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经济

(2011-10-06 05:05:37)
标签:

感恩

经济

管理

杂谈

分类: 管理视野

感恩经济

感恩经济

2011年8月12日摄

在一段时间以前,人们习惯在社区街角的商店买东西。顾客直接把意见回馈给店家老板,任何疑问都能获得第一手的答复,一切简单而亲密。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大型企业崛起,也让企业与顾客的互动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企业与顾客之间不再有一对一的情感联系,产品的资讯流动也变成了单向道。企业与顾客渐行渐远。

这种趋势真的无力回天吗?创业家兼畅销书作者范纳洽(Gary Vaynerchuk),在最近出版的《感恩经济》(The Thank You Economy)一书中宣告,拜新兴社交媒体之赐,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新体系中,我们祖父、曾祖爷时代那种人与人紧密联系的关系,不只卷土重来,还越演越烈,因为如今的人们掌握了社交媒体。

范纳洽指出,无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如何改变,人心是不会改变的。人们仍旧倾向于和一对一、个人化沟通的企业进行交易,仍渴望企业表达出对他们个人的诚挚关切,希望企业能打从心底说一句:“感谢您和我们做生意。”

另一个不变的人性,是人们仍旧信任自己亲友的意见,大过于陌生人的看法。200912月初的调查显示,28%的人表示自己购物的决定,受到社交网路的影响,其中6%说受到朋友的Facebook影响,另外3%则是受朋友的推荐影响。2010年秋季的返校购物调查显示,30%的家长预期自己的采购内容,会受社交媒体影响。

于是,能够善用社交媒体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关系的公司,势必能在这场企业文化变迁中拔得头筹。然而,范纳洽指出,消费者是敏锐的,企业付出的关怀若仅是敷衍了事,是达不到效果的,必须要像我们曾祖父那个年代一样,知道对方的名字,了解对方的喜好,无论是大小顾客都能获得最细心的照顾。不把顾客视为一个模糊的数据团块,而是建立个人化的服务。

做到这点的公司将会获得相当的回报。例如,专门销售鞋子的网路零售业者Zappos,它的某些非鞋类商品比亚马逊公司(Amazon)卖得贵,消费者却宁可向Zappos购买。这是因为Zappos不只提供了顾客便利性,还提供了顾客不同凡响的消费经验。很多公司都能提供顾客极高的便利性,但却很少比Zappos更全心关注顾客需求,更完整体现感恩经济的概念。这也难怪亚马逊公司会在20097月,以十二亿美元收购Zappos。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Jeff Bezos)是位聪明的企业家,这个收购行动不只证明了他有远见,也证明了“感恩经济”正大行其道。

范纳洽认为,“感恩经济”要从自己人做起,将个人化应用到员工身上,提供一对一的管理方式。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员工,才能够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但是要如何让员工开心呢?有两个重点:一、将员工当作大人看待,让他们随自己的意思处理工作,且除非出了差错,否则用人不疑;二、让员工觉得自己的个别需求得到了满足。

要建立这样的一对一关系,对大型企业来说当然是更不容易,但并不是办不到。Zappos建立了员工导向的公司文化,而美国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透过推特(Twitter)设立的客户服务平台Twelpforce,让员工尽情挥洒,他们都因此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这不只能减低员工离职率,为公司省下大笔的征才与培训费用,最大的好处是,员工对公司的向心力将大幅提升。员工对公司的爱会促使他加倍努力,这么一来,公司的人力就会更精简。

然而,要如何建立公司“感恩经济”的文化,范纳洽提出了以下六点:

一、 从自己开始

领导者必须要充分理解,并且诚挚地成为“感恩经济”的信徒,以身作则,才能将这种概念灌输给员工,强而有力地导入公司的文化。

 

二、 全心全意投入

领导者应该先从精神面着手,在公司内部建立对“感恩经济”的认知,打造一个愿意戮力对顾客付出真挚关怀的共同理念。

 

三、 建立行事基调

领导者要让员工清楚了解,公司想要建立“关怀文化”的决心。这么一来,领导人的态度与行事,会为公司文化设立一个榜样,决定员工与顾客互动的行事基调。

 

四、 投资在员工身上

在这社交媒体逐渐展现潜力的时代,领导人应该注意,团队有哪些员工早就积极在讨论社交媒体相关事宜,并且向上级提出应用社交媒体的建议。范纳洽指出,这些员工都是公司的宝贵资产。他们不只能够洞烛机先,也关心公司的发展,愿意为公司付出与挑战。领导人应该要投资在这类员工身上,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关爱人才,并且给予发展的空间。

 

五、 信任员工

首先,领导人要雇用对的员工。员工要能理解和认同公司的价值观,并且能对此价值系统有所贡献。除此之外,领导人该做的就是信任员工,建立一个开放的公司文化,让员工能够随意在各社交媒体上发表工作相关的讯息,以及给予他们提供顾客一对一服务的自由。

 

六、 用一颗诚挚的心

上述的开放性虽然可能因为员工说错话,造成商誉危机。但大多数消费者也知道,单一的失职员工并不能代表整家公司,重点是公司要诚心面对,并表达歉意与改善的决心。

 

另外,范纳洽指出,在“感恩经济”中,就算是大公司的团队成员,也得像小公司一样全部动员,什么都一手包办。不是只有顾客服务部门的人得负责服务服客,而是所有员工都得致力于给予顾客一个完美的体验。所以,公司必须赋予员工主导权,让他们能够随时随地亲近顾客。

然而,并非唯有大公司才能受益于“感恩经济”,只要能够真诚地服务顾客,且善用社交媒体,得到最大利益的,不见得是投资资本额最高的公司。

范纳洽所表达的感恩经济,并不仅止于社交媒体的范畴,而是代表了人们对于获得尊重与亲密往来的需求。它代表了企业不该安于现状而故步自封,应该随着科技与文化的改变而修正策略。

以当下来说,善用社交媒体就是成功的关键。然而有一天,当社交媒体被另一种媒介所取代,企业就该随机应变,拥抱新的媒介。即便到那时候,人们对于沟通与连结的渴望仍然将非常深切,就像过去我们会用电话交谈,今天则是透过社交媒体。

当企业主管懂得如何应用这样的人性,实际去关怀每一位顾客,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他们建立紧密关系,这些顾客就会涌泉以报,透过口耳相传,将公司的名声打响。在感恩经济中,你的顾客,就是你的投资报酬率。

 

 

摘自:《EMBA:迎接感恩经济时代》

编辑部 撰写

                                世界经理文摘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精简表达意见
后一篇:狮子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