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品雕母17~太平天国背圣宝折五钱雕母

(2018-09-11 05:13:28)
标签:

杂谈

极品雕母17~太平天国背圣宝折五钱雕母



太平天国背圣宝,是太平天国钱币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钱文,有宋体、楷书、隐起文系列,属中期铸币,还有不成系列的小平钱,版式较多。在太平天国年间(1851~1864年)使用。面文'太平天国'直读,背'圣宝',有横写、竖写之分。有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等。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建都,改称天京,遂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据文献资料载:太平天国货币制度的建立,是在定都天京以后,'天王命在江宁铸钱,令典铜匠选择能铸钱者,得十二人,封四人为铸钱匠,职同指挥。'太平天国铸币基本上是集国号与圣宝钱名于一身,国号中天字含有至高无上之义,故有天朝、天王、天京之称。国字口中从'王'不从'玉',这与天王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是王者之国有关;钱名为圣宝,一是与清王朝铸币宝文有所区别,二是赞美拜上帝教宗教纲领,圣即指上帝,认为万物统归上帝,非个人所私有。

太平天国背圣宝以宋体、隐起文系列较少见,楷书系列稍多,清政府打压太平天国运动,所铸造钱币重铸,存世稀少,价值极高。位列古泉百珍之列。

早期铜钱正面铸“天国”、背面铸“圣宝”字样,有小平钱、当十两种。还铸过背为“通宝”的当十钱。后来铸造正面为“太平天国”、背面为“圣宝”的大小四等钱,以小平钱居多。晚期在浙江地区还铸过正面为“天国太平”、背面为“圣宝”,正面为“天国圣宝”、背面为“太平”,正面为“太平圣宝”、背面为“天国”等多种小平和当五钱币。非流通的钱有镇库钱、大花钱等。钱上也铸有“太平天国”、“圣宝”字样,作为镇库和赏赐之用。另有金钱和银钱,均属民间殉葬之冥钱。天京(南京)是太平天国铸钱的主要基地,苏州、杭州、绍兴、嘉兴等地亦有铸造。 

中文名

太平天国背圣宝,概况太平天国钱币的一种

历史年代太平天国年间(1851~1864年)

面值

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

太平天国背圣宝分金币、银币、大钱、中钱、小钱诸种。金币状若铜钱,中间方孔未穿透。银币分大小两种,小者如小铜钱。大钱重8.125公两,还有约9公两重的大花钱。中钱有当百钱、五十钱、十钱多种,轮廓像外国银元,每枚约重五钱、六钱、一两不等。小钱当一文,为主要流通货币。币皆圆形方孔(间有圆孔),正面为“太平天国”四字(初期作“天国”或“太平”),背面为“圣宝”二字。约于咸丰四年(1854)在天京(今江苏南京)铸成,并开始颁行。钱币严整划一,质佳工良,大钱量重,尤为精美,胜过清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故在清朝统治地区广为流通。太平天国后期,苏州、杭州等地也有铸造,但质量逊于前期所铸。主要用于商业交易与发官兵礼拜钱。历年所铸数量不详。

面文“太平天国”直读,背“圣宝”,有横写、竖写之分。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建都,改称天京,遂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据文献资料载:太平天国货币制度的建立,是在定都天京以后,“天王命在江宁铸钱,令典铜匠选择能铸钱者,得十二人,封四人为铸钱匠,职同指挥。”太平天国铸币基本上是集国号与圣宝钱名于一身,国号中天字含有至高无上之义,故有天朝、天王、天京之称。国字口中从“王”不从“玉”,这与天王洪秀全认为太平天国是王者之国有关;钱名为圣宝,一是与清王朝铸币宝文有所区别,二是赞美拜上帝教宗教纲领,圣即指上帝,认为万物统归上帝,非个人所私有。

雕母的制作非常精良,质地选用上等铜料。在《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一书中写到,各省铸钱均须"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之"。鲍康的《大钱图录》一书中记载,雕母"其穿孔非钱局人不能凿"。雕母的钱文非常精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地章光洁,全身无铸造痕迹。穿孔大都是雕凿之后再锉光而成。雕母在铸钱过程中起规定钱式的作用,并在翻铸母钱时用于印模。雕母钱比同版流通的钱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六朝后造钱不再使用大型整体铜、石钱范浇铸,而改用母钱翻砂造型浇制。最初用铜、锡、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为"雕母"。传世可见历代铜质雕母多种。形体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深,文字纤劲。是为古钱中至珍之品。

本品为太平天国背圣宝折五雕母,极其稀少与珍罕,尺寸36公分,重约15克。精良铜质,浓郁黄褐转黑氧化色泽,包浆纯厚老道,陈旧执着;字体遒劲有力,优美饱满,字口峻峭挺拔,垂直有度,字间均现纯手工雕刻痕迹,刀削斧劈,梭角分明,地章凹凸显磨刻之功,有天然浸腐之状,磨损自然边缘浑圆,天生开门祖钱之像,内廓修刀规正,制作精巧彰显雕母之尊贵身份,是为极其难能可贵的历史遗留的实物佐证。欢迎各位泉友同好评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