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场--北疆行(十一)

(2013-10-08 15:29:22)
标签: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牧民

旅游

分类: 旅游
转场--北疆行(十一)
1   转场  2013.9.19 摄于 阿勒泰地区 北疆
北疆行的景点在阿勒泰地区或要穿越此地区。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唯吾尔自治区的最北部,它的东北部与蒙古相邻,北部、西部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国界线长约 1145 千米。西南部以维吾尔山山脊线接乌伦古湖南岸草原同塔城地区毗连,南部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北纬 445935 与昌吉州交界。东西宽 402 公里,南北长 464 公里,面积为 17.1 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 7% 。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丰水区之一,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二大水系,大小河流56条。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乌伦古河是内陆河。因水源丰沛,牧草地面积达14763万亩,可见畜牧业在北疆的发达。在新疆占少数民族第二位的哈萨克族,主要以游牧为生,草场是他们饲养牲畜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哈萨克族主要集中在北疆。北疆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94.27%。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总人口的比例占本地总人口的比例是49.31%,其次是蒙古族。
九月来到北疆,幸运的在公路,山谷间,原野上遇上哈萨克族牧民“转场”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骑着骏马负责领路的哈萨克主妇;然后是负责“运输”被褥、日用品、食物和毡房的骆驼队;最后才是被男人们驱赶着缓缓向前移动的牛群、羊群。我们车子走在草原区公路上,每一次前方出现大批的羊群时,司机小王都会先告知,引起大家兴业惊叫,赶快下车等着羊群的到来。在北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随身携带着全副家当,一年四季都在路上奔波行走;他们风雨无阻,逐水草而居,被称为全世界“走路最多”、“搬家最勤”的人——这就是新疆哈萨克族“转场”人。
“转场”是一种随着季节变化,不断将牲畜赶往草料丰富地区的循环轮牧方式。一般来说,转场分别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进行;但在某些气候和植被条件差异较大的地方,也有每年进行四次转场的情况。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在山地不同部位往往形成了许多垂直分布的各季牧场。因此“逐水草而居”的转场规律,一般是“从高处往低处走”。也就是说,每年的3~4月牧民们便将牛群、羊群赶到位于山顶上的夏季牧场;而到了6~7月则将牲畜转到位于山腰的秋季牧场;从9月开始到寒冬大雪到来之前,牧民们又将牲畜迁到位于山坡或山下的冬季牧场,并在这里度过整个冬天……如此循环,年复一年。这种迁徙,显示着对生命强烈的希冀,转场不只是给牛羊更多的牧草,也是草原休养生息的必要环节。所以在远方的牧场不仅是牧民繁衍生息的希望,也是牧民和草原的约定。

    目前,哈萨克人的牧场主要分为春季牧场、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3种,从南向北分别设置在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的广袤山地草原和戈壁草滩地区。由于这些牧场与牧场之间距离各异,所以各个地区牧民的转场路程也不尽相同:其中,山区牧民每次转场路程不超过50公里;半牧半农的牧民转场路程更短,一般在30公里的范围内;比较起来,平原地区的牧民转场路程最远——短则几十公里,长则几百公里。

   牧民的生活逐水草而居,与天地为伍,要克服寒冬困难的环境。常年的居无定所,小孩的就学率低,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少。但从小驰骋在大自然中,学到更多适应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会会敬畏天地,相信比生活在各种压力下的城市小孩快乐。

转场--北疆行(十一)
2
转场--北疆行(十一)
3
转场--北疆行(十一)
4
转场--北疆行(十一)
5
转场--北疆行(十一)
6
转场--北疆行(十一)
7
转场--北疆行(十一)
8
转场--北疆行(十一)
9
转场--北疆行(十一)
10
转场--北疆行(十一)
11
转场--北疆行(十一)
12
转场--北疆行(十一)
13
转场--北疆行(十一)
14
转场--北疆行(十一)
15
转场--北疆行(十一)
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