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特此取2015年那卡300和易武300,审评内质与转化,即包括汤色,茶味,香韵,稳定性与耐力,叶底。
等量投茶五克---等量注水闷泡三分钟---出水---分茶---细品细评
(左为易武300,右为那卡300)
http://ww2/large/806f4f71gw1f2h0yppgm4j20ig0bw425.jpgVS易武300,燃魂茗战" TITLE="那卡300
经过闷泡的茶汤,彻底释放茶的内质,无限放大茶的特性,可明显的品鉴每一款茶特点甚至每一泡茶汤的变化,识茶鉴茶变得更简单!
第二轮时,茶汤和茶味,香气释放到最大值。
一入口,两款茶味区分相当明显,总的来讲,新茶时的涩感已经褪去,尤其经过闷泡之后,涩感也不明显,那卡味重浑圆,张弛有力,尤其滋味压在舌底,留存时间长,茶味明显比易武强烈数倍不止,两颊回甘明显,茶味与回甘显于易武。
但较之为转化来讲,易武比那卡更明显,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易武茶味还显得稍淡稍平,而下半年转化明显加快,茶味出来的快,不但快,甜度明显有了质的提升,犹如蜜糖般,经过闷泡之后不苦不涩,绵,柔,细,口腔的甜润感显于那卡。
第一泡注水时,沿着杯盖慢慢溢出来的茶香,瞬间到桌面散开,沁入鼻尖,一种莫名的安定感油然而起,分不清是那卡的香还是易武的香。细闻两款的杯盖香,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那卡的香,属于花香中的兰香,经过一年转化之后,沉稳兰香中还带着厚重的山韵,透着一股兰劲,而易武香,已由最开始的花香转化为花蜜香,高扬飘逸,带着花蜜香的一股绵力,两个茶山的香型,滋味风格截然不同。
六味两性鉴茶法中所说的两性指的就是稳定性和耐泡性。
斗至第四轮,整体来看,易武茶山本身最大一个特点就是稳定性和耐泡性好,在甜度上这一点,易武300胜于那卡。
而在香韵表现上,那卡的持续时间更长,留香更久。
Ps:15年的茶品经过一年的出售陆续售罄,15易武300也即将绝版,预计四月初上新。茶客们久等!今年的头春相比以往,来的稍晚,慢工出细活,16年头春大概四月份中下旬到货。无论是原料,工艺,包装等等,今年也做的更加细致创新,以此回馈支持瑞聘号古树茶的茶友们,茶质如何,一品一斗,即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