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六)

(2024-11-21 21:01:05)
标签:

教育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清道光进士-潘斯濂、圣旨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六)

六.光禄寺少卿
    1868年的秋天九月,潘斯濂的亲弟弟中翰公潘斯湛突然病逝了。潘斯湛为道光己酉科举人内阁中书。潘斯湛去世时年仅四十三岁。潘斯濂闻此噩耗,悲痛万分,几乎晕厥,回味清末官场的种种陋弊,百感交集之下,竟打算辞官南归,过些简单的田园生活。潘斯濂的母亲梁太夫人知道后,赶紧写信制止了儿子的辞官冲动。后来,潘斯濂写信告诉长子誉徴,要他好好照顾中翰公潘斯湛的遗孤,要当作自己亲生儿子一样照顾,还要关注他的学业,尽量让他们陪伴在梁太夫人身边,使老少都快乐无忧。
    1868年农历十一月十一日,根据预先商量结果和安排,潘斯濂在家乡的叔伯兄弟为祖父思园公和祖母区太夫人举行了隆重地迁坟仪式,两位已故老人合葬在南海县茅冈乡筋竹冈的吉土,人群队伍最前面扛旗领队的是年仅22岁的思园公继嫡潘誉徵,他也是潘斯濂的长子。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六)

    这年由于西捻军的困扰,朝廷需要在山西增加兵力,招募兵勇,自然需要开销大量的军费银两,于是下旨要求江南、华南各省每月为山西军务筹集军饷一万两银子。由于广东刚刚经历了战火洗礼不久,百业待兴,而近两年又遇上旱涝之灾,如果继续摊派沉重的捐税,民众生活会更受影响,市道愈加凋敝。时任广东巡抚李福泰接到朝廷的催饷谕旨,也不敢违抗,就采纳手下的建议,想向各乡百姓抽取“行坐厘”捐饷税,即对所有的卖出装运和买进卸货的货品征收百分之一的厘税以充军饷。李福泰还专门找到潘斯濂征求意见,潘斯濂诚恳地对他说:“李公在广东做官时间也很长了,广东百姓的疾苦肯定已目睹许多,如今刚刚恢复了一些元气,百废待兴,广东的父老乡亲们都在仰盼着李公啊。”粤巡抚李福泰听罢,竟也回答不上来。 
    1869年同治己巳,48岁的潘斯濂转任光禄寺少卿,掌管皇室的祭祀、朝会、宴会等事务。同治九年,即1870年,朝廷下旨任命光禄寺少卿潘斯濂为提督山东学政。提督学政相当于皇帝的钦差大臣,每省均设一人,被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科举考试,并督察当地学官及考生情况的高级官员。(图为清朝官员合照)
府丞公潘斯濂家传(六)

    潘斯濂刚到山东履新之时,就十分坦诚地教导考生们,参加考试要奉纪守法,获得好成绩不能靠侥幸,要以知识学问为依据,要自己勤奋用功,不要武断瞎猜。每场考试,潘斯濂都严肃认真,坚守岗位,全程监察容纳数千考生的科举考场,严格督促考场的保障人员按章办事,严查违法贪渎行为,除了监督科举入门试的院试有序完成,还保证每期三场、每场连续三天的乡试能顺利进行,最终选出本省的举人参加京城的会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