喊。该团著名指挥家托马斯•菲伊说:“张海鸥是我近二十年来见到的最具天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

2011年为纪念钢琴巨匠李斯特诞辰两百周年,世界著名古典音乐品牌汉斯勒唱片公司特邀他录制李斯特钢琴作品演奏专辑。全球发行仅两个月,便受到世界各主流音乐媒体和乐评人的称赞和推荐。美国《号角》杂志认为,张海鸥演奏的CD是古典乐迷必不可少的收藏佳品。这次演出中场休息时,我亲眼看到观众争相购买张海鸥录制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演奏专辑CD并请他签名留念的盛况。

世界最重要的古典音乐杂志英国《留声机》首席乐评家莫里森,将海鸥演绎的李斯特作品称为“大师级的手笔,具有跨越历史的震撼力”;著名乐评家狄斯特勒在美国《今日古典》杂志上描写张海鸥的演奏“像火一样燃烧”并盛赞他对李斯特作品的细腻处理及踏板运用出神入化。

2005年,海鸥提前升入汉诺威音乐与戏剧大学KA艺术家班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时,音乐理论科目《关于李斯特的生平》的讲演博得很高的评价;音乐生理学科目考试取得外籍学生罕见的满分。最终他以全优的综合成绩取得该文凭,顺利进入Soloklasse(演奏高级班)。

2011年毕业时,海鸥以所有考官都给出的最优异1分成绩取得独奏艺术家最高演奏文凭(相当于博士学位)。他给自己的学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http://s4/middle/a065430eg7acd232393e3&690
2011年张海鸥国际音乐节海报

http://s13/middle/a065430egcc0371947fec&690
张海鸥录制的李斯特钢琴作品演奏专辑 

风华正茂创未来

海鸥虽然学业和演出都非常繁忙,但他是一个很具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汶川地震后他自发在异国他乡进行个人独奏会赈灾义演,并通过中国驻德大使馆将善款全部捐赠灾区;在德国一直坚持参加梅纽因基金会为社会孤寡老人及残障儿童组织的无偿演出。他曾在德国、加拿大等地举办的钢琴大师班上无偿为学生们讲课,今年还将回到国内举办讲座,为所挚爱的古典音乐事业尽自己所能。

鉴于海鸥的出色才能和社会影响,2010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布克斯特胡德市文化协会选定海鸥,创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国际音乐节,旨在传承和发展古典音乐,培养青少年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提高古典音乐的欣赏水平,以及为年轻的音乐家们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

布克斯特胡德位于汉堡西南郊30多公里的地方,居民4万多。城市不算太大,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格林童话》中的著名童话《野兔和刺猬》就以此地为背景。这里举办的国际音乐节,影响辐射到汉堡和北德的广大地区,乃至其他国家。

于是,海鸥欣然接受邀请并抽出时间并为之做了大量的工作。至今海鸥国际音乐节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演出时间也延长到10天。德国、法国、中国等许多国家高水平的音乐家和乐团的演奏以及充满青春活力的表演形式,吸引了众多古典音乐迷和年轻观众们。三个演出场所的门票往往在开幕之前就已告罄,场场观众爆满,音乐节的各种活动被汉堡以及当地各类媒体密切追踪和第一时间报道。

特别是今年夏天7月6-15日举办的第三届音乐节,亮点颇多。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海鸥和小提琴家金艺花、大提琴家郭盛之等三位曾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高材生组成“强力组合”,为观众们奉献出数首美妙无比的中外室内乐三重奏乐曲,向德国观众们展示了中国年轻一代音乐家特有的精神风尚和精湛的演奏水平,通过这种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德国人关注中国,了解中国。闭幕式大型露天交响音乐会由张海鸥与汉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吸引了上千观众,获得极大成功。德国唯一的钢琴杂志《Piano》的主编亲临现场,并将音乐节的系列活动在该杂志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目前,张海鸥国际音乐节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扬,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盛事。

海鸥今后的道路,正好似风帆已经扬起,他还要远航。祝愿他带给我们更多的传奇,祝福他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采访活动得到马佳博士的大力帮助,张海鸥亲友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深表感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