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女孩有叛逆心理,不想读书,该怎么教育?
这种问题的发生,肯定是有其原因的,我分析大致如下几种(因为楼主没有给出更详细的信息)
1. 孩子父母关系不好,让青春的孩子感到家很烦,还不如“外面”安静。
2.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成绩原来好,偶尔下降。家长采取的办法粗暴,让孩子感到家长爱的是她的成绩,而不是孩子本人,因此另找安慰。
3.
孩子在家里一直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爱,现在孩子寻求独立,寻求一直期盼的“理想的父母之爱”。
在中国,现在虽是新社会,大很多家庭环境并不现代化,或多或少还有封建的味道。 夫妻关系并不好,经常吵嘴,当然原因,不同的家庭并不一样。
孩子还小时,因为父母都爱他或她,并不真正了解家庭的关系。长大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寻求摆脱家庭。
第二种情况出现的概念更大。如今一个大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但多数父母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这个结果,而忽视了孩子的努力的过程或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孩子成绩好时,这个核心(家庭关系的支柱)没出问题,一家和睦;但一旦出了问题,家庭成员就互相抱怨,最后都归结到孩子自己。这让孩子感到原来温暖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爱她)并不是如此。
有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人生与家最后的脱离。恋爱一方面是寻求一个安全,一方面是因为脱离家去寻求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家”。
第三种情况并不多见。毕竟现在只有一个孩子,从小没有父母爱的孩子应该少之又少,“溺爱”的倒是挺多。
父母不是不爱孩子,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爱。 “少之又少”并不是就表明没有了。
如果在一个缺少父母之爱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一直感觉是不安全的。但孩子一直无法独立,无法出去脱离这个虽然没有爱的家。
但青春期,孩子感觉自己强大了,渴望独立。他们开始在家之外的地方寻求安全的港湾,但他们并非理性。
以上是谈到的几种可能。因为没有楼主的详细情况,无法分析。
我有一个老师,他的儿子读初一时成绩很好。
但有一次考砸了。 因为这个孩子性格内向腼腆,害怕回家面对父母,其实父母在方面还比较开明。
然后就是在外面逃课一个月,父母都不知道(当然这种情况出现,与老师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有关。因为家长以为孩子每天上学了是去了学校)。
孩子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家长要向孩子表现无条件的爱,并不因为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因为孩子有问题与否。二是孩子出了问题,或是平时,家长与孩子要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可参照另三个贴子:
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http://www.zjjbbs.com/thread-52782-1-1.html
孩子迷恋网吧,谁之责?
http://www.zjjbbs.com/thread-52783-1-1.html
与孩子沟通,最忌“秋后算帐”和
“预见孩子的不好未来”
http://www.zjjbbs.com/thread-52786-1-1.html
(*特别强调: 打骂只会让孩子越离越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