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模式一:用静力触探计算人工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㈠、依据标准
1、
《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212-92、YBJ42-92。
计算公式为:Quk=uΣLsi×βsi×fsi+βc×Ap×qc
式中:Quk—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u—桩身截面周长(m);
Lsi—第i
层土中的桩身长度(m);
Ap—桩身截面面积(m2);
fsi—第i
层土的平均触探側阻力(Kpa);
qc—桩端上、下各4d范围内的平均触探端阻力(Kpa),当桩端以上4d的qc值大于桩端以下4d的qc值时,应取桩端以下4d的qc值;
βc、βsi—综合修正系数;
2、
根据某地区工程地质特点对系数βsi及βc进行适当修正。
3、
人工挖孔桩已按大直径桩乘尺寸效应系数。
计算模式二:用静力触探计算预制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
㈠
依据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计算公式为:Quk=uΣLi×βi×fsi+α×Ap×qc
式中:Quk—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u—桩身截面周长(m);
Li—第i
层土中的桩身长度(m);
Ap—桩身截面面积(m2);
fsi—第i
层土的平均触探側阻力(Kpa);
qc—桩端上、下范围内的平均触探端阻力(Kpa),取桩端以上4d的qc值,桩端以下1d的qc值;
α、βi—综合修正系数;
静力触探的资料整理这里只针对使用静力触探专用微机即D301和U310的资料整理,其它已淘太机型如电租应变仪,双笔自动记录仪的资料整理不在讲述。
D310和U310其微机本身具有资料整理功能,但为了不影响下一个工程的继续使用,往往都在台式计算机上安装有静探资料整理程序,用一根专用的通讯线将静探微机与台式机相连接,进行静探资料的通讯传输,最后在台式机上进行静探的资料处理。具体处理规定如下。
一般规定
1、测试成果应整理成单孔静力触探成果曲线图。
2、单孔静力触探曲线图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应分层给出静探指标锥尖租力qc、侧壁摩擦租力fs、孔隙水压力u、摩租比Rf(%),对工程有影响的下卧软夹层和桩基桩端上下的薄夹层在分层时均应分出。
2)qc--H, fs--H, 两条曲线(当测孔压时有三条
u--H),同绘一个坐标图中,qc--H曲线图宜用实线表示,fs--H曲线宜用虚线表示,并有各自的静探指标标尺。
3)Rf--H曲线应单独放在qc--H,fs--H曲线的右边,深度标尺应与qc--H,fs--H曲线的相同。
4)图中数据应按分层的层次划分,其深度标尺应与静探曲线深度标尺相一致。
3、静力触探曲线图的纵横坐标比例宜符合下列要求:
1)纵坐标(深度)比例采用1:100,深孔采用1:200;
2)横坐标(静探指标)比例,宜用1mm表示100Kpa或200Kpa;
3)当静力触探孔与钻探孔配合时,静探深度比例尺应与钻孔深度比例尺一致。
分层资料整理
1、初步整理资料在台式计算机上人机对话分层,分层掌握的原则如下:
(1)在qc--H,曲线,fs--H曲线,Rf--H曲线上进行分层,划为同一层的三条曲线段,应符合下列情况:
1)qc--H曲线,qc指标接近,线形相近似,(个别突出尖峰值可不考虑);
2)fs--H曲线大部分在qc--H曲线一侧;
3)Rf--H曲线,Rf指标接近,线形相近似;
(2)分层确定土的名称时,除根据以往的经验外,应参考钻孔分层资料确定;
(3)分完层则打印单孔的双桥静力触探柱状图,将该图交给地质负责人最终确定,由地质负责人提供静探孔的孔口高程,地下水位,与土工试验结果核对,最终确定该层的岩性名称,将修改后的静力触探单孔柱状图返回交给测试人员,重新整理提交静探试验成果。
2、整理并重新提交静探试验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1)统计并计算qc、fs的最小值,最大值,并计算该场地的每个地质标准层的厚度加权平均值;
(2)根据地层岩性特点,采用qc加权平均值或者是采用小值平均值计算标准层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值Es(Mpa);统计频数n.
(3)根据地质负责人提出的桩基类型,相应的计算并提交相应桩的极限侧摩阻力qsia(Kpa),极限端阻力qpa(Kpa),(可提供振动沉管贯注桩、人工挖孔桩、钻孔贯注桩、长锣旋钻孔贯注桩可采用上述计算模式一进行计算)
(可提供预制管桩、预制方桩可采用上述计算模式二进行计算)
(4)计算上述(3)中的桩型的单桩极限侧摩阻力(KN),极限端阻力(KN),单桩极限承载力(KN).
(5)用静力触探成果判定饱和粉土、饱和砂类土的液化,当实测计算锥尖阻力qc小于液化锥尖阻力临界值qccr时,应判别为液化土,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计算公式:
qccr=qco×αw×αu×αp
式中:
αw=1-0.065(dw-2) αu=1-0.05(du-2)
qccr---饱和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临界值(Mpa);
qco---为地下水位深度dw=2m,上复非液化土层厚度du=2m,饱和土液化判别锥尖阻力基准值(Mpa);
αw---地下水位埋深修正系数,地面常年有水且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时,取1.13;
αu---上复非液化土层厚度修正系数,对深基础取1.0;
dw---地下水位深度(m)
du---上复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应将於泥和於泥质土层厚度扣除;
αp---与静力触探摩阻比有关的土性修正系数;
(6)判别粉土、砂类土的密实度及成桩难易程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