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每月末哪些会计科目要计提,哪些科目要结转

(2013-08-07 14:09:56)
标签:

转载

分类: 财务

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原材料

2,
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3,
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

4,
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

5,
结转损益(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本年利润

6,
结转损益(费用)
:本年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等等
7.“
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都是应交税金科目下的二级科目。
一、无论是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票预缴增值税还是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大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小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多交增值税由以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抵减。
二、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一个月的,不需要预交税款,月末结帐时如果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就为留抵税金不需要做帐务处理;如果为贷方余额,余额部分就为当月应缴增值税,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利润分配的帐务处理

结转本年未分配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计提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按10%5%计提)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同时结转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金
公益金

 

 

  1. 会计月末结转
    我们都知道会计月末最忙,忙什么呢?就是忙着对账、结转、结账。初当会计的,就不愿意过月末,因为相对于做凭证和记账来说,结转、结账的比较麻烦,尤其是发现错账又不知道错在哪儿的时候,更让人着急,但是老会计比较喜欢结账,因为结完账,一个月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能松口气,有满足感,这个时候最能体验到工作的快乐。
      我们都习惯了说月末结账,其实结账是按会计分期来进行的,是把本月发生的业务截止到月末,而结账的过程是在下个月进行的,或者是1号或者是5号,年末的账可能要推到次年的23月份才能结完,这就是结账的时点问题。
      结账之前要先结转,这是我自己把结账和结转划分开的。
      平时结转,指的是结转成本、结转收支、结转费用,到了年底,还涉及到两个科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企业的盈利或者亏损,在这俩科目里一目了然。
      结转成本我先不说了,主要讲一下结转利润。
      本年利润——就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要先知道损益类科目都包含什么: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把它们大搬家,搬到本年利润里,说白了就是按着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做相反的凭证,然后这些账户就被清空了,余额成0,把借和贷看作是正负号就好理解了。
      
      结转利润总共分四步:
      第一步: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第二步: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第三步:结转投资收益:
      如果余额在贷方,那么表明是净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如果余额在借方,那么表明是净损失: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记到账上后,算出本年利润的余额,漂亮的利润应该是贷方,如果在借方,第一反应就该知道这是亏损。
      
      看到有盈利还要计算所得税,还有一笔凭证: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计提完所得税,别忘了结转出去: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所得税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了就不用交纳所得税了,要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至于怎么调整,还有一些规定,比如招待费不能超标啊、广告费不能超标啊,超出的部分都要扣除,罚款也不能税前扣除的,然后再算应纳税额。但是我前边强调了最好跟着税务的脚步,现在看出好处了吧。这部分等新所得税细则出来你们再去研究吧。
      这里我还想说一句,所得税对于企业的税收是件大事,对于会计来说,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表面上不难,这里面有很多的事项和标准需要掌握,无论从税法上还是会计的核算上,都比较严格,38项准则里是唯一一项按税种定的准则,可见国家对于所得税的重视程度了。
      
      利润转完了,也知道利润是怎么来了。
      到了年底,才会有第四步:结转本年利润。
      转到哪里呢?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里。
      如果调整完了是贷方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借方余额,做相反的凭证: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记住:是转到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未分配利润里啊,因为在利润分配还有很多的明细科目,各有分工,不能弄混了。
      利润分配——核算的是实现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以及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积存的余额。
      利润分配和本年利润一样,都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借方余额体现的是亏损,贷方余额说明盈利。盈利后的钱该怎么处理呢?
      重点要掌握提取顺序和比例,利润分配账户下设六个明细账户:
      1.其他转入;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应付利润;
      5.转作资本的利润;
      6.未分配利润。
      在《小企业会计制度》里,还有一个提取法定公益金,因为新《公司法》已经取消了这项规定,所以这里讲的就不包括它了。
      
      学会计,不能只知道会计上的这点事,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税法》、《公司法》、《破产法》等等,这几年,会计准则、财务通则、所得税变化挺大的,等你们工作了,每年还要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会计也是学无止尽的,这段业务就和《公司法》紧密相联。
      
      利润分配也要讲程序,上面那些明细科目的排序,也是分配的顺序,不能颠倒了。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五年,超过了用税后利润弥补;二是用盈余公积弥补。
      
      这里的五年是什么意思呢?
      假设2001年企业亏损了10万,那么从2002年到2006年都可以用税前利润弥补,2002年盈利了5万,可以全额补亏,到了2007年仍然有1万元没补上,那么这1万元要先交所得税后,再拿出来补亏。税法上规定: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所得弥补亏损;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如果连续亏损就顺延,如果2002年又发生了亏损,2003年到2007年就是它的税前弥补期,先亏的先补,时间应该是连续的。
      
      具体的在账上正常结转就行,在利润分配的余额里自然体现,比如:第一年亏损10万,结转的时候借利润分配10万,贷本年利润10万,第二年如果盈利了5 万,借本年利润5万,贷利润分配5万,最后利润分配余额是借方5万。在账上就自动抵亏了。你看我这账上,是借方余额,证明是未弥补的亏损。
      如果企业曾经有盈利,后来又亏损了,可以用以前提取的盈余公积补亏啊,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补亏后还有盈余,要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计提任意盈余公积;提完法定公积金后,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这个提取比率由公司股东大会或公司章程确定。分录和上面是一样的。
      
      4、确定应付利润,就是向股东分配股利。前边都提完了才可以分红的啊,记住了,不能提前分。
      分配红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贷:应付利润——某某
      实际发放时,还要代扣20%的个人所得税,直接从现金里扣除。
      借:应付利润——某某
        贷:现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交个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5、转增资本时:这个要办理增资手续后才能做凭证。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的利润
        贷:实收资本
      
    以上两项都不是必须的。
      
      
      6、最后,将利润分配科目下所有明细科目里的余额,统统转到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里,那些明细科目就清空了。在这个明细科目里,可以看到企业的所有活动产生的经济效果,也就是说企业的全部家底都在未分配利润里了。
      
      月末,按着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把该结转的账务都处理完以后,把所有的账户结出余额,俗称结账。
      
      初学会计的弄不懂怎么算余额,我多说几句。如果是月计,那就用上个月的余额,加减本月的发生额;如果是累计,就用上年的余额加减累计发生额。
      比如银行账,应该是借方余额,那么算余额的时候,就应该加上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而应交税金,余额一般在在贷方,就要加上贷方减借方,如果是正数,余额还在贷方,如果是负数,那么余额就在借方。
      比如应收账款,上月余额是10 000元,这月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是3 000,而贷方是15 000,余额加借方减贷方出现负数2000元,那么余额就是贷2000元,这和数学里的正负数是一个道理。
      如果现金出现负数,那一定是账错了,除非出纳员从自己兜里拿钱报销费用了。
      那些损益类科目期末没有余额,在借或贷的方向栏写个字,余额栏写个“0”,一看便知已经安全转移了。
      要是到了年底,还要把各个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那么在摘要栏打上结转下年的印章,在下年新建的相关的会计账簿的第一行摘要栏打上上年结转的印章,然后在那行的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

 

 

 

 

 

 

  1. lv7

青.Miss.L发表日志:会计月末的结转分录归集

会计月末的结转分录归集nw-1,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生产成本(主要材料):制造费用(辅助材料):原材料2,结转本月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3,...

会计月末的结转分录归集Nw-
1,
结转本月领用的原辅材料,
:生产成本(主要材料)
:制造费用(辅助材料)
:原材料

2,
结转本月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3,
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库存商品
:生产成本

4,
结转本月销售产品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库存商品

5,
结转损益(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本年利润

6,
结转损益(费用)
:本年利润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等等
7.“
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都是应交税金科目下的二级科目。
一、无论是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增票预缴增值税还是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的,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大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月末本月应交税金小于预缴税金,余额部分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多交增值税由以后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抵减。
二、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核定为一个月的,不需要预交税款,月末结帐时如果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为借方余额就为留抵税金不需要做帐务处理;如果为贷方余额,余额部分就为当月应缴增值税,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月末终了后10日内
借: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利润分配的帐务处理
结转本年未分配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计提公积金和公益金(分别按10%5%计提)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同时结转盈余公积和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金
公益金
月末会计需要结转的业务:
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
、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
、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
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3
、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
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五、结转各种收入
1
、结转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
、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
、结转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
、结转成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
、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
、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4
、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
、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
、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3
、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
、提取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
、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3
、上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第一步: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进行审核,仔细核对减少差错。月末结账是建立在日常会计凭证的日清基础上,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一般建议在月末结账时,

第二步:进行以下项目的。账实核对。
1
、 现金: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可以证明所有分录中有现金的分录正确。不平应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2
、 银行存款:对所有明细账号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对平银行账。
3
、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在月末时应进行盘点,并对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第三步:核对税务报表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的勾稽关系。1、运用银行存款调节表的原理对税务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四小票软件清单(包括运费、海关完税凭证、废旧物资、农产品收购)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可以参与银行存款调节表编制进项税额调节表。主要调节的是在同一账税票中应做进项转出的固定资产等税法规定不可以抵扣的项目的金额、进货退回折让证明单的时间性差异。2、对于销项税额对金税开票的销项清单、及普通发票与无票收入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核对。(有营业税的单位可以核对企业收入明细账与发票的清单,原理是一样的)3、对于进项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核对的原理是一样的。核对平后同时编制所有税务当月申报表。



第四步:查看所有明细科目余额对于有异常的方向余额的进行调整。 _. mc{32)F E I< ]N ?
对应收应付账的核对。1、对所有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2、清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况进行清理。3、查看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账所有明细有无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清原因进行调整。一般原因为做错账户或一户单位开了二个明细。如应收账款贷方应调到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贷方应调到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调到其他应付款等。同理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清查借方余额。 }h dnW

第五步:进行月末结账的转账分录的编制:1、按权责任发生制原则计提所有费用。如工资、福利费、营业税等。2、摊销低值易耗品、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待摊费用,计提预提费用等。3、暂估材料(对于企业已入库材料末收到发票的应建立明细台账)、结转制造费用、结转产成品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等。(结合存货盘点结果同时进行)4、结转本年利润,结平所有损益类科目。(具体结账分录可以要结合企业实际)

收起阅读更多↓07-18 20:51

评论

  1. 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有表结法和账结法两种。   1.表结法
      表结法下,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但每月月末要将损益类科目的本月发生额合计数填入利润表的本月数栏,同时将本月末累计余额填入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通过利润表计算反映各期的利润(或亏损)。表结法下,年中损益类科目无需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从而减少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同时并不影响利润表的编制及有关损益指标的利用。
      2.账结法
      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 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月合计数反映当月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本年利润"科目的本年累计数反映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账结法在各月均可通过" 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当月及本年累计的利润(或亏损)额,但增加了转账环节和工作量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会计制度规定各种费用的结转在期末进行,期末结转费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结法、二是账结法。账结法的优点是各月均可通过本年利润科目提供其当期利润额,记账业务程序完整,但增加了编制结转损益分录的工作量。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

      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如果上述费用较大或发生的业务笔数较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细账,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中。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年利润的会计分录四步做:

      一、先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成本、费用和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其他业务支出

      贷:营业费用

      贷:管理费用

      贷:财务费用

      贷:营业外支出

      贷:所得税

      三、结转投资收益:

      净收益的: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净损失的: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四、年度结转利润分配:

      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的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果是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2007年月12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
    、因对外投资收到投资单位分来的投资利润22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20000
    贷:投资收益 220000
    2
    、取得罚款收入3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0
    3
    、向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50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借:营业外支出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4
    、月末将收入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50000元,其他业务收入50000元,投资收益220000元,营业外收入30000元;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50000
    投资收益 220000
    营业外收入 30000
    贷:本年利润 1350000
    5
    、月末将费用类账户结转本年利润,其中:主营业务成本510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547元,其他业务支出30238元,管理费用18760元,账务费用4000元,营业费用15000元,营业外支出150000元;
    借:本年利润 729545
    贷:主营业务成本 51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1547
    其他业务支出 30238
    管理费用 18760
    财务费用 4000
    营业费用 15000
    营业外支出 150000
    6
    、计算全年应交的所得税,税额为402750.15元;
    借:所得税 402750.1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02750.15

    7
    、 将上述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402750.15
    贷:所得税 402750.15
    8
    、结转企业全年实现的净利润817704. 85元;
    借:本年利润 817704.85
    贷:利润分配 817704. 85
    9
    、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1770.49元;
    借:利润分配 81770.49
    贷:盈余公积 81770.49
    10
    、经董事会决定向投资者分配股利400000元。
    借:利润分配 400000
    贷:应付股利 400000

会计结转顺序注意事项:
一、成本结转
1
、由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
2
、由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
3
、由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4
、由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5
、将其他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
二、费用结转
1
、将管理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2
、将销售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3
、将财务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4
、将营业税金及附加结转到本年利润
5
、将所得税费结转到本年利润
三、收入结转
1
、将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
2
、将其他业务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