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御用珍瓷-永乐甜白/高白釉暗刻双龙杯

(2017-12-17 11:18:19)
标签:

杂谈

御用珍瓷-永乐甜白/高白釉暗刻双龙戏珠杯

   


     明代白釉瓷器,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白瓷,后经北齐,隋唐,白瓷烧制日趋成熟。白釉瓷分为甜白釉和高白釉两种均为极其名贵品种。其中一种白瓷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给人以一种 甜白瓷器'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甜白瓷是在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然后烧制而成。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五彩和斗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甜白为明永乐朝景德镇窑所创制的半脱胎白瓷。故称'甜白'。《明太宗实录》永乐四年十月丁未条记:'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砂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由此可见,永乐皇帝对白瓷情有独钟,一代帝王的品味对于瓷器的影响极大,故而永乐甜白有'一代绝品'之称。

    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一书,在卷二十二永乐、宣德窑条中有'二窑皆内府烧造,以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的记载。王世懋《窥天外来》一书再次引用此数语。二书都只提甜白一词,至于因何得名,未加任何解释。 明初受蒙元贵族“国俗尚白”遗风的影响,作为宫廷祭器的主要品种,白釉瓷器的烧制,在明代始终未间断过。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时除大量烧制青花瓷器外,白釉瓷器也适量烧制。永乐白瓷胎薄,以盘、碗、高足杯、高足碗居多,器皿内部多印有龙、凤及花卉纹,无款者较多,有款则在器皿内底中心和碗壁等部位,均为阳文篆书款。宣德白瓷器与永乐大体相同,唯胎较厚,印花纹饰不如永乐清晰。釉层稍厚,多数有眼,但多有款,为青花及刻划两种,款均为楷书,6字,外有双圈。清代对明代白瓷的描述比较具体,形容白色的有牙白、奶白、莹白,形容质感的如象牙、牛奶、堆脂或玲珑剔 透,把永乐、宣德时期的白瓷概括得淋漓尽致。近代评瓷者又从色调角度出发,把古代瓷器釉色分为暖色和冷色,而永乐、宣德时期的甜白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牙白和奶白色调,故属暖色。万历十七年(1589年)王世懋的《窥天外乘》中谓:“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鬓眼甜白为常。 甜白釉以明代永乐窑生产的最为著名。永乐白釉大多达到脱胎、薄胎程度。尤其是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大约需要几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 

永乐甜白釉鉴定要点

1.釉色洁白,肥厚莹润如玉,无棕眼(一说对光斜视,可看到釉面满布极细的小孔,俗称“棕眼”,并呈现似乎难以觉察的橘皮纹,由于孔眼细小紧密,它们与釉内的微小气泡使光线散射,从而产生一种特别的柔和感,致使甜白釉成为既区别于历史上 邢窑、定窑、德化窑、又不同于同时代及以后的景德镇白釉的一代绝品);

2.胎体极薄,能映见手指螺纹,大部分无纹饰,少数有暗花,题材多为双龙双凤,及莲花、玫瑰、山茶、牡丹等,纹饰极精细,圆润流畅(仿品纤细而板滞),但肉眼难以看出,需借光透视方见;

3.迎光透视,胎釉呈肉红色;足底折角积釉处呈淡淡的虾青色(水绿色或灰黄的光泽),釉面偶然显露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淡淡的虾青色;釉表有细橘皮纹和少量缩釉点;

4.永乐甜白釉的纹饰一般刻于内壁和盏心,宣德白釉碗、盏则刻于外壁和底面,另外纹饰趋向繁多;

5.永乐甜白釉的釉层有厚薄之分,器物的口、足边沿及带系的棱角处微露胎骨,足边沿的釉面截削整齐,施釉不淌;器底不透光;

6.永乐甜白釉瓷品多数无款(一说永乐的甜白釉薄胎的多有款),有款的多为“永乐年制”四字划、印篆书款;

7.永乐器物四壁薄而透亮,但器底却不透,不仅是因胎厚,而且是由于烧制技术的特别,永乐甜白釉明代即有仿制,但胎体厚重,釉面闪黄或闪灰:

(1)宣德仿品的釉层中含大量气泡,釉面呈乳白色,施釉较厚;

(2)成化的甜白釉器可从足底露胎处见其制作、胎质的精细程度,薄胎者有“卵幕杯”一种,薄如蛋壳,为成化独有;

(3)弘治甜白釉器较永乐、宣德时略薄,器底均呈青色,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嘉靖;

(4)嘉靖时的胎釉与永乐极为相似; 有一种暗花双凤碗为厚胎,圈足高深,器足修足不平,特别是釉面偶有黄褐色(或酱黄色)斑点,而永乐时白釉器的釉面则无此现象,且底足都很平整;

清代康、雍、乾的甜白釉,其釉色白而不润,一般多闪青色,民窑器多仿宣德、成化、弘治款,有青花书写,也有暗刻楷书款,以青花为多;清代仿品仰光透视,胎釉呈青灰色;现代仿品暗花、暗款过于清晰;

(5)雍正甜白釉白而微青,比较莹润,胎质较粗,装饰暗刻为多,题材有花草、山水等;雍正仿永乐甜白釉的同类器,则四壁透光,而器底也是透光的,这是永乐和雍正甜白釉的区别所在;

(6)乾隆的甜白含粉较重且较白,釉质不及康、雍细腻,暗刻的多较繁复,如缠枝花草等;

(7)近代仿甜白的釉较稀薄,刻花线条粗糙,图案过于简单,有的虽仿制成薄胎的,但多不平整。

    本器暗刻龙纹手法顶级,精炼老道,龙纹各个部位交待清楚,龙眼完全脱胎,纹饰运刻潇洒自然毫无拖泥,包浆老道光泽润亮內敛,有水土泌色,胎薄如纸约厚1.2mm技艺鬼釜神工之御瓷极品!其迎光透视,胎釉呈现肉红或粉红色,这是永乐白釉器的显着特征。器物足边和折角积釉处,闪烁灰青的光泽,釉面偶然显现如同青、灰、白三色交织在一起的极淡的虾青色,甚为奇特。永乐甜白釉瓷以其出色的胎釉质地、独到的造型设计、难以复制的釉色品质而享誉古今,永乐之后各朝各代均有仿制,但无论所仿永乐白釉厚胎、薄胎或脱胎器,迎光透视胎体,均不具有永乐真品的那种红润光泽,并且仿品的透影性较真品更高。因此,这种永乐甜白瓷器极为名贵。

本器尺寸:高cm口径8.0cm底径3.2cm胎厚1.2mm,单釉御用瓷极品!欢迎同好评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