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雕母05~崇宁通宝折三鎏金雕母

崇宁通宝是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
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称其为御书钱。
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当时官造成色在96%-96.7%,高于崇宁重宝、崇宁元宝,而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是现在青铜钱中价值最高的两种钱币之一。
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较为重要的钱币之一,崇宁通宝母钱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而且存世量极为稀少,是钱币收藏界,知名度极大的一种,被誉为钱币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北宋崇宁通宝大系,其中含铁母类二十五种、铜母类二十五种、珍稀及出谱版式百余种,共计各类不同版式三百余种,上美品至极美品。御笔亲书,开创典范。崇宁是中国历史上堪称艺术造诣最高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距离他即位的第一个年号建中靖国仅一年时间。崇宁即崇尚熙宁国策之意,“奉神考初行之志,绎绍圣申讲之文;慨念熙宁之盛际,闢開端揆之宏基。”(《宋大诏令集》卷五十八)徽宗在政治上延续神宗熙宁之策的同时,在文化艺术上则开创新气,建立书院画院、研究博古鉴藏、讲修五礼新仪、兴办学校道观,意图以文致太平。
崇宁通宝大钱铸造非常精美,很多普通的行用钱,其精美度之高完全可以当母钱使用,甚至比其他年号的母钱还要精整,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很容易将普通品种和母钱混淆。
目前实物种类超越了目前已知的图谱资料:崇宁通宝钱的版别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日本古钱学家今井贞吉先生(1981~1903年)于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编著出版的《古泉大全》中就已经开始总结介绍崇宁通宝的版别。对比目前已知的所有崇宁通宝研究成果,最尽的三部资料中,《古泉大全》录崇宁通宝77种,《崇宁通宝分类谱》中去除重复及赝品部分一共是190种,《北宋铜钱》收录300种,但是其中包含大量过于细分的小版别。同嘉堂藏崇宁通宝大系收集了300余种崇宁通宝的大类,基本涵盖了目前已知的全部崇宁通宝的版式钱,而且还有大量的崇宁通宝珍罕版,其中有数十枚品种为钱谱所未载的仅见品,可称得是目前所见最为完备,考据确凿的崇宁通宝集藏,亦是藏家呕心沥血之作,殊为难得。
本品为祟宁通宝折三钱鎏金雕母,极其珍稀罕见,尺寸32公分,重约8.8克。包浆褐黑之色泽,凝重厚道,老熟陈旧;钱文布排较大,齐廓接缘,字体清晰隽永,遒劲有力,字口深遂挺拔,字边陡峭垂直,刀锋所过纯手工痕迹明显,地章凹凸同样显雕刻之功;内廓有修刀痕迹,天然氧化侵蚀,开门见山之像;因年代久远,鎏金表层大部分脱落,于字脚行间仍现闪闪金光,残留大小不一之鎏金层彰显其原雕母鎏金之尊贵身份。欢迎各位泉友同好评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