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森啤酒博物馆--中欧行(十八 )

标签:
啤酒皮尔森捷克 |
分类: 旅游 |
捷克作家描述:"啤酒馆是消除偏见的场所,在这里,就连最平常的人也能即兴创新作,并激发起无限的热情和想像"
。捷克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从出生到去世,喝啤酒永不停止。可见啤酒在捷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还没到捷克前,认为德国人的啤酒消耗量世界第一,但是依1995年的统计,捷克年人均消耗量为161升,这相当于捷克人(包括成年及小孩)每天喝掉一瓶啤酒,比德国人(除非巴伐利亚从德国独立)还多。
捷克有三大名酒,皮尔森的啤酒,卡罗维利的贝赫罗夫卡和摩拉维亚区的白酒。我们参观了皮尔森啤酒博物馆。
我们依预约的时间到达博物馆,有专人引导介绍。首先观看了皮尔森酒厂的历史和生产啤酒原料和生产流程。而后,大家穿上厚外套到地下17米处,呈巷道型的头头发酵室和橡木储洒桶,温度大约在0到1度。也参观了老式的头头发酵槽和正在生产的设备。
参观后到他们可容纳500人用餐的餐厅,享用捷克风味餐和风味独特的皮尔森啤酒。每一年参观的游客很多,要事先预约而且要收门票的。这是最好的工业旅游,也是企业最好的宣传。
一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绝大多数的捷克啤酒使用的还是较原始的上层发酵法,酿制出的啤酒一般既暗淡又混浊,且产品的口感往往很不稳定,使顾客们经常对酒的质量抱怨不已。到了1839年,皮尔森市的市民们终於对这种状况忍无可忍,他们决定集资建立一座他们自己的酿酒厂:「市民酿酒厂」。新酒厂计划采用的是源自德国巴伐利亚的先进的下层发酵法,它将使啤酒的清澈度,香味和保鲜期获得很大的提升。为此酒厂专门聘请了巴伐利亚着名酿酒师约瑟夫.格罗尔(1813-1887)来设计丶研究新啤酒的制作工艺,后者最后大胆采用了当时新诞生不久的浅色麦芽,使得啤酒呈现出出日后成为皮尔森啤酒标志的金黄色。1842年10月5日,第一桶皮尔森啤酒终於面世。新式麦芽带来的迷人金黄色泽,皮尔森市引以为傲的甘甜水源,左近萨切克市的上等啤酒花和当时最先进的巴伐利亚窖藏啤酒发酵法,这些因素通通添加到一起使得皮尔森啤酒一经面世就立即引起了轰动!恰恰那正是铁路刚刚问世不久并迅猛发展的年代,随着交通方式的进步,很快,皮尔森啤酒和皮尔森酿造法便在整个中欧普及开来。
皮尔森啤酒,常常被简称为皮尔森(德语:pils,英语:pilsener),也叫皮尔森式啤酒,一般指的是使用皮尔森式酿造法制出的啤酒。它源自捷克皮尔森市,麦汁浓度最高不超过12.5度,酒精度多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