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聊斋志异》

(2014-06-11 12:57:09)
标签:

娱乐

在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提到《聊斋志异》,我们都很熟悉,纵使没有看过原著,也看过一系列由聊斋故事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犹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关于聊斋故事的电视剧丰富了我的一个个假期,让我沉浸在狐鬼花妖的故事里与那些奇妙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伤神。

《聊斋志异》总共近五百篇,体式、题材、作法和风格多种多样,其中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故事委婉、记叙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在这部小说中绝大部分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境幻域,有的是异类化入人间,也有人和物互变的内容,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奇异性,即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笔,在现实人生的图画上涂抹笔笔奇异的色彩。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聊斋志异》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美丽柔弱的女鬼、清纯可人的狐狸精、鲜花幻化的花妖、小蜜蜂幻化的绿衣女子、小老鼠幻化的羞怯少女等等,她们或可爱、或阳光、或坚强,她们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在蒲松龄的笔下演绎着一个个精彩夺人的故事,正是有这些丰富奇异的想象,《聊斋志异》成为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在众多聊斋故事中,我比较喜欢《婴宁》篇,写的是王子服追求狐女婴宁结成连理的故事。婴宁是人与狐结合所生的女子,生活在“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的深山里,受抚于鬼母狐婢,爱花成痴,与笑为伴,天真烂漫,一片憨态,没受过世俗社会污染的她,如山泉一样清澄,似山鸟一样灵秀。婴宁是古代小说里最爱笑的姑娘,上元节时,婴宁“撚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初见王子服,“顾婢子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王子服拾起梅花,害了相思病,听吴生说这个姑娘是他们家亲戚,住在深山里,便主动前去寻访。鬼母和王子服是姨甥关系,认了亲后便邀王子服在自己家小住。婴宁在后院爬树摘杏花,“见生来,狂笑欲堕”,“女且下且笑,不能自止。方将及地,失手而堕,笑乃止。生扶之,阴捘其腕。女笑又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当王子服把珍藏的梅花拿给婴宁看时,婴宁说,“枯矣,何留之?”王子服说他保存花是“以示相爱不忘也”,婴宁说,“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王子服说,“我非爱花,爱撚花之人耳”,“我所谓爱,非瓜葛之爱,乃夫妻之爱”。婴宁问“有何异乎?”王子服答“夜共枕席耳”,婴宁想了半天,说“我不惯与生人睡”。当鬼母问婴宁他们聊了什么,婴宁说“大哥欲我共寝”,吓得王子服“大窘,急目瞪之”。每次看到这一段都觉得很有意思,婴宁还真是心思纯洁,天真可爱,在之后与王子服成亲的时候也笑个不停。婴宁不仅自己喜欢笑,还能感染别人,“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后来,婴宁教训轻薄的西邻子,闯了祸事,虽然最后县官看在王子服的面子上平息了此事,但婆母还是批评了她,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婴宁从此“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最后,婴宁生了个儿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

《婴宁》篇“以笑字立胎,而以花为眼,处处写笑,即处处以花映带之。”杂花生树的山村、桃柳夹墙的茅屋、豆棚花架的庭院、明洁如镜的粉壁,展现出一幅修雅明朗、幽洁清丽的画面,婴宁就生活在这样一幅画中。有花乃有人,有人乃有笑,见其花如见其人,欲见其人,必袖其花。乃未见其人,而先见其里落之花,见其门前之花,则野乌格磔中,固早有含笑撚花人在矣。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见其花,见其笑,而后审视而得见所欲见之人。文中花和笑总是相互呼应,密不可分。至入门而夹道写花,庭外写花,窗外写花,室内写花,借许多花引出人来;而复未写其人,先写其笑,写其户外之笑,写其入门之笑,写其见面之笑,又照应上元之言,照应上元之笑。许多笑字,配对上许多花字,此遥对法也。树上写笑,将堕写笑,堕时写笑,堕后写笑。又恐冷落花字,以山花零落,小作映带,然后笑与花反复并写,从花写笑,从笑而写不笑;既不笑矣,笑字无从写矣,偏以不笑反复映衬,而忽而零涕,忽而哽咽,忽而抚哭哀痛,无非出力反衬笑字。更以其子见人辄笑,大有母风,收拾全篇笑字。

在现代的电视剧版的《婴宁》中,王子服因故变成了傻子,婴宁是天上的稻草人仙子,与雷公关系很好。婴宁私自下凡来玩,遇到了王子服,被他变傻后表现出来的赤子之心所打动并爱上了他,为此滞留人间。雷公出现催婴宁上天,并警告婴宁王子服以后会辜负她,但婴宁对爱情充满了信心,表示纵使未来会有那样的结局也不后悔。王子服家宅不宁,他的弟弟和表妹对他和婴宁因嫉生恨,极尽各种陷害挑拨之能事,让王子服和婴宁产生了隔阂,王子服恢复正常后,听信谗言,认为婴宁是妖魔化身,联合表妹设火阵烧婴宁,这时的婴宁已经身怀六甲。婴宁心灰意冷,逃出来找了个隐蔽的地方生下了她和王子服的孩子,并托付给老仆照看。雷公把害婴宁的恶人变成了癞蛤蟆,并告诉了王子服真相,王子服这才幡然悔悟,当他找到婴宁时,婴宁已经彻底放下尘缘,和雷公一起上天了,只给他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电视剧版的《婴宁》添加了许多魔幻因素,情节更加跌宕曲折,比较符合现代人追求新鲜刺激的审美需求。但我还是更喜欢原版小说里的婴宁。

古代小说人物画廊里从未有过婴宁这般脱俗的少女,她是古代文学作品里女性形象中笑得最灿烂、最恣肆、最美丽的一个。婴宁在任何场合都能自由自在地笑,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她有些“笑点低”,有点莫名其妙,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婴宁的笑,甚至可以说是羡慕。无论多小的事情,婴宁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并把自己的快乐用笑容表达出来,该是有多么纯净无暇、无忧无虑的心灵才能时时刻刻绽放出如此明媚的笑意。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受到约束,承受着无形的压力,哪里能像婴宁一样自由欢畅地笑呢?就算是婴宁,在真正进入到世俗社会后,也由于受到约束,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笑了。可见那个真正快乐的婴宁只有在纯净的超脱世俗之外的深山里才能见到,真正的生活是不允许我们能时刻欢笑的,但是我们的内心可以给那快乐的婴宁留下一个自由的角落,保护好了这个充满笑声的角落,即使生活再艰难愁苦,我们也能有力量继续坚持下去。

《聊斋志异》中除了《婴宁》篇,还有许多故事也十分精彩。蒲松龄神鬼狐妖画苍生,画尽人间风云图。《聊斋志异》驰想天外的志怪,是沧海桑田的人生。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花妖狐魅异化为芸芸众生,构成聊斋故事最和谐最动人的美。《聊斋志异》不愧为集志怪、神话、寓言于一体的小说宝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