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2022-04-18 10:41:29)
标签:

转载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塘下方大宗祠)

 

见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宗祠,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在“国保”的范畴内,被围在宁波天一阁内的秦氏支祠算是一处,义乌的塘下方大宗祠”又是一处。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先看秦氏支祠建筑精美,雕工精湛,虽过百年,仍精彩如初,参观后留下深刻的记忆可参阅《宁波半日(6)天一阁(二)秦氏支祠和“麻将”馆和《【国保打卡】(浙36)天一阁(国2)和江北天主教堂(国6)》。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还有广州的陈家祠堂”(国3),发过博文,目录里找不到,大概跑到“爪哇国”去了。可能还有更精彩的,只是思泉没能亲睹尊容少见多怪而已。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塘下方大宗祠大门紧闭,一位热心的中年妇女主动找来看祠人。

在门口等待、徘徊间,已经被精彩绝伦的木雕、彩绘震撼,不过彩绘太新,显然是近些年所为。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国保”碑用红布盖着。推测哪天揭牌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看祠人也说不出所以然。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据介绍,义乌的塘下方大宗祠始建于宋,明代迁建现址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址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成。

建筑主座坐北朝南,含三进两院的祠堂和右侧的花厅一座。总占地面积约1859平方米。

人将整座建筑概括为“七厅七堂九门栏,九级踏步五石桥。”从建筑布局看,门厅九开间,飨堂七开间,寝堂七开间花厅在祠堂西侧,为回廊式三合院结构,原用于祭祀时招待族亲吃住和看祠人的居所。

祠堂的等级是按王侯郡马的宗庙等级规制建造,规模宏大,取精用宏,也就是说从大量材料中尽量选取精华。宗祠格局完整,周围环境保持历史风貌在民间祠堂中罕见。这是方大宗祠的特色之一,当然是思泉的一家之言。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其二,祠中设水院,护祠河、方池和拱桥组成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其三,建筑还保存清代木雕、彩画以及明清石雕艺术,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这里靠近著名木雕之乡——东阳,以至于这一带有点影响的木构建筑,都少不了精美的木雕。倘若看过思泉的博文《国保打卡】(浙50)东阳卢宅(国3)》、《【国保打卡】(浙52)诸葛、长乐村民居(国4)》、《【国保打卡】(浙53)马上桥花厅(国7)、史家庄花厅(国8)》的,应该会留下印象,这些基本都是东阳匠人以及他们的传承人的作品。

与它处不同的是,部分木构件重新上色彩绘,连石狮子也上了彩,显得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对于思泉来说,更喜欢原滋原味,好在保留了一部分,仍能找到古朴的感觉。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转载]【国保打卡】(浙56)塘下方大宗祠(国8)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