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奇葩古埃及(5)一年三季
编撰(PanWS)
古埃及的闪亮女神索希斯Sothis代表的是明亮的天狼星,当七月某天的黎明时分,明亮的天狼星出现在地平线上,古埃及人就知道,尼罗河的洪水要来了。在中国洪水被视作吃人的猛兽,古埃及人则把尼罗河的洪水视作幸福降临。因为滚滚洪流把黝黑肥沃的泥土冲到了尼罗河两岸,依赖土地耕作的人们犹如得到了上天的丰厚馈赠,他们的丰收有了坚实的保障。正因为这尼罗河洪水,古埃及每年只分为三季,即7至10月洪水降临的漫灌季Akhet(阿赫特季),11至次年2月的春种季Peret(比尔特季),以及4至6月夏收季Shemu(施姆季)。古埃及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小麦、亚麻等,当然也有猪牛驴羊鱼鸟百兽等肉类,酒类也能加工出来,古埃及人的衣食住行可谓无忧。除了祭神占卜,互相争斗扩张也是常事。
自四面八方的无数族群,聚集在尼罗河上下游的绿洲中耕作捕捞,慢慢跨族群的聚落形成了,聚落联盟也慢慢出现。大约六千年前,由一些聚落联盟组成的城邦终于形成,古埃及地区大约分割为四十多的城邦(州省),称为诺姆。这些诺姆的首府均建在交通要道上,各有各的最高首领、大祭司、所崇拜的神灵、其代表神祇的形象及旌旗。
五千多年前的古埃及,文字和金属已经出现了,随着工具或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触角和控制力就会不断延伸,冲突、兼并、大一统的初级文明阶段社会发展进程主旋律一时难以改变,这也许是源自人类天赋基因中神奇的条件反射程序所驱动,或是三十亿年地球生物演化史中积淀的生存技巧。万物无论是否混沌或者崩塌,总会由无序走向有序,不管是否存在神秘之手,万物运作总会形成一定的目标性结果,直到条件满足后的下一个分崩。所以,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共赢、平和、民心所向地实现越来越多实体间的一统联合,也许是未来超级文明体引领社会进程时需要睿智应对的难题。
约五千五百年前,尼罗河畔已形成了上下埃及两大阵营,南方的上埃及王国其大王的王冠为白色,守护神是秃鹫女神奈荷贝特Nekhbet,吉祥物是莲花。而北方的下埃及政权使用的王冠为红色,守护神为眼镜蛇女神瓦吉特Wadjet,吉祥物则是纸莎草。纸莎草和莲花的根茎都可以食用,相信在远古的狩猎采摘时代,这两种植物滋养过一代代的尼罗河儿女,后来古埃及人还用纸莎草两米高的茎加工为可书写文字图案的莎草纸和可在尼罗河上往来穿梭的草扎船,而且纸莎草还可以用来修房子。
在上埃及,人们崇拜的大神代表是鹰隼头的荷鲁斯,而下埃及的尊崇神灵则是大力神塞斯,从这两位大神就可以知道,上下埃及在历史上发生的互相争斗是异常激烈的。后来上下埃及统一后,当南方势力控制政权时,国王的名号通常会提到自己是荷鲁斯之子,而当北方的尼罗河三角洲势力取得政权时,国王名号会强调自己是荷鲁斯和赛斯两神钦点的君主。当然,无论哪方势力执政,都会声明自己是两方土地之王(指上下埃及)。

(图05-01:一万多年前,上古埃及居民使用的纺织工具、武器、权杖上石锤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

(图05-02:约6000年前,上古埃及居民的生产、生活、狩猎器物,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

(图05-03:约5700年前,上古埃及居民使用的部分陶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

(图05-04:约5600年前,上古埃及居民使用的绘图陶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

(图05-05:约5600年前,上古埃及绘有山海及动物图案的彩陶,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

(图05-06:约6000-5300年前,上古埃及居民佩戴的饰物,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品。)

(图05-07:古埃及实现统一前,南方的上埃及国王戴白色王冠,北方的下埃及国王戴红色王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