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在外面打了人或不小心撞到了人,且拒绝道歉,如何面对?

(2012-07-27 12:02:21)
标签:

育儿

同理心

安慰

老奶奶

拒绝

分类: 家庭教育交流

孩子在外面打了人或不小心撞到了人,且拒绝道歉,如何面对?


-- 以下为幼儿园妈妈(尘妈)日志:

D138
    关于承担责任

      炎热的暑假,傍晚去河边散步算是一种很舒服的享受了。由于尘感冒了,在家小呆了一段时间,这周我陪尘去了两次河边,遭遇两次尴尬。

      周一的时候,沁雯很热心的打电话邀请我们去河边玩,很久没有见到朋友,尘有点忸怩,但是很快就被小伙伴们的热诚感染了,大家玩的很开心,一起开始了老鹰抓小鸡的活动。由于跑动的速度过快,尘没有注意旁边的萱萱。把萱撞到地上以后,自己也摔了一跤,两人都大哭,明显,萱萱的情况要严重一些,哭的也格外的伤心。我安慰了一下在哭泣的尘,也希望他能去安慰萱萱,尘很抗拒,用委屈的哭来回应我, 我感觉自己是不是有点急切了,于是有哄哄他说,我看到尘摔跤很难过,但是萱萱摔的更重,希望尘去安慰一下,妈妈没有责备的意思,显然尘不能理会,他似乎很怕承担这个责任。我于是自己去安慰了萱萱,萱后来被外婆抱走了。
      接下来又变换成红灯绿灯的游戏,在跑动的过程中,尘和雯再次撞到一起。雯的膝盖摔破了,流很多血,尘不知所措的看着,我希望他能来安慰一下沁雯,尘再次表示了拒绝,他远远的站着,生怕我骂他的感觉,其实那时候我有点小难过,说明平时我自己在这类事情上面给尘只有负面的压力,没有正面的引导,让他害怕责备,更害怕承担。沁雯伤心的哭声也没有能打动尘,他只是远远的看着,一直没有勇气走过来,我走过去拿着他的手告诉他,我知道并不是尘故意撞到雯的,但是不小心碰到了,而且好朋友这样的难过,尘是不是可以去问候呢?后来在我有点严厉的“逼迫”下,尘走向了雯,明显也是不乐意的。

    昨晚,当我们再次在河边玩耍的时候,我正和蕊妈聊天,突然看到一个奶奶在对尘说“小朋友,你怎么朝我扔石头啊”尘立马跑的远远的,我赶紧过去问老人有没有受伤,老人说并没有打到,但是确实是很危险。我和老人道歉以后,立马回头找尘,尘赶紧的躲在电线杆的后面,看见我的到来,他开始赶紧跑,想想前天的事情,我决定自己冷静一点,于是很温和的对尘说我只是找他说话,尘显然不信任我,一边跑一边说我不是故意的,我下次不这样了,我加快速度追上去,一把抱住尘,他开始哭
    妈妈:哦,尘怎么哭了啊
    尘:我怕你骂我
    妈妈:妈妈不是说了,不会骂你吗?妈妈想和你聊一聊
    尘:我不是故意的,我下次不这样了(这是尘惯用的手法了)
    妈妈:你怎么知道妈妈要问你什么事情呢
    尘:我拿石头随便扔人了
    妈妈:哦,你拿石头随便扔人了啊,那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
    尘:不好,很危险
    妈妈:是的,很危险,那个老奶奶以为你是要扔她呢,她肯定受惊吓了,你说怎么办呢
    尘:我不去道歉,我不想去
    妈妈:但是妈妈觉得一定要去和别人道歉啊,做错事情没有关系,我们要敢于承认,然后记住这个危险的事情下次不能再做了就好
    尘:我反正不去(转身开溜)
   我一路追着尘,心想这样也不行啊,于是又改为故意和他追赶的游戏,尘一下子放下警惕,我又和他商量了一下,尘涩涩的站在我的身后,左磨右磨的到了老奶奶那,老人看见我带着孩子走过去,还没有等我们开口,就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的,这一下尘更加不好意思了,躲的更紧,尽管我鼓励他出来和奶奶说一下,他死死的拽着我的衣裳,我只好当着尘大声的和奶奶说很不好意思,我们下次一定注意。

   回家的路上,我把整个事情和尘爸说了一下,对于孩子惧怕承担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至少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孩子对这个是很抗拒的,应该是表现的很胆小,说明平时我们对于孩子做错事情批评的太多让孩子产生的只是畏惧,认为我做错事了,我爸爸妈妈就是要骂我的,他们就不喜欢我了,这是我们很失败的地方,同时也是很值得我们反省的地方。如果孩子做错了,是不是要耐心的去问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觉得怎么做比较好?面对已经造成的状况,他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不是全部由我们大人的想法去武断让孩子感觉不知所措。这个事情我们大人还真是得很重视了,生活中小小的事情不是以责备,批评去收场的,要让孩子勇于面对自己所做的任何的事情。

 


--以下为园长点评和建议:

    关于道歉,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勇于承担责任,而事实上常常相反。 如果成人在一个没有任何其他人的地方做了坏事,而让别人知道很让你丢脸,成人会不会主动去承担呢?  有多少人会呢? 我不知道。
    孩子们只不过当成了“我不道歉,就不会丢脸”游戏了,这也算是一种常态。
    因此,我们成人可以,在家夫妻双方可以做一个有错就承认、道歉的榜样,而不是夫妻一方认出问题,另一方马上反驳,然后双方开始争吵,孩子们知道了“认错的代价”,就会撒谎,拒绝道歉。
    另外,这种事情,仍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成人第一反应仍是要用同理心,然后用“界限”。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家长觉得丢面子的多,这样,很容易忘记同理心(这不是反了,孩子干了坏事,我还同理心,不是纵容吗?)。 孩子干了坏事,肯定会内疚害怕(这种害怕也是他拒绝道歉的原因之一),家长用同理心就是要卸下他的心理防御。 说到界限,那就是(个人的观点)一定要让孩子道歉(可以和对方当事人说好,一定要让孩子道歉),不能马虎了事。 当然,孩子虽然在家长的要求下最后道歉,但事实上,他对问题的认识还是不清楚,这个认识,爸爸妈妈可以在生活中,夫妻在日常冲突中进行“现实真人版进行演练”给孩子看一看,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拒绝道歉的原因,除了害怕批评指责外,还就是有不知道他伤害人的感受。我们仍可以通过用动物当主角,模拟差不多的事件,并细腻地描述一下受害人的真实感受,让孩子体会一些事的后果。但千万不要,故事后再来让孩子反思自己刚过去的事件,因为孩子是敏感的,听了故事就知道因果,内心本就会有反思,如果成人又提出来让他反思,他可能会认为这事还没有过去,妈妈还要算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