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百西村头
百西村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86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村头村的首位举人潘以翎

(2023-09-08 21:49:36)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村中历史与传说、丛书目录
                       清代村头村的首位举人潘以翎

    潘以翎,字_习修,号_鹤洲,是悦榕公第十九世孙,他的父亲就是思园公的三弟健明公,他是健明公(积厚堂)的第二子。鹤洲公在1834年道光甲午科考中第二十六名举人,从目前的族谱看到,鹤洲公是百西村头村第一位考上大清举人的潘氏族人,之后村头村的潘氏子弟科场联翩,不少勤奋读书的族人考中举人甚至进士,终于在仕途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鹤洲公的中举,代表了村头潘氏的先辈们数百年的奋斗终于曙光初现,清末民初时西樵村头村潘氏家族百年锦绣之花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绽放的。
常,脾气很好。自少发愤读书,师从南海县的一位先达何朴园先生。鹤洲公跟随这位老师学习的时间最长,也最专心,可以说是“文镕铸经史”,何朴园先生经常称赞鹤洲公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艰苦的付出终于换来好的收获,鹤洲公在道光甲午科中式以第二十六名的成绩成为举人,成为族人的骄傲。何朴园先生与村头潘氏也十分有缘分,当年潘斯濂的父亲云鸿公,潘斯濂的弟弟寅初公都曾是何朴园先生的学生,其中寅初公潘斯湛也在道光已酉科(1849年)乡试考中第二十八名举人。而进士潘斯濂最初的受业老师就是何朴园先生的学生鹤洲公潘以翎。
   鹤洲公潘以翎考上举人后,任拣选知县、肇庆府广宁县训导等职,到了1844年,清朝吏部举办了由各地推荐举人参加的的人才挑选考试,这种考试每六年举行一次,称为“大挑”。考上“大挑一等”的人,将会被派往各地出任知县,而考上“大挑二等”的,将会派去担任从事教育工作的官员。鹤洲公在这次甲辰会科考试中考上“大挑二等”,然后被派往韶州府曲江县担任教谕之职,在当地大力推动科举和教育,整饬士风。 
   在清代,所有要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生员,都必须要先通过当地举办的院试,否则就没有资格去省里考举人。院试一般由教谕(省派驻的教育官员)负责主持,所有参加院试的生员都要向教谕递上名册,行弟子礼,如果是第一次报名的还要自备礼物,敬赠老师。而鹤洲公如果发现学生家境不佳,就会拒绝接受其礼物,让他们安心考试。 鹤洲公在担任教谕期间,洞察利弊,细致处理,把工作处理得很妥当,所以衙门中的其他官员都喜欢找他商量,鹤洲公也乐于相助。
   经过一些岁月后,鹤洲公辞去了教谕的官职回到的村里,孝顺父母,主持家政,把主要精力放在家族的耕读之事和桑园围的水利大事上。他把自己生平所学悉心传授给儿孙及侄辈,使下一代人大都有所成就。在上课之余,鹤洲公还往返于田间,稽察村民的耕作情况,鼓励勤劳,训斥懒惰,酷暑严寒从不间断。 
   鹤洲公在村中共居住了数十年,与邻居和亲友相处和睦,乐于为他人排难解纷,力所能及之处都尽力出手相助,而在桑园围大堤的基务上尤其卖力。鹤洲公自少跟随思园公,耳闻目染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立志以思园公为榜样,为桑园围大堤的安危随时挺身而出。他曾经与基围内的一些乡绅一起向当局呈请拨还大堤的岁修官银,并亲自负责一些堤段的修固工程,后来还亲自撰写了整个庞大维修工程的志跋,记述工程缘由和过程,并记载在《桑园围志》上流芳后世。而西樵民乐窦水闸的迁建和维修工程,都留下了工程负责人鹤洲公和他的父亲健明深深的烙印,他们辛勤无私的奉献为西樵百姓多年的安居乐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后来在南海县志中也有记载鹤洲公的事迹。
清代村头村的首位举人潘以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