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2012-04-23 15:05:17)
标签:

教育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幼儿教育

http://s11/middle/7ace8b5dha8f50b56b1da&690


一、滑梯:

动作规范:两手向外伸直、抬头、双脚伸直并拢、要求放松、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每人三十遍,十次推大球,十次推中球,十次推小球。手眼配合,双手同时扔球,训练左右协调。

作用: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成熟。

http://s15/middle/7ace8b5dha8f4bc0a6b4e&690





二、滑板爬:

动作规范:趴在小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做游泳式爬行抬头、身体舒展,双腿并拢,腹部用力,乌龟爬行,倒退,转身,青蛙蹬,一般二岁二圈,三岁三圈。

作用: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http://s5/middle/7ace8b5dha8f4c54f8384&690



三、平衡台:

动作规范:不停地左右踩,抛球,接球,循环三十次,抛球要快,也可平衡台跪坐或摇晃,站立相互扶持摇晃。

作用:刺激前庭体系,改善手眼身体协调不良现象。

http://s1/middle/7ace8b5dha8f4cccacaf0&690



四、平衡触觉板:(S平衡木)

动作规范:向前看,平伸双手(向外侧)往前走,然后到着走,老师注意安全保护工作。一般每次训练来回走四、五次。

作用:提供神经刺激讯号,加强儿童触觉学习,做平衡动作的训练。

http://s8/middle/7ace8b5dh774bae3b5017&690

五、踩踏石:

动作规范:左右脚分别踩在踩踏石上,手握绳子向前走,注意力需集中,适合4岁以上孩子,一般一次二圈。

作用:训练儿童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六、圆形大滑车:

动作规范:可坐在或趴在滑板上,双手滑行,可两人同坐,搬运等。大人拉小孩,小孩拉小孩都可以。

作用:锻炼小孩的手臂力量,增强小孩与人之间的互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七、滚珠平衡板:

动作规范:1、两脚踩上平衡板上的脚印,双眼注视下面的滚珠。2、平衡板单独拿于手上滚动。

作用:1、调节身体平衡。2、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八、大陀螺:

动作规范:双手紧握大陀螺两边,左右摇摆可360度转,也可双人玩。

作用:强力刺激幼儿左右脑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九、平衡踩踏车:

动作规范:双脚分别踩大车上,双手向外伸直,注意力集中,向前走,倒后退。

作用: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和平衡力,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



十、手摇旋转盘:

动作规范:孩子坐在圆盘上,双手抓住把手,以手摇旋转盘使其旋转。

作用:让孩子体会摇摆的感觉,加强前庭平衡觉的刺激,可单人或双人玩。

十一、踩踏协力车:

动作规范:运用自体与脚的踩塌力量,可以使车子前进或后退。

作用: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和平衡力,训练儿童关节,肌肉讯号输入,提高注意力和观察力。如两人玩时更需合作与协调。

十二、跳跳床:

动作规范:孩子在跳跳床上跳跃,指导者可绕着跳床走,让孩子边跳边以眼睛追视。还可以做丢球,接球的游戏。五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在跳床上边跳跃边跳绳。

感觉统合训练动作规范及作用



十三、羊角球:

动作规范:孩子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抓住球耳,并向前跳,掌握重心。

作用:跳跃的动作促进前庭觉,本体感的统合发展,增进动作控制能力,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

十四、独脚椅:

动作规范:坐在中心,注意力定在臀部,待平衡,把握重心,左右脚交替抬起,一般一百次。

作用:前庭失调,本体感失调。

十五、大笼球:

伏卧游戏:协助幼儿卧在大笼球上面,再由老师抓住幼儿的大腿或小腿,前后摇动,要提醒幼儿头部抬高,使其头部和脊髓能得到很大的压力。

坐大笼球:由父母或者老师协助幼儿坐在大拢球上作上下震动。可强化地心引力讯息的协调,增强固有平衡和左右协调能力。

拍大笼球游戏:指导幼儿用手拍大笼球,由于球体大,幼儿必须练习操作其大肌肉稳定,并熟练其小肌肉和手脚协调,对幼儿平衡能力,本体感及运动企划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压力按摩:让幼儿伏卧或仰卧在地上,再以大笼球压在其身上,可仰卧压其胸腔,腹部,大腿,手部或伏卧压脊背,臀部,压时宜稍用力给予上下振动。

抬大球:由老师教导小孩将球抱住,往头上抬高,由于球体中心不稳,对大小肌肉及平衡能力颇有帮助,特别对运动企划能力不佳的幼儿更有矫治效果。

撞大球:丢大球,接大球等等方法。

十六、趴地推球:

动作规范:抬头,并脚,胳膊悬空,注意力集中,一般二百次。

作用: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及多动。

十七、拍球:

动作规范:左右手交替拍球。二百至四百次。

作用: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及多动。

十八、袋鼠跳:

动作规范:双脚站立集中,双手抓住袋的两侧,双脚并立向前跳,一般跳三圈。

作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

十九、圆筒:

孩子屈曲身体,用手抱紧圆筒,双脚以筒底为支撑夹住以保持身体平衡。

可以用站立式或双手握住上头绳索,两脚夹住圆筒,踏在边缘上,作摇晃动作。由于重心较高,可以输入各种感觉,对平衡能力的养成功效颇高。

可以使孩子坐在筒帽上,双手握绳索,由于本器械容易打转,对前庭固有感觉刺激丰富而强烈。

二十、网缆:

动作规范:俯卧于网缆上,肚皮放中间,伸直。老师前后摇晃。小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插棍,再按顺序取出。

作用:和圆筒相同。

二十一、其他:

翻跟斗(前后滚翻):练前庭,本体感功能。

滚垫:改善触觉反应敏感或反应迟钝现象。

夹球、穿珠:练精细动作功能。

划字游戏(二组)练视觉感,注意力集中。

隐蔽图形测验:练视觉感,注意力集中。

跳绳:要求达到一分钟一百次。五岁开始跳,练习协调动作。

阳光隧道: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调节前庭感觉。

球池,刷子或海绵,手套刺激或摩擦手指手背或全身,玩粘土,手指画,呵痒。对触觉反应失常和心绪不安定易激动者有效。

按摩球(小、中)稳定情绪,促进血液循环,较适合胆小爱哭的儿童。

分享到新浪Q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