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欣赏:《杨一笑传》
(2011-06-22 11:04:20)
标签:
鹿鸣山一瓢道人三笑杨一笑传神龙见首不见尾杂谈 |
分类: 其他 |
读后感:我个人的感觉,如果把本文看成是杨一笑的自我调侃,那正是很高明的手法,因为最后他仍然以绝对幽默的手法博得后人会心的苦笑;如果看成是作者的写作手法,那正好把杨一笑的生动形象最后牢牢的钉在了你的记忆里。最妙的是我们在苦闷时需要自嘲和幽默,而此文的碑文部分实在体现了幽默大师的智慧。文章多一个字都多余。
- 杨一笑,号凌虚子,又号一瓢道人。生卒年不详,宋神宗时期人氏,自云春分时所生。其人高逸不凡,狷狂放达,学识博杂,行事怪僻,每多奇谈异论。时人以之为异,是以为作传以记之。
-
- 杨一笑传
- 杨一笑者,不详其姓字,亦不知其何许人也。其人常蓬头垢面,衣若悬鹑而怡然自得于市井之间,人异之而求其名,但自称杨一笑也。
尝有人问此一笑何谓?何不称二笑,三笑耶?答曰:君之所言差矣!一笑者,出门一笑大江横,狂歌走马遍天涯。须弥芥子,芥子须弥,一笑之间,天地万物尽于此矣。其所一笑者,安可尽言哉!此中真意,但拈花一笑,悠然心会可也。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笑者,若欲尽言其所一笑,则殊失一笑之本意。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笑者,称之二笑,三笑亦可也。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执着于一笑二笑三笑之异,则非我杨一笑也。言毕,大笑而去,但闻其临行之言:大道无行,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尝有人见其自述一首,曰:
呜呼,此诚市井间之奇人也。古人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信夫!-
- 后记
- 后杨一笑殁,葬云梦泽西鹿鸣山,其碑志曰:
-
- 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遂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时人评价曰:孔子见老子,归而称“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而杨一笑其人,学究天人,才砾古今,有神鬼不测之机,夺天地造化之秘,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其犹龙乎?
前一篇:日常生活中腰椎保养的方式有哪些?
后一篇:手机被定为“致癌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