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掩没在岛城里的古迹(21)青岛火车站

标签:
转载 |
1897年,来自德国的几个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害,德国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逼迫晚清政府妥协。1898年,德国获得了青岛的租借权,同时拥有了青岛到济南的胶济铁路修筑权,开启了规模浩大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最终成立了名义上中德合资的德华银行和山东铁道公司,但实际控制权都在德国人手中。
http://news.qingdaonews.com/images/2019-07/03/2c78a599-83b5-41f9-8d60-d2741fbcd126.jpg
始建于1900年1月(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11月竣工的青岛火车站,由德国人海因里希·锡乐巴设计,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二大部分组成,北联一层办公用房,砖木钢混合结构,建筑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车站候车大厅以高大的装饰山墙和三个大型券门突出面向市区的主入口,楼南角耸起一座造型优美的尖钟塔,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轴线上,成为兰山路对景。建筑的装饰采用花岗石砌成,屋顶为四坡顶,面覆杂色琉璃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28/c459c0aad588440caf319b4d0df76713.jpeg
当初,胶澳总督府筑港工程部首位负责人格奥尔格·格罗姆施,拟将青岛火车站选址在栈桥附近。但是,遭到了两位德国铁路工程师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的反对。锡乐巴时为山东铁路公司驻青岛和山东事务所的经理、首席工程师 。
1899年3月,魏尔勒、锡乐巴向山东铁路董事会提议车站改址,但遭到胶澳总督府的强烈反对,双方的争执传到了德国首都柏林。锡乐巴又致信柏林董事会力争。最后,青岛火车站还是西移到了现在的位置。直面胶州湾前海,这也让它成为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
http://b4-q.mafengwo.net/s11/M00/F5/EE/wKgBEFpF56SAEm1qAADNdgnzOk031.jpeg
青岛火车站的设计者海因里希·锡乐巴,是位严谨的德国铁路设计师,早在十几年前便和中国结下了缘分,原来1886年,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派遣4位铁路工程师来到北京,学习中国语言,锡乐巴是这4人其中之一。
后来,锡乐巴几乎要全权负责整条胶济铁路的设计和施工了,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很重,所以在青岛火车站的设计上,他绝大多数都直接采用了德国建筑风格,但也正是他这种近乎有些“偷懒”嫌疑的做法,使得整座建筑在东方海岸上散发出了独特的异国情调。
http://p0.qhimgs4.com/t017b4c0c071c689458.jpg
青岛站始建于1900年,1991年拆除重建并于1994年8月8日投入运营。后来又于2006年12月10日再次改造并于2008年8月1日重新启用。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影子早已被周边的摩天大楼所掩没。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