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艺:回放川大“历险”始末

(2019-08-01 18:02:56)
前言:巧了,今天是中国的八一建军节,应“入校四十周年纪念文集”约稿,我的这篇“川大历险记”修改完稿,今天又加上了后记:对“止戈为武”等的三点感受。那么,就用这篇“记叙文”,献给八一建军节吧朱艺:回放川大“历险”始末朱艺:回放川大“历险”始末


回放川大“历险”始末
朱艺(2019.8.1)

走了,全都走了,四年朝夕相处的九十多个同学,都已各自东西,各奔前程了。

而我计划要在409,这个住了四年的寝室,一个人再好好的住几天,享受一下人生转折时那个“空档”的轻松、自在。那年,我20岁。

于是我把狼藉的宿舍认认真真收拾了一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感觉还可以用的东西,哪怕一个瓶子,都整齐的放在进门两边的水泥格子上,那是我们全寝室的储物柜哈,心想:“也许后面来的新同学能用上”,N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是自己一个难得的好习惯,名曰:“惜物”。

好像是第三天,我们409的同屋,家就在成都的定宇,拎了一兜桃子回学校来看我,但好玩的是,有一把弹簧刀和桃子放在一起,她说担心我没刀子削桃子。原来定宇这么体贴周到,才发现呢,心里有一缕温暖掠过。

七岁开始练武术,刀剑枪棍都练过,加上在川大校武术队主力四年,也从未见过弹簧刀啊,感觉那刀还挺新的呢,刀刃、刀尖都够锋利,哈哈,削桃子,的确大材小用了,试了试开和关,挺好用,这就是传说中防身用的,或小流氓们常玩儿的弹簧刀啊,咋个定宇会有呢?奇怪!管它呢,能削桃子就行。

定宇回家了,又是我一个人。天儿好热啊,很晚都没退凉,就很想去荷花池那边走走,都下楼走到六舍大门口了,看看手表,快子夜12点了,我心里忽然有一丝紧张闪过,但完全没有退缩的念头和心理习惯,忽然想起来定宇那把弹簧刀,感觉还是带上它心里比较踏实,于是我折回去,上四楼回寝室拿了弹簧刀,再下楼。

那晚,我穿着那条父亲在上海给我买的格子连衣裙,没有口袋,弹簧刀就只有拿在手上。但晚上我们六舍有门卫值班,我担心门卫看见我手里的弹簧刀,节外生枝,就用手绢把弹簧刀卷起来,拿在手里,记得门卫好像问了句怎么这么晚了不睡觉还出去,我大概回答的是太热睡不着之类的话,然后顺利出了大门。

大礼堂旁边那条路,不宽,没有路灯。路左边,也就是靠大礼堂那边,稀稀拉拉的树下,是一排排摆了很久、堆得有点高的预制板,挡住了远处过来的一些光。暑假子夜的校园里,这大概是主路中最暗黑的一段,却是去荷花池的必经之路。我环顾了一下前方、左右,视野里一个人都没有,背后却忽然响起了脚步声,比较急促,越来越近,我觉得自己的耳朵都竖起来了,我断定不是女生的脚步声。但直觉告诉我,不要转过头去看,也不能让自己的脚步有任何慌乱的表现,所以强迫自己继续作悠闲漫步状。“也许就是个过路的”这么想着,我朝路右边靠了靠,让开了更宽的路面,意思是给后面的人让道,也是要拉开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想对他的脚步声,做个测试、判断。

这测试果然管用,我听见他离我更近时,放慢了脚步,并且也靠向了右边,脚步声在我的正后方了,直接就是“尾随”的感觉。这下不是耳朵而是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我赶紧把弹簧刀从裹着的手绢里拿出来,握在右手,时刻准备着!!

又朝前走了几步,后面的脚步声就一下子靠了上来,贴上我后背的同时,一双男人的手拦腰从后面抱过来,但他刚刚触碰到我手臂的皮肤,还没有抱上,我已经按开了弹簧刀,以最快的速度转身,把刀尖对准了他,厉声说:“你干什么?!”他躲闪不及,我感觉刀尖碰到了什么。此刻,他就在我正对面,我心里想的是,他要是扑过来,我手里这把刀要不要真的捅过去呢?同时我想:必须在气势上压倒他、怔住他!

让我自己后来一想起就偷偷乐的,是我居然用了黑社会“王大姐”的口气对他吼:“你撞到老娘身上来了!”着实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急中生智”的感觉。只见他立马后退了两步,用很标准的普通话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一看他怕了,心里松了口气,不必纠结“这手里的刀子要不要朝他胸口捅过去”的事儿了。这时,我也看清了他的模样,瘦小个子加瘦脸,戴了副眼镜。于是我又对他吼:“滚!马上给我滚!”,只见他转身撒丫子一溜烟儿地跑了,从前面外语楼拐弯处消失了,高度紧张的我,终于彻底释然了。

那时,我怎么可能回去睡觉哦,当然也没了散步荷花池的闲心,直接就近,去了妈妈当年在西南服务团时的老战友、外语系的胡老师胡嬢嬢家。恰巧胡嬢嬢林伯伯都出去串门歇凉了,还没有回家,家里只有比我小几岁的女儿和小儿子。我和他们讲了刚刚的经历,他们很兴奋,小儿子拿了把水果刀说:“走,我们再去看看”,我说:“早跑了!”。

但他们还是兴致勃勃地揣着水果刀,和我去荷花池转了一圈,然后我们坐在荷花池边上的长椅子上聊天、歇凉,毫无睡意。直到胡嬢嬢和林伯伯回家发现两个孩子半夜深更不在家,出来在荷花池边上找到我们。我悄悄告诉两个小朋友别说刚才的事儿,已经过去了,免得大人不必要的担心。但是他们两个忍不住,一个劲儿地笑,最终还是说出来了。这下,胡嬢嬢不让我回宿舍了,让我就去他们家睡觉。

回他们家的路上,碰到了学校保卫科巡逻的人,胡嬢嬢就跟他们报了案。他们非常重视,说现在社会上刚刚开始“严打”,居然在学校里出这种事情,一定要严查!他们让我详细讲了事情经过,又查看了我的弹簧刀,发现刀刃很锋利,而我又有“刀尖碰到了东西”的感觉,他们就分析:天这么热,仅隔着一层衣服,对方一定会受伤的。第二天一早,他们的确在现场地上看到了很多血迹。后来才知道,是我的刀尖伤到了对方胳膊肘处的静脉血管,所以流了很多血。当时他一溜烟儿跑到校医务室,对大夫说是遇到有人抢劫自己的手表,因搏斗受了伤。但因为伤势较重、静脉血管流血太多,医务室处理不了,叫他赶紧上医院,他身上没带什么钱,就跟医务室大夫借了钱,并把手表押在医务室了。于是保卫科很快就通过校医务室这个线索,查清楚了犯事儿者原来是一个低年级的理科生,

校保卫科又传我去问了一些细节,然后表扬了我:“临危不惧,勇敢自卫!要女生都像你这样,犯罪分子就会畏惧、减少很多”,本来按规定要收缴我的弹簧刀的,因为那属于凶器,严打期间,自然要求更严,但我请求把弹簧刀留给我做个纪念,保卫科还是同意了。因为那把弹簧刀,其实已经一次性被我用坏了,刀刃部分已经合不回刀匣子里了,真的只能放家里当水果刀用,无法带在身上了。事实证明,我打开弹簧刀时太紧张了,用的力气太大了,以至于开关被我一次性按坏掉了。哈哈,不是“临危不惧”哦,算“临危不乱”还将就可以。

很快,这个“川大校武术队女生制服流氓歹徒”的故事,就传开了,跟胡嬢嬢走在校园里,就有人问:“胡老师,听说那个女生在你家......”胡嬢嬢就转向我说:“就是她”,于是我就得到了很多夸赞:“还是中文系的,文武双全啊”“要是我家女儿有这本事就好了”......学校负责武术队的老师,也来表扬我,而且特自豪:“她就是我们武术队的那个女生!”......可是,这事传到校外,就比较离谱了,居然有“川大武术队的一个女生很厉害,杀了一个强奸犯”的说法,哈哈,无语了,那个时候也没网络更正发布的可能啊。

大学四年,我是属于低调性格,至少不是“绽花儿”那种哈,临了临了,还出了个大风头。赞许的话很多,我都不知怎么回应,只能说:“主要正好那天同学给了我一把弹簧刀”,然后傻傻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心想:其实,我什么招儿也没有用上啊,多亏定宇那把弹簧刀,还有我立马进入“王大姐”角色的吼声,让我得以迅速制胜,这算不上我的功夫好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讲这个“历险记”给人听时,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那“王大姐的一声吼”,因为正常情况下,那话我实在是说不出口哦。

从保卫科了解到,这个低年级的理科生,18岁,还是团干部、学生会的、预备党员,平时表现不错,正在复习,准备出国留学考试,所以暑假没有回家,大家的口气都是“想不到他会做这种事”,颇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惋惜感。于是我比较好奇,就想去会会这个“失足青年”。

我和胡嬢嬢的女儿约着一起,找到了他的寝室,开门的男生,瘦小个子,瘦脸,戴眼镜,白色的绷带绕过脖子,把胳膊吊在胸前。就是他!他有些怯怯地问:“你们找谁?”我说:“找你!”他问:“你们是?”我说:“怎么?不记得我了?前天晚上......”他立刻反应过来:哦,哦,哦,请进请进!请坐请坐!然后诚惶诚恐地帮忙倒水。面对他“动物本能兽性发作落得这个下场”,我心里有那么点发笑的感觉,那是一种取笑的感觉,夹杂了点胜利者的居高临下感,但更多的是同情,是想要挽救一个“失足青年”的同情。那份同情里,装着尚未踏入社会的、20岁的我,一颗天真、友善的平等之心。我觉得自己像个大姐似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地“采访”起他来:“听说你还是团干部、学生会的、预备党员,还想出国留学,怎么会干这种事啊?”

于是,他在我们面前剖析了一番自己:他说因为有天晚上,看到一个男生在追一个女生,自己受了刺激,决定效仿,就在那里猫了两个晚上,这是第三个晚上,如果还是没等到“猎物”,他就准备作罢了,结果就碰到了我。他说:“原来你是武术队的啊,怪不得,你的动作实在太快了,我好像挨都还没有挨到你,就遭了,我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这么说,我心里有点“喜”哦,觉得自己的“功夫”还是没有白练,关键时候还是用上了的哈。然后他又说:这个事情看似偶然,也有必然,自己是地摊黄色杂志看多了,受了不良影响,要深刻反思。他说得言辞恳切、真诚的样子,增加了我对他的同情。

他提出希望我见见他的辅导员,我同意了。他的辅导员在我面前为他说了很多好话,一口一个“没想到”,又说正好遇到“严打”,估计会对他有很重的处分,甚至可能丢了学籍,即使不丢学籍,就是处分记档案,他这辈子将来的前途就算完了。

啊,还有可能丢学籍啊,也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啊,我也没伤到一根毫毛,倒是他自食其果,伤了胳膊,也算得到惩罚了,处分也该有,但不至于丢学籍吧,他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还是诚恳的,而且,这次教训深刻,估计他这辈子也不敢再干这种事儿了。辅导员说,是啊,他平时表现不错,还是应该以批评教育、治病救人为主。辅导员建议我去见见他们系主任,把我的想法说一说。还说因为严打特殊时期,要从轻处理他的话,只有我这个受害当事人出面才管用,我也爽快答应了。我离校那天,上火车之前,找到他们系主任,说了我的看法和建议:他已经诚恳认识错误了,希望以批评教育为主,从轻处理、保留学籍、不进档案。从系主任家出来,他吊着胳膊在教师宿舍楼下等我,然后和胡嬢嬢家的两个孩子一起送我去了火车站。

至此,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宽宏大量、治病救人的好事儿,心情愉快地回家,然后到了位于北京北海边上的文津街七号国家图书馆报到(那时国图名为“北京图书馆”),开始上班、参加工作、正式踏入社会了。

但是,事情却没有因此结束。

那个犯事儿男生,是北京一个干部子弟,紧接着他就回了北京,并且到图书馆来看我,而且他家离我们图书馆很近。父母和北京的长辈们都不赞成我和他继续交往,担心我的安全问题,我觉得长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我肯定:再借给他个胆子,他也不敢再碰我了。不打不相识,多个朋友也无妨吧。而且自己的亲身体会是:18岁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在这个时候栽了个大跟头,不见得是坏事,我觉得自己能给他一些帮助。

但是,一聊,却话不投机,很快就觉得没啥可说的啦。因为他一直垂头丧气地说:“预备党员和出国肯定没戏了”“团委、学生会也肯定干不成了”“完了,这辈子前途全完了”之类的话,我觉得我开导、鼓励他的那些话,他好像完全没听懂。本以为他会因此深刻反思、洗心革面,从此人生上个台阶,结果他却是一直纠结在“功利得失”里面,对自己能干出如此低级、恶劣的事情,没有真正的愧疚、羞耻感和深刻反省,对自己的生命质量也没有更高的意识、责任和追求。我心里就想:“原来他就这个档次啊,难怪会做出那样的事儿”。那时,还没有“生命质量”这个词,但我心里很清楚是什么,因为自己18岁以后,有一点非常清晰:生命的质地和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东西,与“功名利禄”无关。所以,他再来找我时,就有“没话找话”的无聊感,完全看在他“人生低谷”时需要朋友的份上,继续接纳着他。

他几次邀请我去他家玩儿,我实在不想去,但毕竟刚工作,下班、周末,也没啥忙的,主要离得还很近,不好总推迟。我心里的确瞧不起他那个“档次”,但又很不愿意让他觉得“因为自己犯了那种错误,就再也没人瞧得起他”,真心不愿意看到一个18岁的人,从此自卑无望、自暴自弃。于是,他又来邀请我时,我就答应了。记得是一个下午,去到他家,房子好几间,但显得空荡荡的,没人气,也没生活气息,当时家里就一个老太太,他说是他奶奶,打了招呼后,他就请我去他房间坐。他给我倒了一杯饮料,记得那饮料颜色是粉偏红的,有点刺眼,从未见过,我心里感觉不那么踏实,喝了一口,很难喝,不像正常饮料的味道,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反正我坚决不再喝了。他劝我再喝点,喝了再给我倒,我心里更紧张了,心想他要真放点什么蒙汗药之类的在里面,可就麻烦了,于是嘴上对他说:“我不习惯这个味道,不想喝了”,心里越来越紧张,这回可是没带弹簧刀哦。于是我就说想起来还有什么事儿,得赶紧回去了。他说刚来就走啊,我说,反正认识门了,以后有空再来吧,就站起来要走,他只好送我出来,我就回北图了。路上完全放松后,我自己觉得好笑:可能就是一杯普通的饮料,看把我紧张的。但也觉得自己小心点是对的。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久,北京四舅在川大的老同学给四舅写信说,川大在传言朱艺是那个男生的女朋友,另外还听说某某人给我们单位领导打招呼,说我是他儿子的女朋友,要单位多关照,这分明就是要以此手段,减轻他的“罪行”,以便获得“从宽处理”啊。这下可是“气炸”了我:还真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啊!我居然还拿他当朋友!还总想着帮助他!当天下班后,我就把他叫到图书馆来,当面质问他:“你说谁是你女朋友?”他说:“怎么回事?”还装!我更来气了:“你为什么说我是你女朋友?!”他说:“没有啊”,我真想扇他一耳光:“你还不承认,我全都知道了!“,他还说:”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不知道啊......“我不想再和他说话了,就打断他:“你不用解释了!”他也就沉默不说话了。我忽然觉得他真的很无助、很可怜,但我的确不想和这样的人再有什么交往了。于是我发自内心诚恳地对他说了最后一句话:”我觉得自己该说该做的,都说了、做了,以后人生的路还长,得靠你自己去走。请你以后别再来找我了。”他沉默了一会儿,无力却也肯定地说:“好吧”,然后推着自行车默默地走了。自此,他就从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再没来找过我,这点,还算守信,说到做到了。

三十六年后的今天,再回放这段记忆,发现自己当时真是“一张白纸”,啥也不懂,以为那个男生那种人,只是我“历险”经历中的一个“例外”,所以我也没从中汲取什么经验教训。因此,后来又扎扎实实地见识了类似或“更甚之”的人和事:那些被欲望左右的男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会用尽心机、手段,损人以利己,即便宽容、宽谅待之,还加上额外的帮助,并不一定就能感化他们。他们即便内心明白自己受惠于人,平时可能也存感激之念,但关键时候,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他们还是会继续“昧着良心”使用心机、手段,来毫无底线地利用你、挤压你、损毁你。相形之下,那个18岁的男生,较后来我遇到的有些男女,还要强些呢,至少,他没再来纠缠我、干扰我、坏我,多少让我感觉到了他心里最后对我还有一份尊重,同时也给他自己保留了最后一点良心和尊严。

三十六年过去了,不知那个男生后面的人生到底是何模样。当初,看着那个18岁青年默默离去的孤独背影,知道自己不会再见到他了,心里有了结一桩烦心事儿的轻松、愉快,但还是由衷地祝福他未来的人生一切向好!三十六年后的现在,我仍然这样祝福他!

记得一次朋友间的饭局,不知是谁让我讲讲这个故事,一个高年级的、从国外名校留学回京的理工男,听了前半段,笑着举杯对我说:“精彩!文学四年,最后武力毕业,看不出来哈”,大家都乐了。但是他全部听完之后,又说:“文学四年,最终还是文学毕的业”,我问啥意思,他说:“一般而言,你胜利了,向保卫科报案完,这个故事就结束了。后面的故事,多半只有中文系的女生,才有可能发生。所以说,你终归还是个中文系的女生。”哈哈,是吗?这个牛牛的理工男说得有点意思。

因为这次川大“历险”是发生在毕业之后,大家都离校了,各色走样的“传闻”颇多,那时又无网络声明可以更正,只有保持联系的少数同学知道实情。这次,借谌强同学约稿“入学川大中文系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之际,完成了这篇”记叙文“,分享”历险“的同时,顺便正一下视听哈。


【后记】

写完这篇如实白描的“记叙文”后,想到一个以前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那个男生这么在乎他的功名前途,虽然情商的确差评,但智商不低,而且是猫了三个晚上,够有耐心的,一定想过如何既能得逞,又不被人知晓的办法,才不至于影响他的名声、前途。

那么会是什么办法呢?如果我当时没有迅速制服他,如果换了一个胆子很小的女生,恐怕就不只是被迫失身、受欺凌了吧?忽然觉得有以前没有想到过的可怕程度……当一个人做了恶事,又必须掩盖时,往往会以更恶的手段“掩人耳目”,甚至制造假象,倒打一耙,嫁祸于人。我自己后来的经历中,不就碰到过类似的人和事吗?

谁敢保证那个男生当时如果没受伤,就不会发生更严重、可怕的后果呢?当时他身上有无凶器,也不得而知。因为我在一开始的瞬间就“制服了他”,一切可能发生的“后话”都没有了,谁也不知道他曾经的用心和准备是什么了。

准确说,当时我并没有主动出击,只是迅速转身,用刀尖对准他,因为速度太快,“误伤”了他,加上急中生智用“王大姐的口气”也怔住了他,才避免了他的侵犯和恶劣伤害,也避免他自己可能因为我的自卫而丢了小命,进而也避免了我可能会“因自卫而杀人”的负面经历。

因此,这次“历险往事”的回放,对我来说,有三点感受和启示更加清晰:

一是,面对人性恶的突发性伤害,武力的遏制和智取,都是必须的,这就叫“止戈为武”吧。“以文化之”,只能是后话。功夫越高,就越能“止恶”于初发时刻,避免“恶性肆意发挥”和“循环往复”,才是“当下”的“善”“智”“明”。至于“恶起之因”的深究和改善、改变,比如那个男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恶劣行为产生,与他的家庭状况、从小境遇与教育,甚至如佛家所言“前世因缘”有什么关系?如何改变?那也是在“当下止恶”之后考虑的事儿了。我年轻时,曾经有一段时间,对“武力、战争”本能的厌恶,以致于纠结在“哲学的困惑”中很久很久,虽然最终“悟出”“走出”,却也没有今天落在这个“亲身历险事件细节”回忆上,特别的明晰、通透感。奇怪,那时怎么就没有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个事件中,去迅速悟透这个问题呢?好像是因为人生阅历和底蕴之力还不够吧。

二是,中华武术,最重要的,是要练出人内在的“精、气、神、胆”,而不仅仅是武功招数,这次历险,我并没有用到所学“招数”(记得当时,还有那么点小遗憾的感觉),但实际是用到了武术的“精、气、神、胆”,客观上,有那么点“无招胜有招”的效果。

三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武术,对孩子“精、气、神、胆”的历练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和有必要的。其实,这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优势之一,追求的是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之道。低,可防身、健身、健心;高,可证道、得道、行道。生为中国人,不知传承、应用之,是非常可惜的。当然,中华武术,必须武德第一,不然,只能给自己“招祸事儿”哦,这点是必须切记的。

写完此文,我也真该计划挤出时间,让太极禅与农禅并行了,因为这么多年,合初人公益忙活得一直不分白天黑夜的,实在有损精气神了呢,得考虑用农禅和太极禅,找补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