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感觉统合失调案例分析
(2016-12-20 11:19:08)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感觉统合失调案例分析作者:朵朵蓮華
感觉统合失调案例分析(一)
爱吸奶嘴的小宝触觉依赖
案例一:小宝是幼儿园小班的小孩,无论到幼儿园、公园或游戏场玩耍,小宝总是带着奶嘴,就算是爸妈、老师制止,不一会又会看见小宝吸着奶嘴了。
所以若是家中的小朋友有类似小宝的情况,就有可能是触觉依赖型的小孩。而触觉依赖型的小孩的特征如下:
过分依恋奶嘴或吸吮手指头;
过度依恋自己的手帕或小棉被等;
过分喜欢摸某些物品等。
触觉刺激亲子游戏
触觉依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触觉刺激缺乏,所以要先适度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孩子对触觉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逐渐改变其习惯,我们建议家中可以在家中或游戏中与宝宝从事以下的活动,对于孩子的依恋情况会有不错的改善。
1、刷摩宝宝身体的游戏
使用各种不同柔软度的刷子,或不同质料的布,来摩擦宝宝的四肢、背部,强化剂增加触觉刺激的效果。
2、软垫三明治的游戏
用大毛巾或毛毯、棉被,将孩子包裹起来,滚动或轻压孩子的四肢,以增加触觉刺激的效果。
3、球池中翻滚的游戏
在有海洋球池的游戏场中,可在球池内藏东西让孩子找,或在球池内翻滚。
感觉统合失调案例分析(二)
从不喊痛的强强皮肤触觉(痛觉)迟钝
案例二:强强就读小班后,由于活泼好动,难免有些小碰撞或擦伤,当妈妈在帮强强洗澡时,发现他手臂及腿上这些碰撞伤痕时,问强强究竟是怎么回事,强强竟是说不知道,而且还表示不痛。除此之外,外出郊游或在路上行走时,妈妈有时看到强强明明跌倒趴在地上,甚至皮破血流,强强却也从来不喊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妈妈不禁怀疑,强强是否真的那么勇敢,还是有其他的问题?
其实强强是个属于痛觉迟钝型的小孩,孩子大多在婴儿时期较易生病或者父母亲过于保护孩子,以致于很少给孩子以用触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因此影响到宝宝的触觉识别能力,触觉也就变得较为迟钝,进而对自己的身体形象认识不足,以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也较差,所以常常在跌倒或碰撞后破皮流血而仍不自知,也不觉得痛,甚至连天气变冷或变热是也不能敏感地察觉。
唤醒触觉的亲子游戏
在面对强强这类型的孩子时,我们建议爸妈们,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提高触觉的敏感度:可用软毛刷或治疗用的触觉刷来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孩子多触摸各色玩具,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增进触觉识别能力;可在儿童游乐场中玩球池游戏(海洋球),给予孩子触觉刺激;在家中亦可以进行毛巾或软垫游戏,将孩子包起来,让孩子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有助于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度。
感觉统合失调案例分析(三)
常晕车的小华前庭过于敏感
案例三:小华已经三岁了,每次爸爸妈妈带小华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因为每次坐车,小华很快就会因不舒服、晕车而哭闹不已,而且次数愈来愈多,致使小华不喜欢坐车;每回带小华到儿童乐园玩,小华总是不同于一般的小孩,一点兴致也没有地缩在一旁,勉强抱他去坐旋转木马或飞行船时,小华就惊恐地大哭大叫,让爸爸妈妈觉得十分尴尬。
经医师检查评估后发现,小华是前庭刺激过度敏感的小朋友。前庭刺激过于敏感,会容易感受到较大的地心引力变化,造成头晕、晕车,因而不愿从事爬高、跳跃、旋转等刺激。相对地,正由于小华常处于害怕被移动的紧张状态,所以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情绪也较不稳定,常坚持以自己觉得安全的方式来从事活动,或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做到而不肯合作,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情绪等方面表现。
前庭刺激亲子游戏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家中小宝贝有类似小华的情况时,除了接受治疗外,爸爸妈妈在平时可教导下列活动,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前提刺激
1、父母可把小朋友抱高,做上下左右摇晃,刚开始时速度可以稍慢些,等适应后再加快。
2、可以跳跳床,增加全身的平衡及稳定运动。
3、可以练习翻跟斗,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头晕。
4、可在家中的床上、垫子或毛毯上,父母抓住小朋友的脚,让小朋友做身体翻滚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