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头村文武庙(4)

(2023-08-14 18:32:21)
标签:

教育

文化

图片

杂谈

分类: 村中历史与传说、丛书目录
                                    村头村文武庙(4)

(壁画隐含的故事) 壶公与费长房的神话故事(参考古籍文言文翻译) :
   壶公到底叫什么名字,并没有人知道。如今市面上的《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等约二十余册这类的道教书籍,传说为壶公所著,所以都统称为《壶公符》。
   费长房在汝南郡(今河南省东南一带)做官吏时,遇见壶公从远方而来,走进市井中卖药,并没有人认得他。壶公卖药从来不讲价,他卖的药却能医百病。壶公告诉买药的人说:“病人吃了这种药后,会呕吐,然后过几天病就会好了。”果然都象他所说的,病人都治好了,这样壶公每天卖药都能赚取几万钱,不过壶公把赚到的钱转身就施舍给路上饥寒交迫的穷苦人,自己很少留着。
   壶公落脚的地方总挂着一把空壶,夜深人静的时候,壶公一闪身就跳入壶中,别人就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不过,费长房在楼上一直留意着壶公的举动,看出他并非凡人。于是费长房就天天为壶公打扫卫生,并准备好食物供品,壶公也毫不客气地享用,也不对费长房道谢。日久天长,费长房仍是恭恭敬敬地伺候壶公,也没有提出什么要求。
   壶公了解到费长房确是对仙道虔诚笃信,就对他说:“今晚半夜无人时你过来找我。” 半夜费长房应约而来,壶公说:“你见我跳入壶中时,也跟着一起跳入,就会得入仙壶之中了。” 费长房照着壶公所说,提足一跳,不禁已入壶中。 
   这时费长房并没有感觉到是在壶内,只见前面是五光十色的亭台楼阁,数十个侍者簇拥着壶公。壶公对费长房说:“我确实是仙人,在天上任天曹之职,由于我在天上办事不够勤快,出了差错结果就被贬入凡间赎过。你有慧根,所以能看出我来。”   
   费长房不敢坐下,连忙顿首说:“我只是无知凡人,罪孽也深,今天能遇见仙人真是天大分福分,若仙长不嫌弃我身上的凡尘污秽,今后任凭差遣,若得仙长怜悯收留,将是我百世之厚幸。”
      壶公说:“我看你也有慧根,就不要说这些俗气的话了。” 接着壶公带费长房来到楼上,接着说:“我有一坛好酒,不如你陪我把它喝了吧。酒在楼下,你带人去拿上来。”
   费长房连忙带人下楼取酒,但是酒坛居然拿不起来,加到数十人,还是拿不上楼,费长房只得把情况告诉了壶公。壶公哈哈一笑下楼来,伸出一根手指轻易就把酒坛提上了楼。于是两人痛快畅饮,不过也奇怪,虽然只是一小坛酒,但是两人一直喝到天亮,居然还没有喝光。 
   壶公对费长房说:“我想出去云游一下,你愿不愿意陪我一起去?
   费长房说:“追随仙人是我的心愿,不用再问了。只是我家里人不知究竟,应该怎样告诉他们。”
   壶公说:“这好办。” 于是壶公拿出一根竹杆交给费长房,教他说:“你拿着这根竹杆念句咒语就能回到家中,然后就假装病倒了,第三天就把这竹杆放在你的床上,然后念句咒语就会回到我这里来。”
   费长房按照壶公的吩咐做,果然回到家中。第三天,其家人发现费长房躺在床上没气了,十分悲伤,哭哭啼啼地把他殡葬了。    
     这天费长房随壶公云游,也不知到过几处地方。有次,壶公带着费长房走上一个山岗,突然一群猛虎鱼贯而至,把他们团团围住,对着费长房张牙舞爪,想把他吃掉,费长房居然脸无惧色,与虎共舞。
   后来,壶公叫费长房自己走进一个山洞里坐下修炼,这个山洞上方数丈高的地方悬有一块巨石,巨石由茅绳固定着,这时数条大蛇爬上巨石,拼命啮咬着茅绳,巨石摇摇欲坠,但费长房却神情自若,专心修炼。壶公暗暗称赞:“孺子可教。”
     最后壶公准备再考验费长房一次,就拿了一桶浑浊的污水,恶臭难闻,里面还长出了一寸多长的虫子,壶公命费长房试喝一口这污水。这次费长房面露难色,不敢上前喝,壶公笑笑叫他不用喝了。接着叹息道:“看来你成不了神仙,就教你做个神人吧,你可在人间活过几百年。” 接着把一卷符咒交给费长房,说:“你可以用这些符咒治病消灾,也可以去制服那些牛鬼蛇神,你在人间要多挺身而出,替我多帮助那些穷苦的百姓。”
   费长房连忙答应,并多谢壶公所赐,但他并不知自己身在何方,担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壶公就交给他一根青竹杖,对费长房说:“不用担心,你骑着这根竹杖,闭上眼睛,一会儿就可以飞回家中。” 
   费长房拜别了壶公,骑上竹杖,忽然昏昏而睡,等他睁开双眼,果然已到家中。家人见他突然出现便大叫有鬼,费长房连忙解释了前因后果,把棺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只有一根竹杆,家人才相信费长房的话。费长房问家人,自己才离家一天,怎么变化这么大,家人却告诉他,他不在已经一年了。
   费长房顺手把骑回来的那根青竹杖扔到院子后的葛陂上,回头看了一看,却发现那根竹杖已化作一条青龙,腾空而起,跃入云端。
   从此,费长房在各地为世人运符治病疗伤、降妖收鬼,所救病者无不治愈。有时费长房与其他人围坐聊天,他会突然挺身怒目而斥,别人就问他何故? 费长房说:“刚才发怒是因为看见有只鬼魅来这里捣乱。”
     那时汝南郡中常闹鬼怪,每年都要闹好几回,每次厉鬼入城,还甚有威仪,有如城里太守入府,响起一阵鸣锣敲鼓之声,在内城和外城绕行一周,捣乱一番后才离去,居民常常心惊肉跳,不得安宁。   
      有一天傍晚,费长房造访城中的知府家,前厅坐下喝茶不久,城里又开始闹鬼了。这时一只厉鬼呼啸来到知府家门前,吓得知府大人躲入内屋,只留下费长房在前厅。厉鬼来到门前一看,见费长房坐在当中,赶忙止步,转身就跑,费长房大喝一声,闪身一把揪住那只厉鬼。这鬼跪在院子中叩头求饶,费长房喝道:“你这恶鬼,不好好修身投胎,总在城中作恶,还捣乱官府,罪无可恕。”
   说完念出咒语使恶鬼显为人形,然后用一道札符贴其头上,把他交给葛陂的土地公带走。这恶鬼痛哭流涕,连同符咒一起被带到葛陂(青竹林)边,最后恶鬼被符令缠绕颈脖而死。
   这年东海龙王管辖的地区发生大旱,民众天天烧香拜佛,祈求天降甘露。后来,费长房到达当地察看,之后对民众说:“早前东海龙王犯了错,对葛陂土地的夫人起了歪心,后来他被天将绑在葛陂受罚思过,今天会被刑满释放。” 于是费长房就请东海龙王赶快施雨救民,果然天上很快就开始下雨了。
   又有一次,费长房与朋友一起走着,迎面看到一个书生,头戴黄头巾,身穿皮裘,骑在一匹没有鞍的马上。书生一看见费长房,连忙下马叩头,费长房喝道:“赶紧把马还给别人,可赦免你的罪行。”旁人听得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费长房就说:“这是一只千年老狐狸,偷了土地公的马。” 
   费长房行走奇快,这边与朋友在家中畅聚,说是到市场买些鱼菜回来,眨眼间就把东西买回来了。而且常常在一日之间,千里之外的不同地方都有人说看到费长房了,不知他是如何飞天遁地的。 
村头村文武庙(4)

原文: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故或名为《壶公符》。汝南费长房为市掾时,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百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常悬一空壶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辄转足跳入壶中,人莫知所在。唯长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也。长房乃日日自扫除公座前地,及供馔物,公受而不谢,如此积久。长房不懈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语长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而往,公语长房曰:“卿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随我跳,自当得入。”长房承公言为试,展足不觉已入。既入之后,不复见壶,但见楼观五色,重门阁道,见公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长房曰:“我仙人也,忝天曹职,所统供事不勤,以此见谪,蹔还人间耳,卿可教,故得见我。”长房不坐,顿首自陈:“肉人无知,积劫厚,幸谬见哀愍,犹如剖棺布气,生枯起朽,但见臭秽顽弊,不任驱使。若见怜念,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审尔大佳,勿语人也。”公后诣长房于楼上曰:“我有少酒,汝相共饮之。酒在楼下。”长房遣人取之,不能举,益至数十人,莫能得上。长房白公,公乃自下,以一指提上,与长房共饮之。酒器不过如蜯大,饮之,至旦不尽。公告长房曰:“我某日当去,卿能去否?”长房曰:“思去之心,不可复言。惟欲令亲属不觉不知,当作何计?”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与长房,戒之曰:“卿以竹归家,便称病,后日即以此竹杖置卧处,嘿然便来。”长房如公所言,而家人见此竹是长房死了,哭泣殡之。长房随公去,恍惚不知何所之,公独留之于群虎中,虎磨牙张口,欲噬长房,长房不惧。明日,又内长房石室中,头上有大石,方数丈,茅绳悬之,诸蛇并往啮绳欲断,而长房自若。公往撰之曰:“子可教矣。”乃命噉溷,溷臭恶非常,中有虫长寸许,长房色难之,公乃叹谢遣之曰:“子不得仙也!今以子为地上主者,可寿数百余岁。”为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举诸鬼神,尝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长房忧不能到家,公以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到家耳。”长房辞去,骑杖忽然如睡,已到家,家人谓之鬼,具述前事,乃发视棺中惟一竹杖,乃信之。长房以所骑竹杖投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长房自谓去家一日,推之已一年矣。长房乃行符收鬼治病,无不愈者,每与人同坐共语,而目瞋诃遣,人问其故,曰:“怒鬼魅之犯法耳。”汝南郡中常有鬼怪,岁辄数来,来时导从威仪,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内外匝,乃还去,甚以为患。后长房诣府君,而正值此鬼来到府门前,府君驰入,独留长房,鬼知之不敢前,欲去,长房厉声呼使捉前来,鬼乃下车,把版伏庭中,叩头乞得自改。长房呵曰:“汝死老鬼,不念温凉,无故导从唐突官府,君知当死否?”急复令还就人形,以一札符付之,令与葛陂君,鬼叩头流涕,持札去。使以追视之,以札立陂边,以颈绕札而死。东海君来旱,长房后到东海,见其民请雨,谓之曰:“东海君有罪,君前系于葛陂,今当赦之。”令其作雨,于是即有大雨。长房曾与人共行,见一书生,黄巾被裘,无鞍骑马,下而叩头,长房曰:“促还他马,赦汝罪。”人问之,长房曰:“此狸耳,盗社公马也。”又尝与客坐,使至市市鲊,顷刻而还。或一日之间,人见在千里之外者数处。
注:
汝南 - 古代汝南郡大约在今天的河南东南部。
市掾 - 指县吏。
村头村文武庙(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