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丰泉语06顶珍~咸丰重宝宝苏当五十试样钱雕母

(2018-05-02 00:29:34)
标签:

杂谈


咸丰泉语06顶珍~咸丰重宝宝苏当五十试样钱雕母

雕母

据鲍康《大钱图录》,钱局每开炉铸钱,先取精炼黄铜制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铸若干母钱,最后用母钱翻砂铸流通钱,因此雕母又称祖钱,均为手工雕刻而成,枚枚不同,在钱币铸行流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性质,加上钱局使用后往往存档入库,故民间流传甚稀,而其工艺的特殊性又使雕母具有流通钱无法比拟的艺术观赏价值。

雕母的材料有铜、锡、牙、木等也称“祖钱”。

祖钱的雕制需要十分精良,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质,是质地优良的铜材。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

制作及选材

雕母的制作非常精良,质地选用上等铜料。在《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一书中写到,各省铸钱均须“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之”。鲍康的《大钱图录》一书中记载,雕母“其穿孔非钱局人不能凿”。雕母的钱文非常精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地章光洁,全身无铸造痕迹。穿孔大都是雕凿之后再锉光而成。雕母在铸钱过程中起规定钱式的作用,并在翻铸母钱时用于印模。雕母钱比同版流通的钱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雕母钱被制成钱模后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铜液浇铸在钱模上,待铸币冷却后开模,取出铸币加工打磨光洁后即成。宋、元、明、清时期,冶金技术和采矿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铸币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黄铜铸币盛行起来。黄铜是铜锌合金。以前鉴定钱币含铜量的多少,就将币掷于地上,听声断其成色,成色高的铜币,掷于地上有金声。除黄铜外,还有白铜钱,这是铜锡合金中锡的比例大的缘故,也有一种白铜钱是镍铜。

不同之处

雕母钱体积比母钱和流通钱大,母钱又比流通钱稍大,铜质也较好。只是因为母钱是由祖钱翻砂铸成的,所以钱的外缘轮廓、字口都没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逊色一些。

母钱除了铜质的外,也还有铁质的。铁材料翻砂制的铁母钱比同级的铜钱要大些、厚重些。

清末以来,由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等影响,清政府出现大规模财政危机,军饷严重不足,铜材奇缺,无奈之下,咸丰三年底清廷户部下令各省铸造计值大钱。面值由当十直至当千不等。作为江南第一大钱局的宝苏局于咸丰四年初开铸当五十、当百面值大钱,至咸丰五年停铸,铸行时间短短一年多,却铸造了可观数量的大钱。

咸丰钱中,宝苏局品种变化丰富,也是珍品较多的一个分支,据载宝苏当五十为试样其与其盛誉的珍品试样钱当五百、当千一样均价值高昂。

宝苏局当五十大量铸行,可考其行用钱并非于苏州总局(南局)铸造,而是在苏北淮安清江浦分局(北局)铸造。苏州南局仅铸造了数种当五十面值的呈样钱和试样钱。纵观宝苏局各计值大钱的样钱,当五十这个面值的样钱品种最多,变化最大,铸造最精。这批留存下的呈样及试样钱是宝苏局钱币研究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是宝苏局钱币收藏的精华所在。

宝苏部颁式试样,顾名思义,部颁样钱即指清代国家授权户部宝泉局铸造标准钱币式样,代表国家颁发给地方铸钱局,也包括工部宝源局。户部代表中央下发地方局的标准“样钱”,就是“部颁样钱”。宝苏局的部颁式样钱文字大致仿效中央局,少了苏局的秀美多了京局的管阁。直径大而厚重,等同甚至大于一枚当百钱,所以既便是初级玩家也可一眼辩识。苏局部颁式钱币仅铸行了当十、当五十两种计值,都由苏州(南局)铸造发行,当十大量铸造参与流通,当五十者仅铸造了极少量的试样。

本品“咸丰元宝宝苏当五十”为试样钱之雕母,尺寸:直径53.5X厚3mm,重约42克。阔缘,字体特征极具个性:断笔勾咸从戈后,勾重尔宝八字貝,丰连内廊3字豆,当田长头大字满文苏。钱体厚重,轮廓规正,质地细密,铜质泛金黄色泽,令人爱不释手。字体包浆浑厚老道,层次丰富,铜锈色自然,文字雕工精湛,字口深峻,如斧削刀切,地章凹凸现刀刻之功,字旁有刀刻痕迹,下刀如神,打磨精细,可谓刀工化尽更精美!钱文舒畅,富有神韵,字体规整,立体感强,当出自大家之手笔。磨损自然,边角均呈浑圆之状,可应证历史之时间状况。是为可遇不可求之顶级珍稀古泉!欢迎各位泉友同好赏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