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孩子,放手VS不放手

(2011-08-02 22:17:36)
标签:

育儿

                      对孩子,放手VS不放手

 

前些天,我去拜访一位从美国来的华人朋友,他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早已定居海外,此番是来北京大学进行讲学的。

到了他的住处,我发现他10岁的小女儿Ellen也在这里。

我感到有些惊讶,之前并没有听说他要带女儿来。经过聊天才得知,小Ellen是自己一个人从万里之外的多伦多来到北京的。

 嗬!这父母也真够放手的,竟然放心地让这么小的孩子独自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从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彼岸来到遥远并从未到过的中国。

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位教授让他13岁的大女儿Lea也是只身一人飞到德国,去找与她在多伦多演出时认识但仅有一面之交的海鸥去学琴。

 “作为父母,为什么你们能如此放手呢?不担心吗?”我问梁教授。

 “我和太太都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机会,应该帮孩子们把握。比如说Ellen,她出生在多伦多,身为华人的后裔,但她对中国几乎没有什么概念,也不会讲中文,而我们认为孩子让学会中文非常重要,所以业余时间都让她们在中文学校里学习。不过,Ellen对这种学习方式不太喜欢,不愿意坚持,一直也不太会讲中文。

我们想,如果让她来中国看看,在这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中文,那么她就会让她觉得学会中文很重要,由此激发出学习的热情。”梁教授这样回答我。

 真是用心良苦的父母啊!

  “不是说西方父母总是给孩子很大的自由,你们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吗?”我不由得又问。

 “其实不是,所谓对孩子放手,更看重独立性方面,比如让女儿们独自远行,一个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学会怎样照顾自己,当然我们事先也会做妥当安排,但是在素质培养方面我们是不放手的。”

 “我为什么在美国工作,而家人却住在多伦多?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学舞蹈、钢琴、法语和中文,因为多伦多更方便些。为此,我和太太就辛苦些,她在那里全职照顾家和孩子,我每隔十天开车长途跋涉回家”。

梁教授的话使我感到,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父母,对孩子的苦心其实都一样,只不过注重的方面而不同,是不是有让我们借鉴的地方呢?

 昨日,去机场送小Ellen回多伦多,又是她一个人飞回去。

我发现,一个月来她的中文水平大有长进哦,已经能和我以及机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些较复杂的对话了。而且,她讲话时的样子很自信,一点儿也不像刚来北京时那样羞于张口了!

 

 

                              在首都机场送Ellen回多伦多

http://s15/bmiddle/809e7a3bha9867f90717e&690
        

        Ellen的爸爸梁教授在一起(这是小Ellen自报奋勇给我们拍照的!
http://s2/bmiddle/809e7a3bh775a4055f42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