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西村头村简介

(2013-09-01 11:28:34)
标签:

文化

教育

杂谈

分类: 村中古建筑及其它古迹

 

                     百西村头村简介

                       (供村中导讲员参考)

 

    西樵百西乡村头村是佛山南海地区十大古村落之一,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众多的古民居、古街道、古祠堂庙宇而著称。最近更是获得上级部门认定,成为广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村头村位于国家5A级景区、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西北向约5公里处,距离地区中心城市佛山市约25公里,离省会城市广州约50多公里。村头村与西樵镇其他村庄一样,自古以来都以水稻种植和种桑养蚕为主,西樵更是我国近代机械纺织工业的发祥地。随着历史的变迁,今天村头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以纺织印染、建筑陶瓷生产加工和其它工商业为主,村民生活小康和谐,文明风尚蒸蒸日上。

 

百西村头村简介

    村头村古代称为百滘堡黎村凤溪乡,因为位于古黎村北面的村头位置,所以慢慢习惯被称为村头村。古黎村相当于今天的百西乡,黎村得名的故事可追溯到七百多年前南宋灭亡前夕,当时蒙古大军正大举南下,中原某黎氏大家族中,一位与丈夫失去了联系的老夫人,带着自己的八个儿子,历经艰辛,经过南雄珠玑巷一直来到西樵山下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建房定居,从此生根开枝散叶。数十年后,即元朝的中期,潘氏的祖先也来到了这里定居,潘氏子孙在村头村繁衍生息一直延续到今,目前已到第二十七代。

 

百西村头村简介

 

    今天的百西乡仍是以黎氏占多数的多姓氏大乡村,而其中的村头村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已从一个多姓氏的自然小村变为只有一个潘氏宗族的单姓自然村。村头村潘氏宗族供奉的第一世太公是生活在南宋的一位有文化的儒士__潘氏悦榕公,今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悦榕公子孙达到数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内地各省市、港澳台地区、越南、欧美等地。而村头村中生活的悦榕公后代也近千人,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暂别故乡,到周边地区工作谋生,平时留在村中的以老人和小孩居多。

 

百西村头村简介

    村头村因为至今保存着古老恢弘的大祠堂和一些明清古街道民居等历史文化古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的主要古迹包括:屹立在村西北宗祠广场的潘氏大宗祠,扩建于清咸丰初年,虽然经历了岁月和战乱的摧残,遗存的部分其建筑规模在今天的南海地区仍是数一数二的;坐落在村东北角的祥斋祖祠,修建于清道光初年,祖祠中的古壁画、木刻石雕、手工抛光的青砖石柱等也是南海古祠堂的一绝;位于村中央的和恒大街,虽然其中的古门楼已被全部拆去,但古老的石板大街仍让人流连忘返,大街上仍能看到解放初期的门牌,和百年前的商铺,漫步于大街两侧的古老巷陌,可以探寻到一批明清古民居、镬耳青砖大屋、古私塾、古家祠、古河涌埗头、工艺称绝的拦河石坝、以及分布在村中各个角落的十余口古井。而位于和恒大街北端,有一座古老的文武庙,村民称为“大庙”,供奉的是文昌帝、关武帝和各种神圣,是伴随当地村民走过千年岁月的古老神庙,庙中的古壁画在清代同治年间重画,至今保存完好,其中引述的故事寓意深刻,而庙中的木刻及石雕,文字刚劲有力、人物栩栩如生,是南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古老神庙。

 

百西村头村简介

    村头村潘氏子孙从古至今也是人才辈出,有嘉庆年间开拓番禺万顷沙,并在道光年年间力争桑园围岁修款的思园公潘进;有道光年间科举殿试考第三十名,并为清朝的科举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本省进士潘斯濂;有为桑园围和西樵水利工程呕心沥血的清代举人潘以翎、潘斯湖、潘誉徴等;另外还有清末留洋法国的钦点进士潘伯镛,清末留洋德国的经济博士潘保荫,获得共和勋章中将军衔的潘斯铠,毕业于早期黄埔军校的抗日将领潘保奎,民国中央社广州分社主任潘志青等都是当年村头村潘氏的佼佼者。近年来,在各行各业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村头村潘氏悦榕公子孙中,也有不少人出类拔萃者。如已故省农科桑蚕权威专家潘保彬,也是顺德政协的副主席;而另一位在我国工业环保领域勇于创新的已故权威环保专家潘大洸,也是西安当地的政协委员;广西东兴市的退休副市长潘灼焕,是一位著名的易学文化专家,还有东兴市政协副主席潘湘云,前台湾驻纽约领事潘保基,获美国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当教授的潘保铨、潘小明等均是悦榕太公的子孙。


    最近,出生于村头村的佛山房地产协会会长潘志勇与父亲潘承海及其兄弟家人一起共捐出善款两百万元,用于潘氏大宗祠后楼的重建,也带动了全族上下悦榕公子孙踊跃捐输,共筹得重建善款三百多万元,一时成为乡中美谈。

 

    在地方各级官员的关怀下,乡村的干部们和全体村民团结一致,努力奋发,百西村头村这个古老的村落又重新展现出其内在的珍贵历史文化价值,并为地区文化建设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Pan_ws  2013-8-11 于广州)

 

百西村头村简介
(世德堂第23传孙潘保彬作为广东杰出农科专家代表,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一起摄影留念,照片收藏于省农业厅。而保彬公的曾祖父,即道光年间翰林进士潘斯濂,当年也曾因为在清朝教育科举战线的卓越表现而受到当时皇帝的单独接见和亲切问候,故事记载于古籍《清芬集》中。)

 

百西村头村简介

 

=================================
  聯繫郵箱:cuntoucun@126.com  新浪微博號 : 百西村头
  古代地名: 廣東-南海縣-江浦司-百滘堡-黎村-鳳溪鄉 
  潘氏大宗祠   1世祖_悅榕公   2世祖_祖傑公   3世祖_道生公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