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隐公登黄鹤楼撰联
摘自惠隐公潘敬(清末进士)文集
武昌黄鹤楼,以崔灏诗著名。昔毁于火,今因遗址重建,非旧楼之真面目矣。惟汉阳树,鹦鹉洲,滚滚长江,烟波万里,如故也。李白见崔诗而搁笔,遑论他人。惟清黄仲则黄鹤楼七律,尚清丽可喜,然亦只能步崔后尘。若云并肩,未免失态。(惠隐公认为崔灏的诗无人能及,诗仙李白也甘拜下风,清代诗人黄仲则的清新之作也只是望其项背。而当时村头村另一位诗人潘誉恩,是翰林进士潘斯濂之子,他也十分推崇黄仲则的诗风。)
夫诗既不可与崔争,仍有为黄鹤楼联者,亦犹虬髯客睹太原公子,知难与敌,又不屑自作第二人想,因投身海外,去为扶余国主之意耳。(虬髯客,本名张仲坚,师从昆仑奴,出师后欲起兵争天下,见太原公子李世民后自愧不如,认为天下将归李氏。后来虬髯客有意于红拂女,红拂女却嫁给了李靖。之后3人结为兄妹,虬髯客将家产赠给李靖夫妇后独自漂泊,后来成为扶余国主,即朝鲜半岛附近某岛国的岛主。这里比喻黄鹤楼上有名联,水平之高,后人难有超越者,只能躲远点。)
联有魄力壮伟,造句浑成,占第一位,人多知之,兹不列举。(指苏东坡所题的黄鹤楼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余亦有联云:
(上联)
黄鹤不回,万古惟留崔灏笔。
(下联)
白云仍在,今朝且食武昌鱼。
仅可侪诸(如同)仲则之诗耳。(指苏轼的楹联水平高不可攀,惠隐公自己所作对联只是自娱其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