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知多少
(2016-06-07 21:43:22)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知识拓展 |
一、填空。
1、文中主人公小名(
2、英子在草地上看见的人是(
3、兰姨娘最后跟(
4、英子和秀贞在(
5、秀贞的女儿是(
二、选择题
1、主人公的老师姓
2、主人公家有
3、主人公在
三、判断
1、秀贞住在灰娃馆。
2、英子一年级参加表演“麻雀与小孩”中,扮演小麻雀。
3、英子指的“四眼狗”是德先叔。
4、《我们看海去》的男孩做贼是为了自己发财。
四、简答题。
1、宋妈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事例简单评价。
2、小桂子是谁?她有怎样的经历?
3、为什么妈妈叫小英子写一本书,写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下场,小英子说绝不是像妈妈说的这么写,而是写《我们看海去》。
一、填空
1、小英子不喜欢宋妈的丈夫,一口黄板牙,就像他的(
2、陈家的伯伯说,英子的爸爸喜欢(
3、英子爸爸说,无论什么困难事,只要(
4、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
5、宋妈离开我家时最舍不得(
6、英子的弟弟和(
7、宋妈跑遍了北京城的(
8、英子挨爸爸的打以后,上学再也没(
9、英子小学共(
10、《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
11、这部小说是由(
二、照样子,请你补充相应的故事名称或主要人物。
《
《
《兰姨娘》——(
《
《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
1、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指的是(
2、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
“她”指的是(
《城南旧事》
一、填空
1、《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 )
2、《城南旧事》借一个孩子——( )的眼光看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3、《城南旧事》这部小说是由( )个故事组成,分别是《 》、《》、《兰姨娘》、《驴打滚》、《 》。
4、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我送给秀贞( )和( )。
5、在《惠安馆》这个故事中,爸爸教我描红,有一首我们学过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 )。
6、《我们看海去》中,我在学堂考第( )名。
7、《我们看海去》中,作者收到了贼的( )。
8、在英子的毕业典礼上,( )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9、宋妈在作者家当了( )年奶妈,和宋妈感情最好的是( )。
10、作者( )岁时,爸爸去世,因为( )急得吐血,导致肺病复发而死。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的题材( )。
A、儿童小说 B、诗歌
2、主人公家有( )。
A、宋妈 B、牛妈 C、刘妈
3、主人公在( )读书。
A、厂甸附小 B、纯阳小学 C、如风小学
4、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
A、林黄爱珍 B、兰姨娘
5、《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 )的人。(多选)
A、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充满爱心。
B、鼓励孩子要坚持,战胜困难。
C、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
D、很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为花儿浇水。
6、秀贞嘴里的“小桂子”指的是()
A、小英子 B、妞儿
7、德先叔是( )
A、大学生 B、国民党
8、《惠安馆》故事中,妈妈叫“惠安馆”是( );宋妈叫“惠安馆”是();爸爸叫“惠安馆”是( )
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9、《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的哪些场景( )多选
A、学咀嚼。
B、议驼铃。
C、问行踪。
D、剪驼毛。
10、《我们看海去》中把皮球踢掉的是( )
A、刘平 B、秀贞
三、判断题
1、惠安馆里的疯女子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 )
2、英子一年级参加表演“麻雀与小孩”中,扮演小麻雀。( )
3、英子指的“四眼狗”是德先叔。( )
4、宋妈的儿子小栓子,上小学一年级。 ( )
5、《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
6、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事。( )
7、林海音有五个兄妹。( )
8、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
9、《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10、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
11、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 ( )
12、驴打滚是一种小吃。( )
13、兰姨娘不会吸烟。( )
14、《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
15、我唱了五年的骊歌,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
16、《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
17、《城南旧事》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北京生活。( )
18、《兰姨娘》的结局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
19、林海音的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
20、《城南旧事》献给宋妈的。( )
《城南旧事》阅读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
2、《惠安馆》讲述的疯女是秀贞,妞儿是她的亲生女儿。(√)
3、《我们看海去》选自《城南旧事》。
4、《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兰姨娘年轻、聪明、美丽,是个时代觉醒的反抗人物。 (√)
5、小说《城南旧事》由五个短篇组成。用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北京20世纪30年代末的几个故事。
6、林海音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7、《城南旧事》写童年居住在北平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她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8、“驴打滚儿”不是一种小吃,是宋妈的丈夫牵来的驴在打滚。
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爸爸生病了。爸爸托我把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10、宋妈在我家当奶妈。她的一个孩子送人,另一个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
11、《我们看海去》一文中我在空草地上碰到的那个人就是贼,后来被抓。
12、《兰姨娘》的结局就是兰姨娘和德先叔一起走了。
13、《城南旧事》写了英子成年后的故事。
14、《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鹰奖。
15、兰姨娘不会吸烟。
16、林海音有四个兄妹。
17、“我”唱了五年的骊歌。这“骊歌”的意思是告别歌。
18、林海音的新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很像一把汤匙。
19、宋妈的丈夫很勤劳,每次来我家总会带些家乡特产。
(错)订正:好吃懒做
20、《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海音7岁来到北京生活。(错)订正:5岁
二、选择题
1、《城南旧事》谨此献给(
A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
2、“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指的是(
B
A
3、《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情严重,将要离开人世的句子( A、 B )(多项选择)
A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B 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的爸爸是个( A、B、C、D )的人。(多项选择)
A
爸爸表面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C 很重感情,为弟弟被日本人害死而吐血;D 特别有爱心,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林海音的代表作(A、B )
A
《 城南旧事》
6、《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前流泪的原因是(A
A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
B成绩考砸了。
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挨打时哭号的原因是(
B
A、爸爸生病了。
8、《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我”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A
A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
B我想马上要毕业了,心理难受。
9、《城南旧事》的体裁是(
A
A、儿童小说
10、《冬阳 童年 骆驼队》描绘了英子童年生活中哪些场景( A、B、C、D)
A
学咀嚼
11.在杂草堆里的那个人是(
12.秀贞口中的“小桂子”是(
13.德先叔是(
14、在“惠安馆”一章当中妈妈叫“惠安馆”是(
A
A灰娃馆 B惠难馆 C飞安馆
15、宋妈叫“惠安馆”是(B
16、爸爸叫“惠安馆”是(
17、主人公小英子最喜欢吃(
A八珍梅B驴打滚儿C糖葫芦
18、秀贞的“小桂子”背上有一块(
A
19.“我们去看海”中的把皮球踢掉的是(
20、《城南旧事》中人物有(
A秀贞 B宋妈C小偷D兰姨娘 E父亲
2、提问:为什么当“厚嘴唇的人”问英子,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英子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呢?
明确:因为在小英子眼中,觉得“厚嘴唇的人”很善良,但他毕竟又是一个小偷,所以正如她自己说的,她“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3、齐读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第二段对话,以问答的形式自主研习这段对话。
问:为什么“厚嘴唇的人”说“我想着也不是你,要是你倒好了。”
答:他觉得有人动过他的东西,感觉出事了,事情怕是败露了。
问:为什么他让英子回去,而且这两天都不要再来了?
答:他预料到自己可能会被逮捕,所以不愿在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心中留下坏的印象。
他也可能是害怕自己的偷盗行为会连累英子。
问:当英子从断垣里爬出来后,看到“戴草帽的人”带着两个黑衣警察往空地走去时,她为什么在自家门口发愣呢?
答:对事情还是不懂,一方面不明白“厚嘴唇的人”今天对她说的话;另一方面不知道那些人走到空地里干什么。或许是懂了,不懂的是供弟弟上学的善良人怎么被抓,因此“发着愣”。
问:为什么当英子看到“厚嘴唇的人”双手被捆住,由警察牵着走过的时候,她的脸故意藏到妈妈身后去了,为什么“她不愿意看”呢?
答:英子不愿意看,因为自己的“朋友”走了,同情而又有淡淡的伤感。
因为英子觉得自己要为这件事负上部分责任,如果不是她跟“戴草帽的人”说话,大概“厚嘴唇的人”就不会被抓。这里英子是感到有点愧疚。
问:“小偷”被押走了,英子感觉怎么样?
答:“小偷”的经历和命运,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谊的际遇里,是在英子生活的时序中出现的一幕悲剧。所以,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5、提问:在英子眼中,“厚嘴唇”的人是怎样的人?你又是怎样看的呢?
明确:他是个穷人。“我们娘儿仨,奔窝头,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他是个好哥哥。“我小兄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可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
他是个善良的“小偷”。“我走这一步,也是事非得已。”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