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维利亚大教堂---南欧北非记游(三十五)
标签:
塞维利亚大教堂西班牙 |
分类: 旅游 |
1 塞维利亚大教堂
2012年10月5日 摄于 西班牙
1184年,阿拉伯人政权穆瓦希德王朝开始在今天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基址上建造“清真寺”,1198年清真寺完工。1248年,“圣者”费尔南多三世在“光复战争”中收回了塞维利亚,赶走了摩尔人。光复后的塞维利亚,需要一座大教堂,于是原来的清真寺就被用作天主教堂。1381年,不耐烦使用清真寺作教堂的塞维利亚人,决定拆除清真寺,在原址上建造“希拉尔达大教堂”,即今天的塞维利亚大教堂。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大教堂曾一度荒废,后来成为几世纪以来基督徒最大的宗教圣地。
哥伦布的灵柩1898年由古巴运回西班牙后,埋葬在教堂中的哥伦布墓。哥伦布的灵柩石棺上有西班牙四古国——卡斯蒂尔、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骑士国王雕像,抬着哥伦布的灵柩。
希尔达塔作为原清真寺仅存的一部分,是目前整个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
原为清真寺的宣礼塔,于1184~1196年为阿拉伯人所建,1568年改建为教堂的钟楼。那时候整个西班牙的基督徒都在忙着‘改建’伊斯兰建筑,原来宣理塔上的4个象征着法蒂玛之手的圆球,被换成了现在的青铜风向标,一个古罗马装束的妇女,左手握一盾牌,右手持棕榈树叶。
教堂内阿布鲁西奥内斯庭院(橘园)和现在的宽恕门以及阿拉伯喷泉也是古老清真寺的遗迹。
维利亚大教堂的建筑时期经历了穆德哈尔、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等各个时期,以及最后试图结束上述所有风格的简单纯净建筑期。整个建筑属于西班特艺术鼎盛时期的风格,同时也夹杂着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风格,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艺术精品。因此,这座教堂是融合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双重风格的宗教艺术的产物。[2]
座堂内还有克里斯托瓦尔·哥伦布的墓穴。哥伦布的灵柩石棺上有西班牙四古国——卡斯蒂尔、莱昂、纳瓦拉、阿拉贡的国塔内没有楼梯,而是环形坡道,以便相关人员骑马到塔顶。登上70米高的瞭望台,可以一览塞维利亚全景。
以上百度说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