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履道堂思园公碑文研究(一)
(2011-07-05 23:11: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资政大夫-思园公潘进-履道堂 |
(繁體版附後)
文章目录:
(一)
1。思园公碑文的撰文者简介;
2。思园公碑文的书法者简介;
3。思园公及其夫人的生卒年份、封号;
(二)
4。思园公的碑文大意;
(三)
5。夫人的生平简述;
6。思园公的祖父、父亲、兄弟及子孙名册;
(四)
7。思园公墓志原文;
8。原碑文诗;
(五)
9。碑文中关于潘氏最早定居村头村的记载。
(该章已发布,文章标题《潘氏在西樵百西村头村开始繁衍的较准确的版本》)
* * * * * *
1。思园公碑文的撰文者:
1864年~1865年任安徽按察使兼署布政使,参与镇压捻军,赏戴花翎。1865年后充湖北、山西布政使。同治六年,护理巡抚,1870年后迭任福建、山西、江苏巡抚,同治十二年署两广总督兼署办理通商事务大臣。1876年入京觐见光绪帝,即授任闽浙总督,赐紫禁城骑马。光绪二年(1877年)十二月后兼署福州将军。1879年兼署巡抚。1883年中法交涉事起,参与布置沿海及台湾防务。1884年8月法舰袭击福建水师,未能速筹救援,马尾之战后,获罪被革职。回粤后,主讲应元书院。于光绪十四年病故,年72岁。著有《春秋大义录》,《通鉴大战录》、《奏议十五卷》、《事余轩诗》10卷。
2。思园公碑文的书法者:
3。思园公及其夫人的生卒年份、封号:
思园公生辰:乾隆丁亥年(1767年)11月14日午时
思园公忌日:道光丁酉年(1837年)7月27日酉时,享年七十一岁。
思园公初敕授儒林郎侯选直隶州州同,以孙(潘斯濂)贵,覃恩貤赠奉直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加三级,晋赠资政大夫员外郎加七级。覃恩诰赠通奉大夫,顺天府府丞加三级。
思园公淑配区太夫人,生于乾隆戊子(公元1768)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时,卒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正月十五日寅时,享年八十有一。
区太夫人初封安人,覃恩貤封宜人,覃恩晋赠夫人。
思园公墓于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十一月十一日改迁本邑先登堡◎◎乡后土,名◎◎冈,坐申向寅,兼庚甲之原,与区太夫人合葬。
思园公副室陈氏、程氏俱封安人。
思园公副室陈太安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二月初八日戌时
终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秋九月初一日卯时,享寿六十七岁。
覃恩貤赠太安人。陈夫人墓后迁葬番禺鹿步司,属白云山之东土,名鸡颈坑象冈,坐庚向甲,兼申寅之原。
= = = 繁體版 = = =
文章目錄:
(一)
1。思園公碑文的撰文者簡介;
2。思園公碑文的書法者簡介;
3。思園
公及其夫人的生卒年份、封號;
(二)
4。思園公的碑文大意;
(三)
5。夫人的生平簡述;
6。思園公的祖父、父親、兄弟及子孫名冊;
(四)
7。思園公墓志原文;
8。原碑文詩;
(五)
9。碑文中關於潘氏最早定居村頭村的記載。
(該章已發佈,文章標題《潘氏在西樵百西村頭村開始繁衍的較準確的版本》)
* * * * * *
1。思園公碑文的撰文者:
1864年~1865年任安徽按察使兼署布政使,參與鎮壓撚軍,賞戴花翎。1865年後充湖北、山西布政使。同治六年,護理巡撫,1870年後迭任福建、山西、江蘇巡撫,同治十二年署兩廣總督兼署辦理通商事務大臣。1876年入京覲見光緒帝,即授任閩浙總督,賜紫禁城騎馬。光緒二年(1877年)十二月後兼署福州將軍。1879年兼署巡撫。1883年中法交涉事起,參與佈置沿海及臺灣防務。1884年8月法艦襲擊福建水師,未能速籌救援,馬尾之戰後,獲罪被革職。回粵後,主講應元書院。於光緒十四年病故,年72歲。著有《春秋大義錄》,《通鑒大戰錄》、《奏議十五卷》、《事餘軒詩》10卷。
2。思園公碑文的書法者:
3。思園公及其夫人的生卒年份、封號:
思園公生辰:乾隆丁亥年(1767年)11月14日午時
思園公忌日:道光丁酉年(1837年)7月27日酉時,享年七十一歲。
思園公初敕授儒林郎侯選直隸州州同,以孫(潘斯濂)貴,覃恩貤贈奉直大夫翰林院庶起士加三級,晉贈資政大夫員外郎加七級。覃恩誥贈通奉大夫,順天府府丞加三級。
思園公淑配區太夫人,生於乾隆戊子(西元1768)年六月二十九日子時,卒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正月十五日寅時,享年八十有一。
區太夫人初封安人,覃恩貤封宜人,覃恩晉贈夫人。
思園公墓于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十一月十一日改遷本邑先登堡◎◎鄉後土,名◎◎岡,坐申向寅,兼庚甲之原,與區太夫人合葬。
思園公副室陳氏、程氏俱封安人。
思園公副室陳太安人,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二月初八日戌時
終於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年)秋九月初一日卯時,享壽六十七歲。
覃恩貤贈太安人。陳夫人墓後遷葬番禺鹿步司,屬白雲山之東土,名雞頸坑象岡,坐庚向甲,兼申寅之原。