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咸鸭蛋
因为我们居民区比较大,又加上靠近市重点高中的缘故,很自然的就成了繁华地带。小区大门外就是小市场,沿路商点、药房、商业网点以及各种大小摊位很多,日常吃的用的在这里都可以买到,非常方便。小区里住了不少我们单位的同事,每次下班到小市场买东西都能碰到。时间长了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只要有一个人买谁的东西,同事们一起跟着去买。
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老婆特别爱吃咸鸭蛋,而且只吃蛋黄,托老婆的福我也有幸吃了不少蛋清。儿子最爱吃烤鸭,他吃剩下以后就全部归我了,我跟着儿子又沾了不少光。所以我买的最多的就是烤鸭和咸鸭蛋。
小区大门西侧10米处有一对青年夫妇卖烤鸭,也卖咸鸭蛋,烤鸭18元一只,咸鸭蛋1.5元一只;小区大门东侧30米处有一对中年夫妇卖烤鸭,也卖咸鸭蛋。两家的价格都是一样的,鸭子也都是现烤现卖。所不同的是,东侧中年夫妇的烤鸭味道明显比较好,自然就卖得快,我和同事们也都买他家的。
直到去年夏天,有次买烤鸭和咸鸭蛋的时候,闲谈中得知摊主姓张,比我小四、五岁,他表哥和我是一个单位的同事。打那以后,每次买他的烤鸭都要省我3元钱,要15元一只,怎么和他推让都不行。如此经过几次以后,心里感觉过意不去,就把这事跟老婆说了。老婆认为这样不好,等于占人家便宜,让我以后买西边那家的。心想老婆说的有道理,就照老婆说的办了。从此一直买西边那家的,尽管每只鸭子多花三元钱,图个心里踏实。
忽然有一天,老婆说发现问题不对:我到西边买鸭子,有几个同事也跟着去西边买,这对老张有点不公平。我说不会吧,我又不是什么名人,难道还会出现“虎哥效应”?可玩笑归玩笑,仔细一想,似乎是这么回事。后来在门外买菜的时候,我问一位同事,为什么老跟着我买。他说同事们都佩服我的眼光。我问凭什么?回答说:回家看看虎嫂不就明白了!原来是“虎嫂效应”。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我爱听。说心里话,长这么大尽干些吃亏的事,也只有这件事多少让我有点自豪感。
上个星期天上午,我和老婆出去办事,回来的时候12点多了。老婆说儿子饿坏了,买点现成的吃吧。我就买了馒头,又到大门西侧买咸鸭蛋和烤鸭。先前烤的鸭子卖完了,现烤的还要20分钟才出炉。我就花3元钱买了俩咸鸭蛋,送回家老婆先吃着,打算过一会再回来买鸭子。到家老婆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一只咸鸭蛋,从空的那头剥开蛋壳一看,里面长了几个小霉点。我说别吃了,拿回去换一下。这家女主人接过鸭蛋看了一下,又让男主人看,然后两人都说没坏。我说都有臭味了。他说里面肯定是好的。我说这一点我明白,你就是再放上十天蛋黄也不会坏的,但是蛋清已经坏了。可不管怎么说,人家就是不买账。交涉的结果是:一、换不行,因为鸭蛋没坏;二、退可以,但只退那只没打破的,1.5元钱,爱要不要。我说兄弟,不用搞那么复杂。我看你做买卖也不容易,这样吧,钱我不要了,就当我把那只坏蛋赠送给你了!
我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向东而去。老张老远看见我开始打招呼,说哥你一年没吃我的鸭子了,是不是我的鸭子不好吃?我说兄弟误会了,你总省我钱,哥心里过意不去呀!老张左右看看没人,说哥你不知道,一只鸭子省你3元钱我还能挣钱,你就放心的吃吧!一只鸭子15元,加上两个咸鸭蛋,一共18元。回家我把整个经过向老婆做了详细汇报,老婆怨我太傻,等于白送人家3元钱。我开玩笑说,这不人家老张又给咱省回来了。老婆小心的打开咸鸭蛋,饱满的蛋黄流了满手油。儿子吃着香喷喷的烤鸭,不住地说好吃。看着娘俩吃的那个高兴劲,心里说不出的美!
最后,娘俩一致公认:还是老张家的东西好。我当场表态:还买老张的!
配曲一首《笨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