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接收批评

(2012-02-01 23:15:13)
标签:

育儿

在犯错误的次数上,孩子比大人有着天然优先的权利,可以比大人们犯更多的错误,原因无它,谁让他们是“孩子”呢。不管是谁,都是从不断的犯错中成长起来,不经历这个阶段就长大的人,要么是地球上不存在的天才,要么就是天生的植物人——当然还有第三个解释:TA身上附着穿越过来的灵魂。嘿嘿,网络小说后遗症,见谅!

有犯错,当然就会有批评,批评小孩子,这是身为父母的天职和义务。可是现在的小人儿多聪明啊,不懂事的时候你批评他他听不懂,你就得和和气气地告诉他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长大了有点个人思想了,你的批评和意见在非常有可能在他耳朵门口打转,就是进不去。怎么办?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听好听的,喜欢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对批评总会有抵触,虽说忠言逆而,但对于还不大明白、不大成熟的孩子们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技巧去教育。我们也是从孩子成长过来的,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改正、再犯错、再改正的重复循环,如果每犯一个错误就不停地指责,孩子就会一次次地难受,时间久了也就有了“抵抗力”,责骂也就不会再起什么作用了,甚至于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还会使他们叛逆,明知是错却非要将错就错以达到和家长做对的目的。

一、 打骂永远是最糟糕的方式

我觉得这是大部分家长现在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打完骂完,孩子当时表面是服从了,心底下不知道埋着多少怨多少恨。遇到性格偏激点的,碰上同样事情说不定本来可以不犯的错他就偏偏给你故意犯错,家长怎么办?打的更狠点还是骂到刻骨三分?且不说从小被暴打过的孩子长大后的犯罪概率比没挨过打的大,就是不走上歪路,那性格中存在阴暗面的也是不老少啊。所以,打骂肯定是不可行的。

二、 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说起以理服人,我到是可以自豪地说自己大部分时间做到了。从小我和孩子爸爸都是给孩子讲道理的,不管他当时能不能听懂。当然,碰上孩子犯错的时候,肯定要想尽办法让他能明白我们说话的意思。芮楷宸基本上还是很听话的孩子,尤其上道理能讲通的事情他都能欣然接受,改正错误。可是现在长大了,有些事情上开始有点蛮不讲理,我讲道理讲的多了也会不耐烦,所以动手敲他的次数还是有过两三次的。经常是在敲过之后反思,可是火一上来的时候还真是由不得自己。看来不仅是要检讨自己,还要学会在关键的时刻控制住自己。

三、语气多一些温和

芮楷宸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错,而且说话中发音也都挺准,这是我非常自豪的一点。既然他有这个优点,我当然想发扬光大,再加上“三四岁时是学语言的最佳时期”这一论点,我为他找了个英语的口语老师,根据老师的建议,又为他找了一个学英语的伴儿。头三节课,两个小人儿都是非常配合的,根据老师的反应,芮楷宸学的还是相对快一点的,我很欣慰。三月底他病了一次,病好了之后的那个周末上课,他就表现的非常调皮,坐不住不说,还不张口。我想着大约是小孩子的通病,刚生过病都有个不正常表现期,可是再下一节课时他仍然不张口,上窜下跳不说还影响到另一个小朋友的学习。我又想着是他看我不在跟前觉得我不管他了,才这么不配合,于是跟老师商量一下,上周末的课就是我们陪着孩子上的,而且在上课前先跟他沟通过,他自己也说想和妈妈一起学习。上课时我才发现他有多调皮,确实如老师所说,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就不必浪费时间金钱来学了。上课期间,我用眼神暗示他,没有效果;我用手势制止他,他当没看到;悄悄敲了他脑袋一下,稍微好了一些,但只管用了几分钟。待上完课,我把他叫到跟前,平静地问他:“是不是确实不喜欢到老师这里来,如果不喜欢,咱们就不来了。”他赶紧表示要到老师家来。我又说:“妈妈想听你的实话,没关系,确实不喜欢学英语我们就不学了,妈妈尊重你的选择。”他赶紧说:“我要学呢。”我说:“那既然你想学,就不应该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调皮,也不开口。要听老师的口音、看口型,不然你是学不会的。你这么聪明,学这个没有什么难度的,妈妈也会在回家后跟你一起学习,好不好?”他点点头。最后我说:“那下节课妈妈还陪你一起学习,如果下节课你还不好好学的话,那咱们以后就真的不来学了,妈妈说话算数”我不知道这样说的效果到底如何,因为要到周末上课时才能知道。可是相对于上课时我严历的表情、忍着怒气的手势和敲打,这种温和的说话方式还是令他平静了许多,而且至少当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会改正。如果再到周末上课时他还不好好学,那我只能说是停止他的口语课程,不管他喜欢不喜欢了。

四、遇事不急,旁敲侧击

这种批评方式,好象我家暂时还没用过。不过,等孩子再大些,我觉得这招儿应该是比较管用的。孩子的自尊心是需要的保护的,如果是个错误都给他当面指出来,碰到性格内向、超级好面子的宝宝,可能会刺激到他的逆反心理。在书上我看到一个案例:酷爱养花的爸爸发现家里的兰花突然死了,心里纳闷花死的原因,也估计出了“杀手”是谁,但他没有马上叫来孩子,而是在晚饭后跟妈妈聊天: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呀,早上还好好的,晚上就突然死了。妈妈说:是呀,很奇怪的。我知道你爱花,肯定不会乱动,咱们儿子很懂事,更不会乱碰你的花了。两口子这么说着,另一屋子悄悄听着的孩子过来了:妈妈,花儿跟人一样,是不是喝生水要生病呀?爸爸有点疑惑:怎么问这个呢?孩子说:昨天我看你的兰花干了,想给它喝点水,可是妈妈说过喝生水要闹肚子的,我怕花儿喝生水也会闹肚子生病,就给它喝的开水。原来如此,爸爸妈妈这下子明白了花死的原因,也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当了“杀手”。爸爸忍住怒气告诉孩子:谢谢你对花儿的关心,不过,花儿和人不一样,它们是不能喝开水的,水太热会把花儿烫死的。给花儿浇水,用生水就可以了。孩子也恍然大悟:爸爸,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以后我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花儿死了,无可挽回。但如果这位父亲只是一味的盘问孩子,难免会让孩子恐慌。他是明智的,采用了更为孩子着想的方式,让孩子觉得爸爸根本没有对自己产生怀疑,然后根据事实来坦承错误,自我反省,并从中找到原因。

有时候,暗示要比明白地指出错误更有效果。

五、 适当而有效的惩罚

芮楷宸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事情爱拖拖拉拉,虽然我们平时用各种方式告诉过他时间有多宝贵,但很多时候他都做不到快速完成手里的一切事情。有一天下午要去学轮滑,吃午饭时他就拖拖拉拉边玩边吃。我看着时间又看了看他剩下的饭,告诉他:五分钟之内必须把饭吃完,然后休息一会儿我们去学轮滑,如果五分钟之内吃不完,那今天的轮滑课我们就不上了,因为我们不能光迟到。之后我没有再催他吃,结果他当然没有在五分钟之内吃完。我告诉他:今天的轮滑课咱不上了,因为你没有认真地吃饭,而是边玩边吃,所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吃完饭。不按时吃完饭,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不能按时完成,那轮滑课也就会迟到,所以,这节课你不能去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