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bmiddle/80871fe4xcb730d213d73&690
(白玉簪)
1200多年前,唐代文学家韩愈用“传道、授业、解惑”阐述了为师者的三大任务。传道,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即品德育人;授业,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即知识育人;解惑,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80多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形容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体现了教师清贫乐道的教育生活。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不能改变清贫的现状,还要用贮满两袖的四季清风鼓吹起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风帆,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三大任务,是所有教师直面的问题。
春风融化积雪,捎带着细雨,悄悄唤醒并滋润大地万物,将世界打扮成姹紫嫣红。“吹面不寒杨柳风”,适时的安慰和恰当的鼓励往往能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浓浓的爱意定能鼓起学生信心的风帆。
夏风带来炽烈的阳光和厚重的雨水,将世界打扮成一派欣欣向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焕发生命的活力;“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绽放生命的灿烂。学生能够活力四射,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是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愿望。
秋风夹杂着些许凉意,将世界打扮成丰收的金黄。春华秋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叶落归根是也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长风万里送秋雁”,告知学生要有时间观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持云帆济沧海”,启示学生要有壮志雄心,只要真诚踏实的付出,一定会换来累累硕果。
刺骨的北风裹挟着雪花,将世界粉妆玉砌。厚厚的积雪保护麦苗,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增强土壤肥力,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才有“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美谈。改造不良习气,警惕急躁冒进,吹一股不伤皮肉不伤筋骨却能触及学生心灵的强劲冷风,未尝不可。正所谓“苦难是希望的摇篮”,冬风虽冷,却孕育着无尽的希望;“良言一句三冬暖”,善意的提醒和警示必不可少。
无论冷暖热凉,只要适时适度地送出,教室里就会有春的轻柔,夏的炽烈,秋的绚烂,冬的沉静,校园里就会“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为师者眼里充满的是春天的繁盛,夏天的葱茏,秋天的斑斓,冬天的纯净。整个教育,就是春夏秋冬一起交织而成的美妙的旋律。(注:该文入选大型教育丛书《烛光——教育研究文丛》一书二卷中,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此书由国家级出版社发行)(该文于2012年10月17日在随县教育局网站发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