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长宁-新华路风貌保护道路

标签:
转载 |
新华路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东起淮海西路,西至凯旋路,全长2434米,是上海市一类历史风貌保护道路、64条永不可拓宽道路之一。
新华路修筑于1925年,初名“安和寺路(Avenue Amherest)”,属于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1943年改名为“察哈尔路”。1947年以近凯旋路的“法华禅寺”及其北面的“法华镇”改名为“法华路”。1965年后改名为“新华路”。沿途悬铃木遮天蔽日,多花园洋房,为旧时高级住宅区。
红庄新华路73弄、84弄与番禺路561、571、581、591弄为“红庄”, 1946年由“中国农民银行”投资兴建,共有40幢新式里弄住宅,占地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其中,有4层楼房30幢、3层7幢,路北(北红庄)4层3幢。建筑为砖木结构,钢窗蜡地,煤卫俱全。因外墙用红砖砌成,故名。
新华路175-179号是“外国弄堂”的沿街住宅,建于1926年。为德国民居风格的别墅。南立面为三角形山墙,露黑色木构架,与窗框成一体。
新华路185弄为一处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由邬达克设计,外墙面为红砖清水墙,侧面有凸窗,有老虎窗、烟囱。
新华路211弄与329弄旧称“外国弄堂”,现为“新华别墅”,二条弄堂相连,成“U”形,由美商“雷文法兰”及其所属“上海普益地产公司”于1925-1936年整体开发,邬达克设计、柴顺记营造厂施工。二条弄堂占地3万平方米,共有花园住宅29幢,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式样涵盖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风格。建筑造型别致、风格迥异、环境幽静、品质出众,当时居住多个国家的外侨,故名。
新华路211弄1号为原“上海哥伦比亚唱片厂”英藉经理旧居。该花园别墅是一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建于1940年前后,占地934平方米。该建筑系砖木结构,主体两层、局部三层,,红筒瓦坡屋面,外墙面普通水泥砂浆粉刷,淡黄色。花园约300平方米,绿树成荫、大草坪。1949年后,曾由“上海民族乐队”使用。
新华路211弄“外国弄堂”分布着各类风格的别墅建筑,其中2号为美国传教士“李佳白旧居”。该建筑为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建成于1925年。南立面红瓦坡顶,在西侧一面一直下覆到底层窗口,引成重檐格局,东侧二层退成阳台,屋面上架设栅式老虎天窗。西侧入口有门廊,单扇木门,有清水砖筑门拱,门廊水泥顶,用一对牛腿支撑,两侧墙角有齿状仿古装饰。
李佳白(吉尔伯特•里德),美国传教士。在华40余年,是北京、上海等地“尚贤堂”的创始人。其学习和研究中国儒家典籍,结交李鸿章、翁同龢等权贵,创办“尚贤堂”时获得各国驻沪领事及张之洞、盛宣怀等的支持和资助。
新华路231号为“荣漱仁旧居”。该住宅是近代实业家荣德生给女儿荣漱仁的陪嫁之宅。建筑建于1932年,占地2.5亩,系具有意大利风格的英国乡村别墅,板瓦陡坡屋面有四坡顶老虎窗,南面挑出敞廊,为1999年公布的第三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华路294弄5号为“陈止善堂”、“陈止善旧居”。陈止善曾是北伐时期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该住宅建于1933年,为一幢西班牙建筑式样的花园住宅,缓坡屋面,覆绿色琉璃筒瓦,两座白色小尖拱烟囱穿出北侧屋面。住宅占地面积为161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40平方米,带有大花园。
新华路315号为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建于1930年,双陡坡红瓦屋顶,出檐较大;外墙立面上部为白色水泥拉毛墙面,下部为清水红砖墙;南立面中部前出,山墙露黑色木构架。
新华路321号为“蒋鼎文住宅”旧址,建于1930年后,西班牙式样,带法国建筑风格。蒋鼎文原为国民党高级将领。
新华路329弄36号为“周均时住宅”,亦曾为“西班牙总领事官邸”,是一处双层圆形花园别墅。该建筑新颖奇特,装修豪华,钢筋混凝土框架外露,红砖墙清水勾缝。该住宅1999年被列为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周均时,1910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后二次留学德国。归国后曾在“四川省武器修械所”工作。1940年接任同济大学校长职务,深受师生敬爱。
新华路329弄34-1号为“瑞典驻沪总领事官邸”旧址。
新华路336号为“曾仲鸣住宅”旧址。该建筑是一幢二层法国式花园洋房,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78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楼前楼后均有较大的花园。
曾仲鸣是汪精卫的秘书,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国防最高会议秘书主任。1946年初,陈纳德在上海组建“民航空运公司”,次年与陈香梅结婚后,曾租住于此。“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于1950年短住于此。现为“上海民族乐团”所用。
新华路483号为“金润痒旧居”。建筑为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建造于1930年。假3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花园面积700余平方米。立面由圆弧及平直线组成,双陡坡红瓦屋顶,出檐较大,外墙立面上部为白色水泥拉毛墙面,下部为清水红砖墙,清丽简洁。1949年后,该住宅曾作为“上海市第一商业局疗养所”“长宁区结核病防治所”、“肯德基上海总部”等,今为长宁区药品监察中心使用。
金润庠为旧时上海“造纸大王”、嘉兴“民丰造纸厂”老板。该厂经营实力雄厚,1937年后曾被日商强占,1945年后收回。1946年上海市造纸同业公会成立,金润庠当选为理事长。1949年前夕,金润庠迁居香港。
新华路593弄为“梅泉别墅”。始建于1933年,共有2层砖木结构花园洋房20幢,建筑面积共6330平方米。建筑机制红平瓦屋面,现代建筑样式,阳台为钢制栏杆,建筑造型美观,颇有特色,水、电、煤、卫设备齐全。该别墅群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奚福泉设计,李顺记营造厂施工,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新华路693弄为“安和村”,是一处新式里弄,建于1946年,有2幢砖木三层建筑,建筑面积760平方米,原为“纺织研究院”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