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看到松园写的围场路书才了解‘永安’即沙子,‘湃’解释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沙子地上射虎的意思。
就是这样一款名为‘沙子地上射虎’的碑让松园第一次拜访就历经坎坷,最后还没看成。据他描述,上次将车开到河滩,由于沙地会陷,所以只能将车停在距离碑所在山至少几公里的地方,然后开始徒步,这样的情形让第二次去的我们难以想象。
我们到达河滩的时候,水流虽不大,但也是无数条的涓涓细流所组成,普通的家用轿车行进会出现向下陷的情况,所以只能将车停在河滩边上。但梁哥开的是越野车,很轻松的就穿越了河滩,并可以一直沿着河滩向里挺进,行驶过程中,溅起的层层水花让车里的我们异常兴奋。我们大多数女士又沾了光,可以先行到达碑所在的山坡下面。其余的人则徒步前往,待梁哥把我们先行的人放下再去接他们。
车子顺河滩走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水花四溅的情景始终伴随着我们,就这样大概行驶10分钟后,出现了一个小的岔路口,当时对讲机没有信号,我们选择了向右行驶,不幸的是,判断错误,所以只能返回到岔路口。
再次回到岔路口,我们试图用对讲机与后面的人联系,但始终没有信号,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叫喊声,我们顺着叫喊声看去,一辆农用三蹦子由远至近的向我们行驶过来,再仔细一看,好家伙,这帮子后边的人都在三蹦子上呢。农用三蹦子开的是‘嘎嘎’的,车上人笑的是‘嗷嗷’的,一个又一个的发型是‘杠杠’的,这样的画面逗的我们每一个在场的人都笑弯了腰。
大家汇合后,向岔路左边走去,没走几步就到了山脚下,接下来又要开始爬山了。
这次爬山不同‘于木兰作’,那个有树林是土地,这个不但没有树林,竟然还是沙地,越往上爬沙子越多,脚底下不住打滑,就跟进沙漠没什么两样。爬到山顶累的大家气喘吁吁,我便没有马上凑到碑旁边去,而是向南俯视四周。四周的风景依然秀丽,但我却发现只有我们脚下的这个山是沙山,其它都郁郁葱葱,草木旺盛的,这简直太神奇了。也许通过多年来当地政府的治理,此地周边已经开始生长一些植被了,这样可能也是缓解沙尘天气的危害。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虽立在山顶,却是个舒服的地方。首先碑的下面不再是让人打滑的沙地,而是土地;其次,就在碑的斜后方长有一颗茂盛的古松,能够替它遮风挡雨。
走近碑身,不由一身冷颤,上面结了许多虫子茧,让人看着那么不舒服。还有,此碑碑身基本就剩下一条,其余全由水泥浇筑修补。不过碑盖上的一圈蔓草龙纹还是老的雕刻,十分古朴漂亮。
看完‘永安湃围场殪虎’碑,已近黄昏,围场的夕阳美不胜收,我们或是站着环顾四周,或是坐着小憩片刻,都各自享受着难得的放松,坟协一路走来,还没有经历过这样大规模的长途跋涉进行考察,今日这样的壮举必须列入史册。
‘永安湃围场殪虎’碑路线及注意事项:如果当天1点能从‘于木兰作’碑停车处碑梁沟出发,导航设定半截塔镇要路沟村,沿111国道经过46KM车程后到达,从国道转向要路沟村小路的路口,地标建筑是一座加油站,走加油站南侧小路东行200米左右,向北穿过国道下的桥洞,沿水泥路一直向北。请注意,这段水泥路有部分路段起伏很大(排水需要),请注意车速,否则容易戳到前保险杠而发生危险,切记!
导航到要路沟村后,向西驶下水泥路,穿过河床(去了两次,5月、9月,家用轿车可以涉水通过),一直是土路加沙地河床。进沟2公里后,再次穿过河床,家用轿车略显吃力,最好还是越野,如果担心车过不去的话,就可以找地方停车了。
到达下3号(应该是要路沟村下辖的生产组),远远的就能望见山顶上的石碑了,边上还有一株很精神的松树。如图找地儿停好车开始徒步吧,我曾经试图再往里面开开,因为河床上有车辙,以为可以走车的,后来发现那都是三轮农用车压的,三轮不会托底,而我差点儿没出来,沙地嘛,会陷!沿河床从下3号到达上3号,开始爬山,这确实是个很费体力的活儿,走了那么远,而且爬沙山和爬普通的山是不同的感觉,沙山更累!
相关贴士:
- 木兰围场寻碑记(行程总结)2011-04-19 11:26:51
-
木兰围场寻碑记(六)之木兰记碑
2011-04-19 10:24:06 -
木兰围场寻碑记(七)之入崖口作碑
2011-04-19 10:21:22 -
木兰围场寻碑记(三)之古长城说碑
2011-04-19 09:10:31 -
木兰围场寻碑记(前言)
2011-04-18 08:21:16 -
木兰围场寻碑记(一)之于木兰作碑
2011-04-18 0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