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曼尼沙汗陵墓
2013.10.30 摄于 莎车 南疆
2013.10.30 路过叶城,来到丝绸之路名城莎车县。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南部,昆仑山脉北麓。莎车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县名因汉莎车国得名,汉代时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秦汉时期已是西域主要城廓国家。随着张骞两次通西域和班超的到访,开辟了古丝绸之路,莎车一度成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要冲重镇。
来到莎车,首先参观了阿曼尼莎汗陵墓。我们没有进入陵寝内参观,只将漂亮的白色建筑留下。
阿曼尼沙罕纪念陵初建于1533年,修建于1992年,是为了纪念十二木卡姆主编人阿曼尼沙罕而修建的。上到陵墓的台阶共有14层、纪念陵四周柱子有20根,这分别代表着阿曼尼沙罕14岁时就被取入到叶尔羌汗国作王妃,用20年的时间去整理木卡姆,在她34岁那年因难产而离开人世。
距莎车县城50公里的喀尔苏乡夏布鲁克村,是阿曼尼莎汗的出生地。
村民们谈起王妃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豪。这里的不少女性将王妃当做
“心灵安慰剂”。当男子在节日里走向清真寺去礼拜时,村子里的女性会悄然朝向王妃故居的方向,静静地伫立,将自己的心事或美好的祝愿默默告诉王妃。
国王和王妃留传着美丽的故事:
叶尔羌汗国的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是一位谈吐儒雅、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家和书法家。有一次,拉失德汗沿着叶尔羌河去塔克拉玛干打猎,来到夏布鲁克这个普通的村子时,突然听见一阵优美的弹拨尔声音。拉失德汗循着美妙的乐声来到一户打柴人家,才知道是樵夫的女儿阿曼尼莎正在弹奏。谈吐优雅的拉失德汗也吸引了那个姑娘,她拿出了几首自己写的诗向拉失德汗请教。如果说弹拨尔吸引的是拉失德汗的脚步,那么,这些优美的诗句和书法吸引的则是他的心灵。他对如此偏僻而贫穷的村子能有如此有才气的女子而感到怀疑,便提出让姑娘当场写诗。很快,少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真主啊,你的奴仆在怀疑地看我;今晚这屋里长出了刺,在逼着我!”于是,汗王不再仅仅被姑娘的美丽、淳朴和音乐天赋所吸引,她的诗歌才华更是让汗王当即做出了决定:带小他23岁的阿曼尼莎入宫。
阿曼尼莎进宫后,拉失德汗将叶尔羌汗国疆域内知名的乐师、诗人、歌手召集入宫,阿曼尼莎汗和宫廷首席乐师柯迪尔带领他们收集整理民间流传的木卡姆诸曲,首次形成规范化的木卡姆套曲,共16部,后来又演变成十二木卡姆,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头,阿曼尼莎汗是名副其实的十二木卡姆之母。
我们没有进入王陵参观,将时间留在旁边一条打铁街。或许这些在我们年轻时看过的制作铁器方式,更吸引摄影者的镜头。铁匠们熟练的烧制打铁,有个人工作,有两人合作,也看到父子同心。走在打铁街,可爱的小孩看到我们各持相机,好奇的围过了,也为他们留下童年的回忆,可惜无法送达。
在莎车王陵前花园,看到一位维族妇女优雅的针线动作,请求她同意留下美丽画面,二位同伴也很高兴纳入镜头。维族妇女外出都是盛装打扮,不管走在路上,骑在摩托车上,都穿着美丽服饰,围着头巾,穿高统鞋。维族姑娘本有美丽的外表,加上漂亮的衣裳,个个都是街头的亮点。站在路边等车,还希望车子慢点到来。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