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百家姓》的多种版本

(2011-05-30 01:03:49)
标签:

杂谈

古代《百家姓》的多种版本
自从有了以“赵、钱、孙、李”开头的宋朝《百家姓》以后,明清两朝出现了仍以四字为句、按韵排列的《皇明千家姓》、《御制百家姓》等等,它们同《百家姓》一样,对姓氏不是以人口多少排序,而是赋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多乏文采。清朝尽管没有象宋、明两朝那样尊“国姓”,但利用了孔孟儒家代表人物收揽汉族人心,以换取他们对大清王朝的支持。
明朝初年,翰林院编修吴沈等编的《皇明千家姓》,共收录了1968个姓,其数量超过宋朝《百家姓》的四倍多,开头几句是:“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同样是把当朝皇室的“朱”姓放在首位。严格说来,此书只是借助并模仿《百家姓》这种形式的另一种姓氏汇编。到了明末,又有黄周星编的《百家姓新笺》,其书以“尚慕隆古,胥仰盛王;万方弘赖,怀葛虞唐”等几句作为开头,相比《皇明千家姓》、《百家姓》成句成文,已有文采。
清代,类似宋朝《百家姓》的主要有以康熙皇帝名义编的《御制百家姓》和咸丰时丁晏编的《百家姓三编》。因清朝皇室系满族,其姓氏“爱新觉罗”不便放在书的开头,故前书以“孔师阙党,孟席齐梁”开头,继以孔门弟子之姓,如“冉季宗政、游夏文章”等;后书以“咸丰万寿”开头,接着加了大量谀颂之辞,如“国家全盛、胡越向方”之类,还尽可能作到了成句成文。尽管《皇明千家姓》、《御制百家姓》等一度用封建政权的力量推广,但只流行了一时。
目前,在中国各地及海外流行的《百家姓》版本,都是实为《百家姓考略》的《百家姓》,海外华侨至今仍用《百家姓》作为蒙学经典,用于儿童识字教育。《百家姓考略》系清初人王相对宋朝《百家姓》的笺注,介绍了428个姓氏的来源、郡望及其著名人物,补充了原书中一些没有的姓氏。雍正年间,江西南昌人熊峻运又编写一部八卷本的《姓氏笺释》,具体是在每个姓氏之下,先简介得姓渊源,再以四六句等的对联形式,阐述该姓历史名人的事迹。两书较宋朝的《百家姓》成文成句,且有文采。但终归至今,还是以宋朝《百家姓》最为流传,也许是其先入为主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铁改余姓之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