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麟公四兄弟迁钦定居年份推算
根据防城港潘氏族谱原序:
1。乾隆五年(1740年)三月初三钦州武学生有华公,写钦州防城港潘氏族谱序
2。悦榕公第6世:
静耕祖 - 名:观凯号:静耕
居南海黎村凤溪
生于永乐甲午 终于弘治辛亥
明初永乐时出生1414-1491年
乐蓭公次子
子 善翁(广明公)
3。悦榕公第12世:
兆蛟,兆鹗,兆鲤,兆麟
自南海黎村凤溪迁居广西钦州
兆蛟 字 应鸿 号鳞伯(1606-1667年)
生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终于康熙六年丁未岁
推算出兆麟公约生于1612年 清朝初期迁居防城贴浪 子钦宇
4。悦榕公第13世:
钦宇公 子 乘祷 乘祈
乘福 在如昔峝内各各分支。
5。悦榕公第14世:
乘祈公 迁居那米谢村生四子 有兰 有芳 有葵
有华
我们假设乾隆年武学生的有华公在28岁时(1740年)修谱写序,则可推算第15世的有华公约生于1712年,而其长兄有兰公则约生于1706年。由此推算第14世的乘祈公生于1686年,推算第13世的钦宇公生于1663年。所以,钦宇公出生时,12世的兆麟公约为51岁。
从以上年份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折射出的历史信息,兆麟公等四兄弟从南海黎村迁往广西是在清初,这与南明永历政权政权从广东肇庆迁往广西的时间同时期。
而晚明抗清运动最终在西南地区彻底失败约在1661年,之后兆麟公就开始了漂泊的谋生之路。族谱序中的含蓄描述“父老传闻于我”、兆麟公“竟往来于天涯海角间,以贸易为生”、“想其时也,进而非也,退而非也,遂入防城贴浪置室成家,娶....”,我们就比较好理解其背井离乡、有家难回的苦衷了。
兆麟公最后定居防城贴浪,取黄氏第十女,而推算结果为兆麟公1663年喜得儿子钦宇公,与时代背景也十分吻合。所以不想简单地解读为兆麟公等四兄弟在清初到广西做贸易然后定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选择战争最持久最激烈的西南地区做贸易并定居显得不大合乎常理,兆麟公在战后定居钦州防城应也是被迫于无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