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央视专题片的辽北拍鸟达人——张明

分类: 社会新闻 |
http://s15/mw690/002lFqi9zy75RxOaRdk7e&690
退休前曾是一名优秀的刑警,从警三十余年破案无数,屡立战功;近年来又迷恋上鸟类摄影,数年间遍走辽北山水,拍摄、发现、记录辽北野生鸟类200余种,其中不乏野生珍稀鸟类。与丛延春、肖显志并称辽北拍鸟“三剑客”。他就是在铁岭摄影界颇有名气的拍鸟达人——张明。
起初,张明对摄影只是一种喜欢。从2004年开始,时间渐渐闲暇的他开始对摄影产生了一种偏爱。当初,多是与影友们并无目的的随意拍摄。渐渐地,在好友的影响、更多是自己的兴趣使然,让他对拍摄野生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晨昏暮霭中,行走山水间,用镜头追踪这些大自然的精灵,用快门记录下它们曼妙的身姿,欣赏、品味、与影友分享,这些新的生活经历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满足。
正如他在自己的日志中说的那样:“生于辽北、长在黑土,近年忽然感兴趣于野生动物,尤其是喜欢观察和拍摄野生鸟类,退休后更是每每“置身荒野自然,贪恋鸟语花香,沉醉光影世界,游荡网络之上”,从当初的猎奇好玩儿起,到后来的一发不收。”他曾给自己每天的出行做过统计对比,“仅以2015年为例,全年观鸟、拍鸟212天,出行率为77.38%,与上年同期相比,出行天数少6天,出行率下降了3.22%。”影响出行拍摄的原因,多为天气所致。否则,春夏莲花湖、秋冬龙首山,几乎已成了他每天生活中的定式,其拍鸟痴迷程度可见一斑。
张明拍摄的鸟类千姿百态、动感极强。他坦言,初学拍鸟,因经验不足,也曾经历了大多数人均不能避免的“由远及近”的固有定式,拍摄出来的鸟类图片多为满满的鸟类“大头照”。逐渐,在圈内摄影名家点拨下,慢慢掌握了拍鸟要力求景物衬托主体美感、也就是“由近及远”的摄影技巧。从此,他的作品从意境到内涵,有了极大的提升,一只只美丽的鸟儿将优美的瞬间定格于他的摄影作品之上、呼之欲出。
多年的拍鸟经历,让张明对辽北地区野生鸟类的自然情况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尽管与南方湿润地区及沿海地区相比,北方野生鸟类资源比较匮乏,物种、种群数量相对要少,却也是年复一年从不间断,该过的自然要经过,该来的自然要过来。辽北地区就是一座“春暖旅鸟过境迁,夏温候鸟来繁衍,秋凉倦鸟歇歇脚,冬寒留鸟嬉雪间”的四季“百鸟园”,这也是辽北地区野生鸟类季节分布的规律。正是遵循这个自然规律,他和当地的鸟友们坚持不懈地寻找和观察鸟儿的踪影,并且每年都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目前,他本人已经记录到辽北地区野生鸟类200余种,积累了数十万幅图片以及大量的记录文字资料,并完成了对本地百种野生鸟类集时间、地点、环境、气候变化的观察和拍摄体会二十余万字内容的系列文图记录,还依据据观察记录到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野生鸟类名称,编撰了名为《辽北野鸟十二月》的“拍鸟谣”。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当地林业部门的野生保护工作提供了翔实的参考。
身为铁岭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的他始终坚持在爱鸟、护鸟的基础上拍鸟、观鸟,从不因为为了获得而去打扰鸟类的正常生活。一年前,莲花湖湿地发现一种十分珍贵的野生鸟类“红胸雉鸡”,吸引了周边城市的鸟友们纷纷前来近距离拍摄,对鸟儿的自然生活产生了扰动。在张明的建议下,野保工作人员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此举赢得了众人的尊重,也给鸟儿的自由生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对此,张明和其他几位要好的鸟友深感欣慰。
一位铁岭的老林业人被张明爱鸟、护鸟的行为所感动,主动将一本珍藏多年的《辽宁主要经济鸟类图册》相赠,并戏称“宝剑赠与英雄”,此举令张明深受感动,也更增强了立志保护野生鸟类、记录它们生活多姿的信心。
张明有一个十分令人称道的习惯,从2009年初开始,便用写日志的方式记录下他拍摄鸟类的过程,包括鸟儿的种类、习性、种群分布、迁徙规律等等,已经完成数百篇之多。这些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激发了很多网友的爱鸟热情。阅读他的日志,就如同浏览一幅美轮美奂的百鸟长卷,给人以十足的美感。
因为文章精彩,也吸引了《中国鸟网》向他抛来橄榄枝,盛情邀请他担任了其中一个板块的版主。如今,他坚持每月至少在上面发表25篇文章,他的网名“大力水手”也被全国各地更多的“鸟人”所熟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明的鸟类摄影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外专业鸟类摄影杂志上,并在各类专业摄影大赛上屡获殊荣:作品入选《中国地理杂志》,荣获2011年度中国国际野生鸟类摄影大赛优秀奖,作品《松鼠》刊登在国家级期刊《森林与人类》杂志封面,两幅送展作品获2015年度“影像自然中国”摄影大赛三等奖、优秀奖,《中国鸟类图鉴》丛书收录作品5幅,入选《洞庭湖鸟类图谱》,《韩国鸟类图鉴》收录其9幅作品。为此,该书总编撰、韩国野鸟生命学会会长专门寄来一本亲笔签名、以示感谢的图书……
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张明告诉记者,尽管已经退休,但他还是在努力追求向上的生活方式。拍鸟、观鸟给他带来了快乐,充实了他的生活,他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更多的人,引导、带动更多的人们爱鸟、护鸟,让家乡充满鸟语欢声,让家乡的天空有更多的鸟儿翱翔,成为名符其实的百鸟园!
前一篇:爱心志愿者中秋问候孤寡老人
后一篇:“这房子买得太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