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十一)

(2024-12-12 22:52:06)
标签:

教育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清道光进士-潘斯濂、圣旨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十一)

十一.浙江乡试正考官
     蜀道难行,在四川督学期间十分劳累,潘斯濂的咳血毛病又犯了。终于考生三场考试答题完毕退场,考官们忙于批卷,等待成绩出来后放榜。当地总督大人担心潘斯濂支持不住奔波劳碌,想为他请病假,但潘斯濂还是要坚持全程,直到选出当年四川省的全部举人为止,未因为疾病而耽误工作,最后圆满完成了这次四川秋闱乡试的督学任务。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十一)
    回到京城后,1876年丙子四月,潘斯濂又一次担任京城举行的会试磨勘官,以及殿试、朝考的弥封官,只是这次殿试最终出题的已换为重新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这年的科举状元是山东潍城人曹鸿勋,后官至陕西巡抚。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十一)
    1876年六月,潘斯濂又收到太后谕旨:“以光禄寺少卿潘斯濂为浙江乡试正考官,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王先谦为副考官。” 王先谦是湖南长沙人,后来担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职,对经史研究颇深,晚年还成为湖南的实业家和商界领袖。当时督学浙江,王先谦作为潘斯濂的副手。两人一起拜别了慈禧太后和幼主后,乘船启程前往浙江。一路风雨兼程,途中潘斯濂对随从约束甚严,船过扬州,长江天险风高浪急,随行十分担心请求暂缓行程,潘斯濂没有批准,最后一行人还是按期到达了浙江省城杭州,开始准备在杭州贡院举行的三场乡试。
    王先谦文采很好,被外界称为“少年哲匠”,他与潘斯濂紧密合作,对乡试的试题进行推敲修订,果然,当届的浙江乡试出题和答题水平被认为是全国之佼佼者。
     在乡试中,考生报名赴考后,需先到孔庙大成殿祭拜孔老夫子,然后要拜考官,最后要在贡院的小房间里连考三场试。通常第一场从八月初九至十一日,试题关于四书五经;第二场从八月十二至十四日,为议论题;第三场从八月十五至十八日,考经史时政方面的内容。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十一)
    考完就等放榜。最后成绩优异、脱颖而出的考生被封为举人,其中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解元”当然是红袍一披,请上八人大桥,由考官大人引领,前面鸣锣仪仗开道,闹市游街炫耀一番。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十一)
    杭州贡院位于今天杭州市的青云街,当时里面的考舍就有一万多间,规模浩大。浙江不愧为古代的教育大省,也表明当时浙江的富庶。在明清两代,浙江籍的进士就达一千多人,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梅花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