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丰皇帝提及潘斯濂的密旨

(2023-06-01 23:37:40)
标签:

教育

文化

365

图片

分类: 村中历史与传说、丛书目录
                         咸丰皇帝提及潘斯濂的密旨

    潘斯濂为道光年间钦点翰林进士,与李鸿章等同届。曾为提督学政,顺天府丞的潘斯濂与道光之子,即咸丰皇帝及慈禧后,还有后来的同治皇帝相熟,这是百西村头村人最为高光的时代。在咸丰丁巳(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城,仍未看清王朝衰败弱势,期望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咸丰皇帝当时依然斗志昂扬,这封咸丰密旨的大意为:  

   英法联军在天津陈兵要挟,目前有俄,美两国做说客协调外交。谕旨命令黄宗汉(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收复广州之事暂缓举行。原本担心一经用兵,则列强战船必在沿海地方寻仇报复,而不会象目前天津的形势一样。而本日据罗惇衍(顺德大良人,当时负责督办团练抗敌)等上奏,其移师花县(今花都区)、激励乡绅团勇、并秘密筹划布置等情况。我认为粤东的士人及民众,同仇敌忾,忠义可用。当英法联军攻城之时,当地负责官员如果不懂借助民众的力量,相反去阻止百姓抗击洋人,这就坐失良机了。 
 【加注:其实这次英法联军入侵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相比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这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更新不少,英军入侵广东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人员伤亡代价,虽然到最后由于内忧外患,还是以屈辱条约和赔款告终,不过这个被迫打开国门的古老民族一直都在不断地学习进步中。】  
   现在天津方面的议和虽然仍没有结果,而广东方面则是绅民义愤,虽然官兵暂缓攻打广州,但无需打压民愤,要让洋人也知道众怒难犯。而将来派官员调停挽回局面之时,洋人也会有所畏惧。之前已令谭廷襄等告知洋军,限其四月内交还广东省城,否则一到第五个月就立即兴兵攻打,同时停止英法两国在我国沿海的贸易。  
   现已通知两广总督黄宗汉,等他到达广东后务必与侍郎罗惇衍等会谋此事。如果已经讨论过了,则黄宗汉到广东时务必调度更多的军队,严阵以待,以防备洋军的报复进攻。如果还没有协商好,就要密谋策划,找出必胜的策略,然后才好出击,一挫入侵者的气焰。然后再找地方官员出来谈判,就容易达成停战协议了。攻占省城广州的洋兵人数并不多,赶走他们也不会太难。而香港是英军屯积货物辎重的地方,他们在香港驻扎的兵舰也很强悍,急切间恐怕很难击败他们。即使攻毁他们的巢穴,到时又肆意索赔,更难控制局面。   
   吩咐侍郎罗惇衍等,在光复省城广州后,摆出进攻香港之势,然后叫总督黄宗汉出面与洋人调停,保全他们的货物。将来英国商人再回广东时,既畏惧当地绅士民众,又感谢当地总督的调停之恩,这就能达到恩威并施了。京师与广东距离遥远,往来文书会有延误,所以叫黄宗汉与罗惇衍等随时把握战机,周密筹划后按计实施即可。 
【加注:英法联军是在1856年10月攻占广州,由于入侵者最初兵力不继,最终在1857年1月撤出广州,并退到珠江口外。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广州的战况确实如咸丰皇帝班子预料的发展,但是大约一年之后,为了从孱弱的中国身上疯狂搜刮利益,英法联军勾结俄美,纠合更多兵力卷土重来,由于清军当时正与太平天国军队和捻军酣战,无力分身抵御列强入侵,最后被迫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屈辱求存。这里也可以看到,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难关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军与捻军未能从大局考虑,调转枪头,与清军联合一致对外,抗击列强的侵略,使国家遭受更沉痛的灾难,这可能也是他们未得民心,得不了天下的原因吧。最后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等联手平息了残酷的内战,使清朝多延续了半个世纪。不过,这些红巾军被击溃后,少数残部流回高明县组建了临时客家军政权,拥兵达二十万,大大加深了广东"土客之争"的祸乱,当时高明县包括歌乐村在内的许多村庄在这场动乱中惨遭洗劫和杀戮,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大悲剧。】   
   现在英法联军在天津,因为其要求得不到满足,已经在初八日开始炮击,并夺取我(大沽)炮台。虽然洋兵没有再深入,但仍请来俄美两国做说客,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实在贪得无厌,所以天津方面仍是僵局,未有良策和把握打去开局面。   
   另外有奏折提及江国霖等官员媚洋卖国的行为,深感痛恨,江国霖身为广东巡抚,竟毫不振作一致抗敌,而龟缩媚外,将来尘埃落定后,朕自有权衡。至于藩、司以下的官员,都属黄宗汉管辖,如他们有这种行为,黄宗汉可即时惩办。命令将江国霖先行撤职,一面另派官员代其职务,一面追查其问题,据实予以严厉参劾。蔡振武所办之事也属违法,也令一并撤职参办。早前被革职的道员官俞文诏,假冒官职和顶戴花翎,制作流言蜚语,私通洋人,罪犹可恶。令黄宗汉立即查办,严惩不贷。  
【加注:另有地方的文献记,江国霖任内严厉整顿吏治,因而得罪了不少官僚和贪官。他们买通朝廷权贵,对江国霖进行诬陷,不久江国霖即被弹劾落职。】 
   伍崇曜、潘仕成、及潘斯濂、叶炳华等,均是著名绅富,吩咐两广总督及有关官员立即行动,督促富商们捐资助饷,作为民众的榜样,促使全民参与打赢这场战争。将我的谕旨以六百里加急(即每日必须飞马600里传递信件)秘密送达广东。   
【加注:咸丰皇帝在这道密谕最后点了进士潘斯濂之名,把他列作“著名绅富”。咸丰皇帝下旨要广东负责的官员立即督促当地富商家族“捐资助饷,以为士民之倡”,全民出钱出力共同应付英法联军的入侵。】 

咸丰皇帝密旨原文:
          
   前因英法两夷在天津要挟,尚有俄咪两夷说合,谕令黄宗汉、将攻打广东省城之事暂缓举行。原恐一经用兵,则沿海地方必有夷船寻仇报复,而与天津现办情形,事出两歧也。本日据罗惇衍等奏,移劄花县、激励绅团、并密筹布置各情形。粤东士民,敌忾同仇,忠义可用。当该夷攻城之时,地方大吏不能借以为力,转行阻止,原属坐失事机。 
   现在天津虽仍议羁縻,广东则系绅民义愤,与官兵暂缓攻打之意,本不相妨。且使该夷知众怒难犯,而将来官为转圜,亦可使之知畏知感。前令谭廷襄等告知该夷,限四月内,缴还广东省城。一交五月,即兴兵攻打,并绝英法二夷沿海贸易,业已寄知黄宗汉。该督行抵粤境,定与罗惇衍等会谋此事。如该侍郎等业已举行。该督到时,务当多调兵勇,严以自卫,防其报复。如尚未举行,亦须与罗惇衍等密商,操必胜之权,然后举发,使该夷凶锋稍挫。然后地方官出为调停,较易就范。 
   省城夷人无多,自不难于驱逐。香港为该夷赀货所聚,兵船精悍,恐急切难图。即使毁其巢穴,而将来肆意索赔,更难了局。著该侍郎等,于克复省城后,作为进攻香港之势,然后黄宗汉出而调停,保全其货物。将来该夷还粤,既畏绅民,仍感该督,庶可恩威并示。  
   京师距粤东遥远,文报迟延,其中操纵机宜,著黄宗汉与罗惇衍等密计施行可也。现在英法二夷在天津,因要求不遂,已于初八日先开大炮,夺我炮台。虽未深入,仍用俄咪二夷为说合,以肆其要求。但其所欲无厌,故天津羁縻,亦未有把握耳,另片奏,江国霖等媚夷情形,深为可恨,柏贵种种畏葸,毫无振作。惟系巡抚大员,将来事定之后,朕自有权衡。至藩司以下,皆黄宗汉属员,即可随时惩办。著将江国霖先行撤任,一面派员署理,一面据实严参。蔡振武署事本不合例,亦著一并撤参。已革道员俞文诏,以寄寓革员,冒用翎顶,甚至造作蜚语,通同夷人,情尤可恶。著黄宗汉即行查拏,从重惩办。 
   伍崇曜、潘仕成、及潘斯濂、叶炳华等,均系著名绅富。著该督等,即饬捐赀助饷,以为士民之倡。将此由六百里各密谕知之。  
咸丰皇帝提及潘斯濂的密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回故里
后一篇:顺德和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