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感觉统合训练考试试题
(2013-12-17 18:29:25)
标签:
教育 |
提示:以下答案是参考答案,需要每个同学根据各自所选内宾及各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如果完全抄此答案出现雷同,均判为0分。
一、根据技能测试中自己所选教具,说明其功能与作用。自编一套感觉统合训练游戏。(40分)
答题要求:
1.必须是技能测试中自己所操作的教具。
2.编写游戏一定严格按照以下内容编写:教具名称、功能与作用、主要解决哪些问题、游戏的训练要点及注意事项。
答:以独脚椅为例
训练目的:帮助儿童建立前庭感觉机能,控制重力感,发展儿童平衡能力,对多动和身体协调不佳的儿童最好,同时对儿童的腰腹力量也有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坐在独脚椅上,双手侧平举,坐稳后双脚交叉前踢。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以袋鼠跳为例
训练目的: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信息。发展儿童下肢跳跃活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大的锻炼作用。
训练要求:儿童站在布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往前跳动
答:训练后的体会(20分)
1.技能训练中所选的是什么项目
2.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感受与体会
答:自编原则是回答中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教具名称、功能与作用、主要解决哪些问题、游戏的训练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试论述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成因。结合《爸爸去哪里》谈如何预防儿童感觉统合失调。(60分)
答:1.现状:(30分)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10%-30%。目前大多数亲子园和幼儿园都开设了感统课程,都需要感统教师。 1972年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通过测试发现2-13岁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严重的儿童占10%-30%,北京大学医学部对3110名儿童测试发现感统严重失调的占21%。据研究表明,大中城市孩子感觉统和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在美国,每100个幼儿园就有98家幼儿园内设有“儿童感统会馆”。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台湾地区感统训练系统在幼儿园中的普及率为95%,每100家大型社区内就有80个设有大型的“儿童感统训练馆”。1993年以后,北医六院、协合医院等大的医院、幼儿园有了专业的儿童感统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正逐步在我国国内兴起。按照统计数据,我国目前有0-3岁婴幼儿约有700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群体,我国感觉统合训练教师缺口巨大。专家估算,我国近十年内,感统人才的人。因此,教育专家认为,优秀的感觉统合教师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2.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30分)
第一、孕期失误
(1)先兆流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造成孩子发育迟缓,轻度的大脑功能失常,这种情况用医疗仪器是测不出来的。
(2)怀孕期间妊娠反应严重,造成孕妇营养吸收能力差,进而造成胎儿营养不良或早产。
(3)怀孕期间孕妇吸烟,被动吸烟,大量饮酒,饮浓茶、咖啡,会造成脐带的毛
细血管萎缩,使孩子出生后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4、胎位不正所
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第二、哺育不当
(1)母亲看护不当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2)孩子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比较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3)过分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减弱,口腔肌肉缺乏锻炼
(4)不注重孩子适龄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
(5)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语言发育迟缓
第三、教育方法有误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剧烈竞争的教育方式造成儿童
心里紧张而引起的感觉统合不足。
(2)过早的进行认知教育,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
(3)不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不注重个性培养,素质教育。
(4)电视、游戏机成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动过少。
(5)生活环境过于封闭,孩子听的少、说的少,孩子的坚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
事情的变通能力差。
(6)物质上过于宽松精神上有些苛刻,对孩子的情感爱抚不够,使孩子肌肤饥渴。
结合《爸爸去哪里》谈家庭教育目前普遍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的牵绊下,孩子很多时候会面临亲情缺席的情况。从事教育行业多年来,接触了很多的孩子。60%的孩子在上学和放学后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接送,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孩子是由保姆接送,孩子一放学往往见到的不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在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第一个分享的不是自己的爸妈,或者有些孩子干脆不说,渐渐的养成了孩子沉默而又自闭的性格,从此变得不善交流或者不愿与他人交流。通过侧面了解,很多孩子是由爷爷奶奶暂代照顾,一位孩子奶奶笑着回答,孩子爸妈平时工作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管孩子,平时在家没什么事,就顺便带带孩子。可见现在许多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上一代老人身上,对孩子便抱着一种能参与就参与的态度。这也就自然成为当代感觉统合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