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002lWoHhzy6TSoKrJP91f&690
国足领队刘殿秋与“死神”擦肩
题记:这篇文章在7月10日出版的《体坛周报》上已经刊登。如今,刘殿秋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急诊综合病房,证明完全脱离危险。现在,他依然低烧,全身无力,小解的工夫都站立不住,依然只能躺在床上,或者坐轮椅活动一下。身体虚弱,过一段时间就需要吸氧。
中国足球人其实非常不易,像刘殿秋这样要强的中国足协重臣就更加不易。除了祝福,还是祝福!
中国足协国管部主任、国足领队刘殿秋已经在轮椅上和“重症监护室”度过了15天。莫名的高烧不退,不可触碰的全身疼痛,浑身没劲且血压一直只有40/70,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天,生命遭遇重大威胁。幸运的是,第十二天的时候,在药物的作用下,体温终于从39.8°降到了37.8°,血压也恢复到了76/109。第十三天(7月9日)中午,十几天没有进食的刘殿秋,终于可以喝点稀粥,被不安、惊吓甚至绝望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家人,稍稍放心下来。
突发高烧无法走路
6月25日,工作中的刘殿秋感觉身体有些不适,他认为那只是对此前备战世界杯预选赛时过度劳累的一种正常反应,没有当回事。6月26号,周五,当他从辽宁坐火车返回北京的时候,突然觉得全身软绵无力,眼前发黑,额头滚烫。更要命的是,他发现自己根本就走不了路了。
一向要强的刘殿秋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他挣扎着试了很多次,却发现双腿根本不听使唤。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家人得知后,6月27日把他送到了医院。医院检查的结果是:高烧、浑身没劲、全身疼痛不能碰、血压过低、相关身体机能指标太低、生命体征不乐观。刘殿秋坐在轮椅上,茫然不知所措。
医院不敢怠慢,立即把刘殿秋送到了“重症监护室”,并且调集力量查找致病原因。不可思议的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从东方医院到体育医院,再到友谊医院,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技术力量,就是查不到原因。那时候,高烧和各种症状从6月26日一直持续到了7月6日,刘殿秋要么在轮椅上,要么在急诊室楼道里临时放置的抢救病床上。最后,友谊医院建议转院,当天刘殿秋被紧急送到了协和医院。当协和医院的大夫看了此前的各种病症诊断材料后,立即把刘殿秋送到了“抢救室”。
家人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长期以来,只要按时下班的时候,刘殿秋一定会接自己的夫人一起回家,从未改变过。自刘殿秋躺进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之后,他们每天只能有半个小时的见面时间,其余只能从大夫或者护士那里打听。或者,就充满渴望地坐在重症监护室楼下的楼道里苦盼着好消息。泪水不知道流了多少次。
第十二天,刘殿秋的高烧终于退去,生命体征也终于变得正常。刘殿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赶紧给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夫人传递消息。按照医院的规定,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绝对不能带手机,刘殿秋就让医护人员给夫人打个报平安的电话。这期间的过程相当复杂,并非几句言语能够说清,医院用了十几天的时间,把刘殿秋从“死神”边上拉了回来。接到电话,夫人喜极而泣,那颗早已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下来。
另外的好消息在第十三天的时候也接踵而至,刘殿秋在7月9日中午可以进食了,虽然只是喝点稀粥,但说明他的身体状况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7月9日的刘殿秋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和此前的他判若两人。他说:“还是浑身没劲。”要强了数十年的刘殿秋说出此话,可见身体已经虚弱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这不是刘殿秋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年前,中国足协在香河基地召开各俱乐部参加的大会时,负责后勤工作的刘殿秋每晚都几乎没有睡觉的时间。一天晚上,当终于有机会坐在椅子上喘息一下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征兆的刘殿秋突发心肌梗,躺倒在地上。那时候,身边其实没人,他身上也不可能有类似速效救心丸的药,“死神”一步一步悄悄降临。
天无绝人之路。在最需要帮助的是,真的就有人路过刘殿秋的身边,并且和他打了招呼。发现刘殿秋没有任何回应之后,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采取措施并把刘殿秋送到了医院急救。因为送得及时,“阎王爷”拒绝了刘殿秋。当时,如果没有人发现刘殿秋,或者抢救晚10分钟或者30分钟,或许就已经是悲剧。
这两次的经历表明,刘殿秋的命硬。
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中国足协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刘殿秋曾经一度“生命垂危”。7月7日得到消息的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赶紧到医院进行了探视;副主席于洪臣也在7月9日下午看望了刘殿秋。
国家队最受累的“保姆”
2013年底出任国管部主任、国足领队以来,作为“大内总管”,除了绝对不涉及技战术和人员选拔之外,刘殿秋就是国足地地道道的“保姆”。日本国家队几十人保障团队所做的活,在中国队只能由几个人去完成。已经55岁的人,还要搬水、运行李,别说在国家体育总局,就是在中国所有的正处级干部中,估计也找不出几个。
因为国家队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所以从国家队内部的各项具体事宜,到国家队集训备战时考察场地、交通饮食住宿等,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得不由刘殿秋和工作人员一起去完成。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寻求到地方的最大支持,刘殿秋每次都会亲自出马去“刷脸”,为国家队创造最好的集训和备战条件。
佩兰对于国足的训练和比赛场地非常看重,都必须符合他和球队的要求才行,这也是为了队伍能够更好的备战。去年9月份,国家队在鞍山、哈尔滨分别迎战科威特和约旦队的时候,佩兰对鞍山体育场、哈工体育场的外场条件不满意,所以只好让球队在沈阳训练,然后再到哈尔滨去打比赛。
为了做到这些,有时候需要涉及到场地的返修等,对方要花不少钱。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苦衷,谁也不希望自己花钱整修出好的训练场地之后,只是给国家队偶尔用一次,从此就被荒废。作为国家队主帅,佩兰不会考虑这些,他只管提出要求,然后,所有的具体工作都是刘殿秋和工作人员的。与地方体育局和地方协会打交道,工作人员可以处理一般的事宜,对于场地方面的要求,就只能靠刘殿秋。于是,他马不停蹄游走于众多城市之间,靠自己的脸面,为国家队争取到了最好的集训和备战条件。
佩兰不管球员的思想工作,新时期下,刘殿秋为做好球队的思想工作伤透了脑筋。对于他来说,既不能像领导那样大讲三字经而让球员反感且昏昏欲睡,又不能像以前的领队那样在会上空喊口号。最终,他采取的时候紧盯每个人在生活、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察觉到问题后,不会在会上进行批评,也不会当着众多人的面挑破,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拍拍肩膀,开开玩笑中点出球员的问题。给球员自尊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他几乎从不在会上动员,唯一的例外是1月份澳大利亚亚洲杯上对阵乌兹别克斯坦之前,刘殿秋忍不住发出动员令:“干掉他们!”主要原因就是有一天因为太累了,他需要抽口烟解解乏,结果被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员“告”了,所以才有了他的动员令。抽烟不对,但是对手应该提醒而不是直接告状。那场比赛,想必大家都对国家队的表现记忆犹新。
就在这届亚洲杯期间,刘殿秋会为国家队争取任何可能的利益,决不允许组委会或者对方欺负国足。他曾经两次因为行李等问题上诉亚足联,最终换来对国足的良好服务。当然,他还不忘亲自下厨为队员改善伙食,西红柿炒鸡蛋,几十人吃得津津有味,却不知为了这几十个人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刘殿秋在后厨累得汗流浃背,几乎虚脱。
就像是“家政服务”,刘殿秋担任的国足领队,是名副其实的累活。在从不丹回来一周之后就躺进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肯定和此前一年多的劳累过度有关。
和佩兰创造亚洲杯佳绩
2015年澳大利亚亚洲杯,中国队晋级8强,是2004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足取得的最好成绩。这个8强的成绩,不仅仅是佩兰台前在技战术业务上的成功,还有刘殿秋幕后率领的保障团队的成功。
过去,围绕着国家队内部的是非颇多,甚至多次出现过内讧,领队和主帅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在刘殿秋和佩兰这里,国家队变得空前团结,队中的气氛相当融洽。刘殿秋总说:“他们都是职业球员,都已经能够明辨是非,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时候不用讲大道理,关键给他们足够的空间,给他们足够的尊重,相信到了场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为了做到这些,刘殿秋从不讲大道理,这个方面此前讲过,这里不再赘述。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领队,他必须维护这支球队的凝聚力,任何人在说话办事的时候,必须以国家队的利益为重。对于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刘殿秋都会提前预判到,然后做出预案,使之对球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亚洲杯之前,国家队发生了一件事情,佩兰在确定参加亚洲杯球员正式名单的时候,把冯潇霆 和李学鹏等球员排除在外。冯潇霆一直是国家队的主力中后卫,他落选正式名单,肯定会在外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对于冯潇霆的落选,舆论也必定会深挖其中的原因,如果炒作太厉害,可能会影响到国家队征战亚洲杯。彼时,刘殿秋站了出来,和冯潇霆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冯潇霆面对外界的时候,所有的话语都是在维护国家队的利益,一场可能的风波被化解于无形。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这看似是小事,对于国家队来说,却是最好的保障之一。正是因为凝聚力空前,国家队在亚洲杯上众志成城,创造了最近11年来的最好战绩。
对于这些,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刘殿秋不愿意提及:“那都是过去式了。”然后,虚弱的他就大口喘着气。对于国家队未来的世预赛,他无力多说,轻轻抬了一下拳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